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之治是怎么出现的 李隆基都做了什么准备呢
还不知道:开元之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李隆基的统治进行了40多年,在他的统治时期,出现了“开元之治”的画面,使当时国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繁荣;可他统治期间也出现了安史之乱,因此,落得了一个罪人的骂名。对于唐玄宗由英雄变成丑角,由巨人变成侏儒的历史演变,多少文人墨客,发出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喟然长叹!
李隆基自幼生活在宫闱风云激荡的多事之秋。垂拱元年(685)他便呱呱坠地,睁眼看到的就不是李唐江山,而是武周天下。他从小荦荦有大志,在宫中常以“阿瞒”自诩。
七岁那年,他例行至朝堂朝朔望,金吾将军武懿宗很轻视他,对其随从高声喊叫,隆基毫不示弱,严厉的批评他。据说祖母特别宠他,次年,改封临淄郡王。年逮弱冠,张柬之等迫武则天“复子明辟”,拥立中宗李显。
此时隆基一度兼任潞州别驾,写过《早登太行山中言志》的诗,其中有云:“野老茅为屋,樵人薛作裳。宣风问著艾,敦俗劝耕桑”。对下层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观察和体验。
唐中宗特别无能,在他在任的期间,并没有什么权利,什么事都是听他老婆和女儿的。张柬之等拥立功臣均旋遭诛逐,武三思之类沉滓余孽则迅速泛起。值此朝政日非,王室多故之际,李隆基“常阴引材力之士以自助”。
景龙四年(710)六月,中宗被鸩杀于妻女之手。韦后窃国,欲步婆婆武则天之后尘。隆基毅然联合姑母,带领一万兵马灭了韦氏党羽。李旦当上皇帝。
这件事还没有平息,另一件事又发生了。这时,太平公主控制了睿宗,当时在朝的宰相有7个人,其中五个都是太平的门下之人, 就连朝上很多文官、武馆,也都归顺了她,他们认为“宁王(玄宗长兄)长,不当废嫡立庶”。可见李隆基的皇储地位并不稳定。
712年睿宗被帝座(星名的“凶兆”)吓得让出了皇位,李隆基登基,但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免及重大军国行政仍然“皆决于上皇”。这期间,玄宗与太平之党各自磨刀霍霍,伺机下手。713年,玄宗获悉太平公主及宰相窦怀贞等将率领羽林兵于次日发动政变,遂率厩牧兵马先其动手,将太平公主之党一网打尽。至此玄宗方获得了全部权力。
玄宗皇位来之不易,而即位初所面临的政局更是一副烂摊子,亟待收拾。长期的宫廷政变,削弱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吏治腐败,官员冗滥。边疆上战争频仍,形势吃紧,河北、陇右一带成为戎马蹂躏之乡,威胁着唐王朝的安全。
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农民也流亡他乡,使唐王朝陷于危机四伏、财政拮据的境地。“天下户口,逃亡过半,租调既减,国用不足”的严峻形势,正考验着这位年轻的皇帝。此时的唐玄宗,严于律己,勇于纳谏,任人唯贤,关心民瘼,“改中宗之政,依贞观故事”,是一个锐意于治、有所作为的好皇帝。
唐玄宗任用了一批著名贤相。姚崇是一位具有无神论思想的唯物主义者,又是一位“明于吏道,断割不滞”的于练的政治家。他入相前,向玄宗敷陈十事,大意是勿贪边功,广开言路,奖擢诤臣,除租税外不得接受馈赠,不要因为和皇上有关系就为所欲为,也不要让那些宦官参与政治等。
皇上都答应了,就是因为答应了这些事,为以后政治的开展,做了一定的基础。宋璟是个特别正直的人,“守法持正”的骨鲠之臣。他们“协力辅佐,使赋役宽平,赏罚分明对待百姓也很温和”。史家说这个时期朝廷任用的官职都贤臣。
唐玄宗还努力的去整顿他手下的官,对他们生活上也精心纠正。他下发了“诫牧宰敕“整饬吏洽诏”、“劝奖县令诏”,定期派按察使到各地巡省风俗,观察得失。还规定“选京官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永为恒式”。
开元十六年,他亲自选延臣出任州刺史,并作诗谆谆告诫他们,他在实践中厉行了“有善必赏,所以劝能,有罪必诛,所以惩恶”的方针。他还针对武后以来官员冗滥之弊,一举裁汰员外官、试官检校官数千员。大大精简了官僚机构,也节约了财政开支。
均田制至玄宗时已难以施行,土地兼并的日益发展,严重削弱了唐朝中央的政治和经济力量,玄宗采取了若干措施予以补救。他颁布了最详尽的均田法令,重申永业田不得典帖,限制官员侵占农田,对“侵暴百姓”、强占民地的贵族绳之以法,由是“贵戚束手”。又遣使检括被豪强荫占的客户、“私属”,没收他们的“籍外占田”。
玄宗还十分重视水利兴修,他在位期间共兴修了五十多项较大的水利工程。灾歉之年,还注意赈给救济,减免税粮。这些虽然只是治理表面的对策,但也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在宫廷生活上,玄宗也能以节俭自励。714年,他果断地宣布:“把宫中的金银珠宝销毁、变卖,用于军队开销;穿着不要那么奢华。从此以后,不准大家再去重金购买珠宝、衣服,谁不遵守便重罚,工资也减去一半。”他消减了一部分宫女,把他们送回家过向往的生活。毁弃武后所造天枢、韦后所立石台,以示与弊政决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