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宋朝人都喜欢喝茶 那么他们喝茶到底有多累呢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7-21)190

还不知道:宋朝人喝茶到底有多累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众所周知,宋茶主要是以片茶形式存在。虽然在《宋史·食货志》中记载:“茶有两类,曰片茶,曰散茶”。但当时散茶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没能成为主流。散茶真正当家作主的时代,还要再等好几百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旨“罢造龙团”,才将散茶推到舞台的正中央,成为后市当仁不让的主角。

宋朝人都喜欢喝茶 那么他们喝茶到底有多累呢

但是在宋朝,散茶还是个“黄口小儿初学行”,不受上流社会重视和认可的小孩子家家。今天,我们都知道,散茶冲泡 *** 很简单,省时省力,随泡随喝,很是方便。但是宋人喝茶可没这么轻松写意。即使是寻常百姓家日常喝茶,也要经历好多道工序,等一口茶,嗓子都要冒烟的。虽然不如几天日本茶道那么繁琐,但日本茶道文化受我国宋朝点茶文化影响不言而喻。

宋朝人都喜欢喝茶 那么他们喝茶到底有多累呢

所以,在寻常电视剧里,如果你看见一个宋人端起一只青花盖碗,悠闲自得的品茶,你就可以吐槽编剧导演乃至道具师傅了:细节太不严谨。

所以,《知否知否》才会如此广受好评,因为她的细节处理太棒了。《知否知否》里多次出现宋朝点茶的桥段,道具完美复原,堪称经典。或许,你也可以从这个电视剧中管窥宋朝饮茶范式的冰山一角。说到底,宋朝人喝茶,那是“真累”,简直简直就是一场体力脑力大比拼。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宋茶有哪几“累”。

一、宋茶加工 *** 累

蒸青团茶是宋茶的主流,团茶 *** 工艺十分复杂。根据赵汝砺《北苑别录》记载,其大概 *** 流程为:采茶、拣茶、蒸芽 、榨茶、研茶 、造茶、过黄等七大工序。

采茶时必须是五更起,辰时归。所谓“采茶之法,须是侵晨,不可见日”。采摘回来的茶叶要精心挑选,分出小芽、中芽、紫芽和白合、乌蒂等,不同形状 *** 不同茶叶。接来下开始蒸茶,需要特别注意火候,“过熟则色黄而味淡,不熟则色青易沉,而有草木之气”。榨茶分小榨和大榨,必须“彻晓奋击,必至于干净而后已”,将茶膏出尽,否则“色味重浊”。压榨之后的茶叶需要进行研磨,研磨时加水有严格规定,“胜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拣芽之水六,小龙凤四,大龙凤二,其余皆十一二焉”,不能多不能少。紧接着开始造茶,压紧造銙,最后过黄烘焙。

宋朝人都喜欢喝茶 那么他们喝茶到底有多累呢

看起来不是特别复杂,但实际操作时,则非常耗时耗力,据记载,宋茶龙凤饼一斤需要至少600个茶工的辛苦付出,前后 *** 时间跨度半月以上。正是因为加工 *** 繁琐,所以生产出来的龙凤团饼价格高昂。宋仁宗时,蔡襄制成“小龙团茶”,一斤值黄金二两;宋徽宗时,用“银丝水芽”制成的“龙团”,颜色雪白,每一饼的价格就要四万钱,珍贵无比。

二、宋茶点茶品饮累

宋朝茶叶饮用 *** 与唐代的煎茶法略有不同,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点茶法。宋朝点茶同样十分讲究,而且看起来很累。

点茶之前,要先将片茶放入特制的茶磨中研磨成茶粉状。茶磨小巧精致,一般可以单人操作,但是要掌握技巧,注意力度适中。磨茶的时候不能着急,慢工出细活,只有这样才能研磨出细细的茶末茶粉。

将茶粉放入茶盏之中,加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看起来比较粘稠即可。这个过程叫调膏,需要慢慢调和,才能调匀,形成黏稠膏体,不会出现茶粉结块现象。

接下来利用特制调茶工具茶筅来调制汤花。操作程序一边注入沸水,一边用茶筅旋转搅动。注水时要轻柔缓慢,防止沸水溅出。茶筅旋转搅动时要快慢有序,掌握好节奏,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个过程的专业术语叫做“击拂”。

整个充电过程必须全神贯注,一丝一毫都不能松懈,任何一个小细节的偏差,都会导致点茶失败,品质不佳。所以,点茶不光手累,心更累。

三、宋朝斗茶娱乐累

宋朝斗茶风气盛行,上至皇帝王公,下至文士百姓,无不喜爱斗茶。事实上,斗茶之风在唐朝时期就已出现,当时叫做茗战,只在小范围的上流社会圈子中进行,并没有像宋朝那样开放普及。宋朝斗茶时除了评鉴茶叶好坏,分出输赢之外,还有更多配套的娱乐活动,比如说斗茶令和茶百戏等。

