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为何被称为明朝文天祥?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7-16)91

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史可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末大英雄史可法曾被称为“明朝文天祥”,名气很高,近年来却被拉下神坛,到底该不该?

的确,南明的过早覆灭与史可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是没有必要给予过高的推崇。

我认为,史可法有以下几处重大失策:

一、北都覆灭,史可法身为南京兵部尚书,位居留都百官之首,主管东南一隅的军务,举足轻重。可是,当崇祯皇帝殉国的消息传来,他却不能在之一时间拿出应变方案,又在拥戴弘光帝的问题上犹豫不决、摇摆不止。此举的恶果有二:1、致使弘光帝的继位合法性、权威性遭受到质疑,军心、民心未能统一,其后左良玉八十万军顺江兴师南京,便是这一恶果的集中、激烈的恶性表现;2、将定策拥戴之功拱手推让给了马士英以及原本就飞扬跋扈的四镇总兵,马士英逆袭成功,一跃而成南明朝廷的主角,且军队不复为朝廷所有,各镇总兵各自为政、自行其事,听封不听调,致使场面失控,为南明的败亡埋下了伏笔。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为何被称为明朝文天祥?

二、史可法被马士英排挤到江北视事后,又没能辨清天下变化局势,一味支持南明北上与满清和议,积极联络吴三桂、祖大寿等败类,错把南明的敌人当朋友,而把防御的重心偏向已经成了落水狗的李自成。致使清兵向南明发难时,南明准备不足,一溃千里。

三、史可法爱自己的名声胜于鸟儿爱惜自己的羽毛,四镇中高杰部最强,高杰遭到叛徒许定国暗算后,高杰妻有意让儿子高元照拜史可法为义父,如果史可法同意,这支军队足可为南明朝廷所用,但史可法迂腐,竟嫌弃高杰一家出身低贱,婉然拒绝。致使高杰部后来降清,成了剿杀抗清势力的一支劲旅,让人慨叹。

四、扬州城内的兵力、粮草、炮弹样样充足,比当年张巡守睢阳里条件好得多,如果史可法的抵抗意志再坚忍一点,守住扬州城并非难事。稍后江阴民众自动发动起来的八十三天江阴保卫战也足以证明:就算扬州最终不保,也可以与敌人抗衡上三四个月以上。可是,史可法胸无战略,目无成策,大战未开,就想着殉国求名,致使扬州城的攻防战仅仅维持一天就失陷了(清军正式向扬州发动攻击是在弘光元年四月二十四日,次日,即四月二十五日,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扬州城内本来人口只有三四十万人左右,但清军南来,沿路烧杀,四方难民避兵祸而入城者极多。清恭亲王多铎一声令下,扬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城中积尸如乱麻”、“查焚尸簿载其数,前后约计八十万余”。

史可法能力欠缺,但位高权重,出现此种种失策,应该遭受历史的谴责;但反过来说,他在国破家亡的背景下,面对家国情仇、民族大义,大节不亏,舍生取义,以死报国,对时局、对后世,做出了应有的榜样。历史因此对他的评价极高,且远远掩盖住了他的渎职、失责。以史可法当时的地位论,他的一举手、一投足,对南明士民影响巨大。

须知明朝自辽东战事起,北方遭受了近三十年战乱,英雄豪杰的锐气、士气、骨气被消磨耗损殆尽,洪承畴、吴三桂等奸滑鼠辈成群出现,士林中更出现了许多如龚鼎孳等“贼来降贼,清来降清”的 *** 之徒。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为何被称为明朝文天祥?

江南民风本不及北方剽悍,骨气却盛,舍生殉国者比比皆是,与史可法的表率作用不无关系;南明 *** 能凭借着仅有的残山剩水仍可与清朝苦苦抗衡十七年之久,也不应该抹杀史可法的表率作用。

历史是公正的,史可法有伟大的人格,完全可以掩盖自身性格上的缺陷和不足。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7/262775.html

“明末抗清名将史可法,为何被称为明朝文天祥?” 的相关文章

夏侯渊被黄忠斩杀之后 他死的对曹魏影响有多大

夏侯渊被黄忠斩杀之后 他死的对曹魏影响有多大

还不知道:夏侯渊在定军山被黄忠斩杀,对曹魏影响有多大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夏侯渊是曹操部下的一员重要猛将,可是却在定军山被蜀汉老将黄忠斩杀,这在三国历史上绝对算得上是一件大事,不仅如此,夏侯渊之死,对整个曹魏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说他影响到曹魏后期的发展也不为过。...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曹魏至西晋时期大臣,为人谨慎,善于逢迎

