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武大郎的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形象与小说截然相反!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7-02)100

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和潘金莲。

我们所熟知的武大郎身高不满五尺,长相奇丑,因此,被乡里人称作“三寸丁谷树皮”。潘金莲虽然长得娇艳欲滴,但与西门庆通奸并毒杀亲夫武大郎,因此,数百年来一直被视作 *** 。然而,近年来却有人为武大郎和潘金莲翻案,认为武大郎其人长得高大威猛,而潘金莲也并非 *** ,是一位贤妻良母,两人是一对恩爱情深的夫妻。但事实是这样的吗?世人眼中的“三寸丁”武大郎与“ *** ”潘金莲

人们对武大郎与潘金莲的了解基本上都来自小说《水浒传》与《金瓶梅》,而《金瓶梅》又是在《水浒传》的基础上创作的。

据《水浒传》描述,武大郎自幼父且双亡,与弟弟武松相依为命。武家家境贫寒,武大郎以卖炊饼为生。

潘金莲是清河县大户人家的婢女,因长相貌美,被主人看中。有一天,主人想要对潘金莲行不轨之事,潘金莲不但不肯就范,反而还将此事告诉了女主人。主人怀恨在心,不惜倒赔彩礼,将她嫁给了武大郎。

眼睁睁地看着好白菜被猪拱了,清河县里的浪荡公子们对此愤愤不平。他们隔三岔五就去武大郎家里调戏潘金莲,并且想要非礼潘金莲。武大郎为人懦弱,不敢招惹他们,只好将家搬到了阳谷县。

武大郎的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形象与小说截然相反!

街坊邻里都认为潘金莲是个 *** ,并说:“(潘金莲)无般不好,为头的爱偷汉子。”果不其然,在武松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老虎回家之后,潘金莲淫念横生,多番想要勾搭武松,但武松不好她这口,所以不为所动。

有一天,潘金莲正在叉窗户,叉杆失手落下,正好砸在了西门庆的头上。西门大官人正要发怒,抬头却看到了如天生尤物一般的潘金莲,顿时春心荡漾,眉笑颜开。从此,西门庆便惦记上了潘金莲。

西门大官人一向擅长撩妹。为了勾引潘金莲,便去贿赂开茶坊的王婆。让王婆帮他从中牵线。在王婆的撺掇下,西门庆与潘金莲很快勾搭成奸。两人就像干柴烈火一般,整日过着巫山云雨的生活。

武大郎的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形象与小说截然相反!

正当此时,卖梨的邪哥将西门庆与潘金莲通奸的事告诉了武大郎。武大郎非常气愤,便去找西门庆理论,并警告西门庆让他今后夹着尾巴做人,但不曾想却被西门庆踹成重伤。

武大郎躺在床上半个多月,潘金莲从来不管不问,还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上门与西门庆行云雨之事。

后来,潘金莲与西门庆为了可以毫无顾忌地夜夜笙歌,决定一不做二不休毒死武大郎。武大郎就这样被潘金莲用砒霜毒死了。

翻案后的武大郎与潘金莲

近来,有人认为《水游传》中生活在宋朝年间的武大郎就是生活在明朝永乐年间的清河县县令武桓。

武大郎的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形象与小说截然相反!

武桓,山东清河县人,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被县里人称为“武大郎”。他能文能武,中年时考中进士,并被朝廷任命为山东阳谷县县令。在担任县令期间,他为官公正廉洁,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知州在武植尚未考中进士前就特别器重他,不但在经济上资助他,还将女儿嫁给了他。武植夫妻非常恩爱,并且生下4个儿子。

武植年少时,家境贫穷,挚友黄堂曾多次资助他。后来黄堂家道中落,听说武植在阳谷县做县令,便去投奔武植,想要谋得一官半职。但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武植虽然每天好酒好菜地招待他,却始终不肯提携他。黄堂非常恼怒,为报复忘恩负义的武植,便四处诋毁武植与其妻子,还在县里四处张贴诋毁他的告示。为了搞臭武值,黄堂还联合曾经被武植严惩过的恶霸西门庆一起诋毁武植。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不久,武植便成了人们口耳相传的“三寸丁”,而妻子也成了人尽可妻的 *** 。

此外,根据武植墓中的尸骨推算,武植身高至少一米八,而并非“三寸丁”。武大郎与潘金莲到底是什么样的?

