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常言说东山再起 那么东山再起指的是哪一座山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7-07)160

还不知道:东山再起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古人对于山的崇拜信仰,可能是我们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封禅是古代级别更高的典礼,一般只有在改朝换代或者从战乱恢复太平后才能封禅天地。而举办封禅的地点一般都选在泰山,因为泰山被认为是更高的山,有着“天下之一山”之称,只有到泰山祭拜,才算受命于天。很多成语中都会有“山”这个字,例如“东山再起”,那这个“东山”到底是哪座山呢?可能这是很多人的疑问。下面就列举了10个有山的成语,为大家讲讲这里面有关山的故事。

常言说东山再起 那么东山再起指的是哪一座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祖国大地风景秀美,名山大川遍布各地,三山五岳闻名遐迩,自古文人笔下不乏描绘壮美山河的华丽篇章。除了难以数计的诗词歌赋,大量的成语典故中都有名山大川的印迹。泰山压顶、华山论剑、逼上梁山,这些是人人皆知的名山,无须我们去探究,但还有一些成语中涉及到的山,由于历史原因,我们已经很难知道它是哪座山。比如下面十个成语中的山,可能都出乎了你的想象,已经不是你认为的那座山。

1。东山再起,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那么,这里的“东山”指哪座山?《晋书 谢安传》:“(谢安)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简单地说,是这么回事:东晋谢安,才学过人,但在朝廷遭到一帮小人的嫉妒,皇上也没个主心骨,一会儿用他,一会儿贬他。谢安一气之下就辞官来到会稽东山隐居,落个耳根清净。公元383年8月,前秦苻坚率百万大军南下伐晋。此时的皇帝想起了谢安,决定重新启用他。国难当头,谢安没有推托,他回到朝廷调兵遣将,运筹帷幄,取得了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的胜利。所以,“东山再起”的东山指的是会稽山,更具体一点是会稽东山。

常言说东山再起 那么东山再起指的是哪一座山

2。箕山之志,这个成语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中华大地上以“箕山”为名的山很多,但是能够留下“箕山之志、箕山之节、箕山之风”的成语的箕山只有一个,就是今天河南登封阳城区的箕山。为什么是这里呢,因为以上三个成语说的都是一个人——许由。据《嵩山志》载,上古高士许由,字仲武,阳城槐里人,尧的老师。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他不受尧的禅让,隐居箕山。后尧又让他做九州长,他很厌烦,便去颍水边洗耳。许由死后,就葬在箕山。

3。寿比南山,是一个最常见的成语,是祝人长寿时的习惯用语,意为寿命像终南山一样长久。那么“南山”指哪座山?这个成语出自《诗经》。《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诗经》是先秦文学作品,产生于周代,“雅”是“正乐”,即周都城正乐,或都城附近的乐,周都为丰京和镐京(皆在今西安市),都城之南的山就是指西安市以南的终南山。所以,直到今天,人们常说的“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其南山指的是终南山。此外,“南山铁案”“南山可移”的南山,也都应该是终南山。

4。北山猿鹤,这个成语意思是指有志归隐,思念家乡故地,或形容对官场生涯厌倦。典故出自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阴,白云谁侣?涧户摧绝无与归,石经荒凉徒延伫。至于还飚入幕,写雾出楹,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昔闻遗簪投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南朝齐时周颙曾在北山隐居,后 *** 出山做官,秩满入京时又经过此山。孔稚珪写了《北山移文》,假借北山山灵的身份,对周颙不能安心隐居,追求利禄的行为进行讽刺。文中两句说由于周颙出仕,使得“蕙帐空兮夜鹤怨,山人去兮晓猿惊”,这两句后来成为名句,也留下了北山猿鹤这个典故。那么文中的北山指的是钟山,在今天的南京市东北。

5。牛山濯濯,这个成语是形容寸草不生的荒山。出自《孟子 告子上》:“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牛山,今天可以指任意一座荒山,中华大地上以“牛山”为名的山不止一座,但最初孟子是有所指的。因为孟子是鲁国人,他所说的山自然是他熟悉的山。牛山又名金牛山、郁葱山。位于山东省肥城市新城北15公里。《肥城县志》载:“金牛山在城(指老县城)西北,其东北麓距城三里,蜿蜒而西距城十里、二十里不等,俗呼牛山。宋真宗东巡临幸赐名郁葱山。