荀勖(xù)(?~289年),字公曾,颍川颍阴人。三国至西晋时音律学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晋开国功臣,为东汉司空荀爽曾孙。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荀勖少年时聪慧好学。初仕于魏,为大将军曹爽掾属,后迁中书通事郎。曹爽被诛后,历任安阳令、骠骑从事中郎、廷尉正等职。...

夷陵之战刘备被围困时,关兴和张苞为何没有冲杀出去?

夷陵之战刘备被围困时,关兴和张苞为何没有冲杀出去?

夷陵之战是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网小编带来的文章。刘备伐吴,御驾亲征,为关羽报仇,结果被孙权大将陆逊火烧连营,彻底击败,刘备全军覆没,狼狈败走。关兴、张苞和傅彤保护刘备,被陆逊大军团团围住,死死困在马鞍山,关兴、张苞突围,被乱箭射回,都受了重伤,根本冲不出去。危机时刻,赵云率军...

谯周: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曾力劝刘禅投降

谯周: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曾力劝刘禅投降

谯周(201年-270年),字允南,巴西郡西充国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大臣、学者、儒学家、史学家。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幼年丧父,少读典籍,精研六经,颇晓天文,成为蜀地大儒之一,门下有陈寿、罗宪等学生。诸葛亮担任益州牧时,授劝学从事。诸葛亮死后,不顾朝令,前往奔丧。...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执政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士燮(xiè)(137年-226年),字威彦,苍梧广信人,汉末至三国时期割据交州一带的军阀。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士燮年少时师事学者刘陶,其后逐渐升任交趾太守。后被朝廷加职绥南中郎将,迁安远将军,封龙度亭侯。在步骘接管交州时积极配合,归附孙权,被孙权加为左将军;...

衣带诏事件之后,张飞是如何从曹魏八名大将中的围剿中脱困的?

衣带诏事件之后,张飞是如何从曹魏八名大将中的围剿中脱困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刘备与董承等人参与“衣带诏”泄密之后,曹操杀掉了董承和董贵妃,然后东征,进攻刘备。刘备派孙乾向袁绍求救,袁绍以小儿子身患疥疮,命已垂绝为由,不肯发兵相救。无奈之下,张飞建议刘备趁夜偷袭曹操营寨,刘备采纳了张飞的建议。然而,刘备的劫营计划被曹操...

周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奖善惩恶,恩威并用

周鲂: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奖善惩恶,恩威并用

周鲂,字子鱼,吴郡阳羡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鲂年少时好学,被举为孝廉。历任宁国县长、怀安县长、钱塘侯相,一月之内,便斩杀作乱的彭式及其党羽,因而升任丹阳西部都尉。彭绮率数万人反叛时,周鲂被任命为鄱阳太守,与胡综共同将其生擒,因功加职昭义校尉。后...

卢多逊:北宋初年宰相,他与赵普之间有何恩怨?

卢多逊:北宋初年宰相,他与赵普之间有何恩怨?

卢多逊(934年―985年),怀州河内人,北宋初期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卢多逊博涉经史,喜任术数,于后周显德年间进士,授秘书郎、集贤校理,迁左拾遗、集贤殿修撰。北宋初,擢知制诰。屡知贡举。乾德六年(968年)加史馆修撰、判馆事。开宝二年(969年),从征太原,知太原...

评论列表

小鱼
小鱼
2分钟前

作为明末的重要将领,史可法在北都覆灭、南明存亡的关键时刻负有重大责任,他在决策上的失误和对局势判断的不清晰确实给战局带来了不利影响;然而在面对家国情仇和民族大义时他大节不亏舍生取义以死报国展现出了崇高的爱国精神与英雄气概这无疑为后世树立了榜样历史应该公正地评价他的伟大人格和在关键时刻的坚定立场虽然存在缺陷和不足但这些都被其高尚品质所掩盖敬佩他的人仍会铭记他为国家和民族的付出永远流传着他的英勇事迹和精神风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