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女子冠夫姓连姓氏都没有 究竟是什么时候改变的呢
古时候女子冠夫姓是什么时候改变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中国有一句老话,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女人在结婚之后,成了别人家的人,可能很多东西都随之改变,在古代女人结婚之后连自己的姓氏都没了,妇随夫姓,在西方国家,多数都存在这种习俗,日本也是如此,那么,中国到底是什么时候改了这种习惯呢?
大家都知道,中华上下五千年,按姓氏来区分家族,在古代,“同姓之人可结婚,同氏之人不可以”,人口繁衍,家族兴盛,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
所以,在古代,女人们一般在结婚之后,都会“冠夫姓”,如果一个女子姓“刘”,嫁给了一个姓“张 ”的,那么她就是“张刘氏”。
这种规定,跟西方的“夫随夫姓”还有根本上的区别,中国的冠夫姓,是保留本姓氏,在前面冠上丈夫的姓氏,而西方的“夫随夫姓”,则是直接抛弃了本姓氏,冠上丈夫的姓氏,当然,在国外,这种规定不是强制的,而是一种自愿行为,如果一旦冠上夫姓,就彻底成了男方家的人。
中国人一直对自己的来历相当的重视,正所谓“行不改名,坐不改姓”,这是来自家族的一种荣耀,那么,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女人们不再冠夫姓呢?说了你可能不信,这个规定比你想象的更早。
早在维新运动时期,女权运动开始兴起,冠夫姓的传统开始逐渐改变!
而从法律意义上,中国女人不再冠夫姓,这个要追溯到1950年,建国之初,1950年的《婚姻法》第11条规定:“夫妻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从这个时候开始,彻底保护女性们的姓名权。
古代女子冠夫姓,何时改了此规定?说了你可能不信,比你想象的早!小编认为,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过去的冠夫姓,女性们没有地位,到现在的女性独立,真正体验了男女平等,你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