6。拄笏西山,这个成语旧时比喻在官有闲情雅兴,又作“拄笏看山”,出自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这里的山应该是虚指,并非具体哪座山。如果非要指一座山的话,那很可能是南京市老城区西边的某一座山。

7。马放南山,成语意思是比喻天下太平,不再用兵。现在多形容思想麻痹。这个成语出自《尚书 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很明显,这里的“南山”指的是华山。

8。昆山片玉,成语意思是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昆山指的是昆仑山。

9。巫山云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后称男女欢合。巫山,在四川﹑湖北两省边境。北与大巴山相连,形如“巫”字,故名。

10。白山黑水,意思是黑龙江和长白山,泛指我国东北地区。白山指的是长白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7/261273.html

“常言说东山再起 那么东山再起指的是哪一座山” 的相关文章

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皇十子胤由的

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皇十子胤由的

胤禛,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康熙帝第四子。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雍正继位后,为了巩固政权,对曾参与夺嫡之争的皇兄弟们,给予了残酷的打压。皇十子胤由于在夺嫡战中,对雍正的反对非常激烈。雍正在打压皇子中,最先开刀的他,但他又是被打压得最轻的。这是怎么回事...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邓艾: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偷渡阴平,使得蜀汉灭亡

邓艾(197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其人文武双全,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东汉末年大臣,演义中是如何描述的?

吴匡(生卒年不详),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东汉末年大臣,大将军何进部将,蜀汉将领吴班的父亲。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诛杀宦官吴匡是兖州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人,是大将军何进的部将。光熹元年(公元189年),汉灵帝死后,十常侍干预朝政...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给蓝玉订一条迫使元主妃子羞愧自杀的罪状?

历史上朱元璋为何会给蓝玉订一条迫使元主妃子羞愧自杀的罪状?

蓝玉是常遇春的妻弟,也是朱元璋手下的一位传奇名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朱元璋对蓝玉进行剥皮实草严厉处罚的时候,收集了蓝玉的许多罪状,搞了一本叫《逆臣录》的书。在这本书所罗列的罪状中,有一条是说蓝玉与元主的妃子有私,致使元主妃子羞愧自杀。朱元璋给蓝玉罗列的...

吕后作为一介女流,有多会治理国家?老百姓感谢她

吕后作为一介女流,有多会治理国家?老百姓感谢她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历史上的吕后是个狠毒的女人,但其实她统治下的汉朝百姓安居乐业,作为一介女流,她的治国能力丝毫不逊于男子。今天历史网小编列举几项吕雉的功绩,就能知道这位女性有多强了。说实话,在君主集权的年代,每个老百姓都只是长城上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就往哪里搬,完全没有自由可言。尤其是秦始皇时代,老百姓...

隗嚣是什么人?他为何要背叛刘秀与公孙述?

隗嚣是什么人?他为何要背叛刘秀与公孙述?

隗嚣出身于陇右大族,他一生的经历比较传奇。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公元32年夏,光武帝刘秀亲率诸将兵分数路,西征叛汉降蜀的陇右军阀隗(Wěi)嚣。隗嚣的大将牛邯接到来自汉营的老朋友劝降信后,经过十余日激烈的思想斗争,率“大将十三人,属县十六,众十众万,皆降。”隗嚣面临土崩瓦解绝境,派心...

韦曜:东吴重臣、史学家,长期从事史学编纂事业

韦曜:东吴重臣、史学家,长期从事史学编纂事业

韦曜(204年―273年),本名韦昭,字弘嗣,吴郡云阳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少时好学,善于作文。早年曾任丞相掾、西安县令、尚书郎、太子中庶子、黄门侍郎、太史令等职。吴景帝孙休时期,担任中书郎、博士祭酒,管理国子学。吴末帝孙皓即位后...

南宋学者黄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还有哪些成就?

南宋学者黄震留下了哪些著作?他还有哪些成就?

黄震,字东发,号文洁,慈溪(今属浙江)人。南宋学者。宝祐四年进士,历仕史馆检阅、广德军通判,有文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主要成就创东发学派黄震为学宗朱熹,兼综叶适“功利之学”,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批判“心即天”和道器为二物观点,认为天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