如今,在清河县的武植墓的碑文上还仍旧写着:“武公讳植字田岭,童时谓大郎,暮年尊曰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门淑援。公先祖居晋阳郡,系殷武丁裔胄,后徙清河县孔宋庄定居。公幼年歿父,与母相依,衣食难济。少时聪敏,崇文尚武尤喜诗书。中年举进士,官拜七品,兴利除弊,清廉公明,乡民聚万民伞敬之。”

人们认为,根据这段碑文来看,《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就是武植。事实上,这段碑文不过是1996年当地人在重修武值墓时写上的,并非是从古墓中挖掘出来的,所以根本就无法证明《水浒传》中的武大郎就是清河县县令武植。

也有人认为,《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是根据武植被诋毁的故事创作的。事实上,武植是在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4年)考上举人的,而明朝首次举办科举考试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施耐庵也正是在这一年去世的,所以施耐庵根本无法听到武值当上县令之后的事,更不可能将其创作到《水浒传》中。

武大郎的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形象与小说截然相反!

即便如少数人所说,《水浒传》是由施耐庵与罗贾 *** 同创作的,而罗贾中去世的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400年,永乐年间是在公元1403年至1424年,所以罗贾中也几乎不可能将武植之事写进《水浒传》。

我们不排除历史上确实存在武植这个人,也不排除武植被人称为武大郎,但此武大郎并非《水浒传》中的武大郎,武植之妻也并非潘金莲。

至于为什么会有“武大郎高大威猛,潘金莲是贤妻良母”的论调,甚至出现施耐庵的后人向武大郎与潘金莲的后人道歉的事,恐怕只有争枪孙悟空故里的人最能理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7/260481.html

“武大郎的历史原型是谁?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潘金莲形象与小说截然相反!” 的相关文章

赵云是在何时追随的刘备?他为何会放弃公孙瓒?

赵云是在何时追随的刘备?他为何会放弃公孙瓒?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赵云跟随刘备,公孙瓒左右不了,因为那时候,赵云已经离开公孙瓒7年,早已不是公孙瓒的手下,与公孙瓒一毛钱关系没有。即使赵云是公孙瓒的手下,公孙瓒也管不了。再者,赵云虽然能打仗,但...

清朝妃子每日无所事事就会勾心斗角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样的

清朝妃子每日无所事事就会勾心斗角吗 实际真相是什么样的

对清朝妃子们每天生活在勾心斗角中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清朝的妃子并非都像电视剧上面演的那样整天无所事事、勾心斗角,她们也有自己的日程安排。清朝皇宫制度非常严格,皇帝祖上定下的规矩不但对自己严厉,对后宫妃子也是非常严格,容不得一点差错。这里就说明下,清朝妃子每天都在...

张汤的官仕之路怎么样?汉武帝为何会那么欣赏他?

张汤的官仕之路怎么样?汉武帝为何会那么欣赏他?

张汤是政法天才,汉武帝刘彻最器重的司法大臣。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张汤是历史上著名的会审案件的人。他审的案子,件件都让汉武帝满意。那么,张汤为何审的案子,都让汉武帝满意呢?据说,这事与张汤童年时,审老鼠的案子有关。有一次,张汤的父亲出外办事,临走要他好好看家。谁知,家中的老鼠...

石亭之战曹休为何会被周鲂所所骗?

石亭之战曹休为何会被周鲂所所骗?

石亭之战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场著名的战斗,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三国演义》中有“周鲂断发赚曹休”的经典桥段,描写的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石亭之战。228年曹魏方面出动十多万大军,陆逊率五万人在石亭大破曹休,不久曹休羞愧而死,第二年孙权凭借此战声势称帝。石亭之战的主角是陆逊和曹休,...

后世是如何评价周瑜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周瑜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周瑜(周郎,175年-210年),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人,东汉末年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东吴名将,出身庐江周氏,洛阳令周异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位列三公。周瑜身材高大、容貌俊美、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正史上称其“性度...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

楚汉相争刘邦经常出于下风 最后刘邦是怎么获胜的

楚汉相争刘邦经常出于下风 最后刘邦是怎么获胜的

对项羽出身世家,为何输给了街头混混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要说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就非汉族莫属了,我国大部分的人口都是汉族,在古代时也称作汉人。那么“汉”这个名称是从何而来的呢?就是通过汉朝来命名的。汉之前,一般都称华夏族,汉朝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它不仅是当...

楚国衰落是因为张仪 齐国的灭亡又和谁有关

楚国衰落是因为张仪 齐国的灭亡又和谁有关

楚国走向衰落是因为张仪,那齐国灭亡又是因为谁呢?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张仪“诈楚”楚怀王客死在秦国,楚国的国势也迅速衰落,换句话来说,楚国的衰落和张仪有莫大的关系,但其根源不在张仪,而是在楚国本身,齐国作为战国时期的霸主之一,最终被秦国所灭,既然...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