先说斗茶令,其实就是在斗茶的时候,大家以茶字为令,吟诗作对,活跃氛围,很有点类似今天我们在举办文娱活动时,现场书画或创作文章一样。

虽然有大才子曹植七步成诗,但现场作诗还是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才华和机智的。难免有些滥竽充数的假文士真骚客,一时之间对不上来可就尴尬了。自古文人相轻,在同窗面前丢脸,可不是一件什么令人开心的事情。所以,斗茶也是一件心累的事情。在去参加之前,一定要抓耳挠腮,先在心底打点腹稿,以备不时之需。、

茶百戏就更不得了,不光考验一个人的眼力,更考验一个人的悟性才华和毅力。茶百戏也就是分茶,有点类似于现代咖啡馆中的冲咖啡雕花,是宋代茶艺文化中的高超技艺表现形式。分茶时常常在汤花上化出鱼虫鸟兽和山水云雾,就像在茶汤上作画一样。这种手法不仅要有很好的悟性,还必须有一定的才华,能够进行创作。当然,坚持不懈学习也是非常必要的。

宋朝人都喜欢喝茶 那么他们喝茶到底有多累呢

宋朝斗茶,虽然是文人雅士和上流社会的雅玩,但说实话,自古以来,雅玩就是一件劳心劳力的娱乐活动,真心累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7/263717.html

“宋朝人都喜欢喝茶 那么他们喝茶到底有多累呢” 的相关文章

陈玄礼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逼死杨贵妃?

陈玄礼是什么人?他为什么要逼死杨贵妃?

杨玉环之死是古代男权和权力环境下的悲剧。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要评选唐玄宗一生中最忠诚的人,莫过于陈玄礼和高力士了。高力士我们今天暂且不谈,我们来聊聊陈玄礼。说陈玄礼是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最忠诚的人之一,这句话毫不夸张,有以下一些证据。其一,陈玄礼帮助唐玄宗谋得江山。在李隆基...

黄承彦作为诸葛亮的岳父 他为什么要帮助陆逊走出八卦阵

黄承彦作为诸葛亮的岳父 他为什么要帮助陆逊走出八卦阵

诸葛亮的岳父,为何要帮陆逊走出石阵?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夷陵之战,刘备被火烧连营七百里,伤亡十之八九。若非赵云前来救助,后果不堪设想。刘备即刻往白帝城,然而陆逊依然穷追不舍,这一切早在诸葛亮的预测之中。于是便在鱼腹浦摆下...

薛涛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薛涛是什么出身?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薛涛,唐代女诗人,十六岁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薛涛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在互联网还没有发展的古代社会,她首创“薛涛体”情书笺(薛涛笺),用来“鸿雁传书”,对彼此心心相印的爱情物语,纸短情长。在成都,除了武...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作战勇猛屡立战功,但为人奢侈贪财

潘璋(?-234年),字文珪,东郡发干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潘璋年轻时家贫,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

刘禅有何优点,刘备为何会选择把皇位传给他?

刘禅有何优点,刘备为何会选择把皇位传给他?

刘禅,三国时期蜀汉末代皇帝,汉昭烈帝刘备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蜀汉后主刘禅身上,你也许会发现这些标签:恨铁不成钢,烂泥扶不上墙,扶不起的阿斗等等。刘禅遭人诟病的地方大概有三处:宠信宦官黄皓;不战而降和“乐不思蜀”。既然如此,刘备为何还要将位子传给资质平平的刘禅?刘备一共...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谋士 范增水平实力如何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项羽身边的谋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这大概是对一个谋士最高的称赞。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评价,那范增只能算半个谋士。因为范增能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不一定听。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势,却不明白为臣之道。范...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的建议不是言听计从吗 刘备后面为何态度大变

刘备当初对诸葛亮的建议不是言听计从吗 刘备后面为何态度大变

对刘备一直对诸葛亮言听计从,为何当了皇帝之后态度大变?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三国时期有很多的快意恩仇,也涌现出了大量的猛将谋士,他们留下无数的经典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其实这也是《三国演义》等名著长盛不衰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诸多的三国典故中,最有名也是影响力最大的一件...

哥舒翰手里握着二十万大军 最后为什么会输给安禄山

哥舒翰手里握着二十万大军 最后为什么会输给安禄山

还不知道:威震边关的哥舒翰,为什么手握20万大军,却惨败于安禄山手里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哥舒翰是唐玄宗天宝年间的一代名将,在抵御突厥入侵,保卫大唐边关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唐朝西部边民唱出的一首民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就是对哥舒...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