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存在千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会被朱元璋废除?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7-22)220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中国古代皇权至上的制度下,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地带,它就是官僚阶级的领导者,宰相。宰相一职在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称谓,比如秦朝时它叫做丞相,汉朝时称作相国,不过不管是什么称谓,它们同属于宰相制度。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宰”,不过当它作为官僚领袖的身份出现时,已经是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宰相就是管仲,从春秋开始,宰相制度延续将近两千年,它伴随着皇帝从奴隶制度走到封建制度。然而当封建制度达到顶峰时,宰相,这一对封建制度发展居功甚伟的职位却消失不见,而废除它的人,正是朱元璋。那么,在这两千多年间宰相制度到底经历了什么,让它从辉煌走到消亡呢?

存在千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会被朱元璋废除?

春秋至秦朝,为宰相制度的创立期。宰相在商周时期就已经出现萌芽,但由于当时较为零散的社会政治形态,宰相缺乏发展的土壤。在春秋战国以后,中国发生了大变革,世卿世禄制被官僚体系冲击,中央集权逐渐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皇帝成为国家所有大事的决断者,然而他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来处理如此多的政事,而宰相,就在此时应运而生。春秋时期有一部分国家设置宰相一职,由贤臣担任,其中以管仲最为出名,他辅佐齐桓公成为五霸之首,其他诸侯国纷纷效仿,建立起宰相制度。到秦朝时,宰相制度已经基本创立。秦朝时的宰相叫做丞相,秦始皇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汉书》)宰相就此成为正式官职。秦朝时丞相权力极大,为百官之首,辅佐皇帝,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不过秦朝的宰相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比如秦朝允许宦官担任宰相职务,称为“中丞相”,而这就给予宦官专权留下漏洞。

汉朝制度几乎是对秦朝的一脉相承,宰相制度也不例外。宰相制度在汉朝时不断完善,相权也在西汉迅速膨胀,很快就达到鼎盛时期。汉朝时的丞相不管是权力还是地位都非常高,他们可以与皇帝“坐而论道”,掌管国家所有的政事,就连皇帝的私人事务也可以指手画脚。有的权臣甚至可以干涉皇位继承,比如霍光就曾将刘贺废黜,立刘病己为帝。在汉朝末期,宰相一职一度成为“窃国大盗”的更爱,董卓、曹操等都曾担任丞相,足以说明在汉朝时丞相权力之大。

不过物极必反,汉朝时不断膨胀的相权让皇帝意识到宰相对皇权的威胁,于是他们开始着手削弱相权。汉武帝时期重用心腹组建内廷从而控制相权,然而当心腹机构势大成为实际上的宰相以后,皇帝又将相权分割。比如在曹魏时期,尚书事、尚书令以及尚书仆射都是实际上的宰相,而他们的头上还有名义上更加尊贵的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自此以后,历代统治者不断分割相权,而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宰相制度的完善。在唐宋时期,宰相之职众多,唐朝时的尚书省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宋朝时的中书门下长官以及参知政事都是宰相,都有宰相之权。随着宰相人数的增多,相权便被不断分割,宰相之间相互倾轧,但他们都要讨好皇帝,因此相权最终要归于皇帝手中。

不过即使如此,相权的存在对于皇权依旧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不论宰相制度如何调整,相权与皇权的矛盾始终无法调和。而在这种情况下,皇权显然占据优势,因此在元朝以后宰相制度就开始走向衰败。元朝时宰相的权力较比宋朝更大,然而这其实是宰相制度的回光返照。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初期亦设中书省以及左右丞相,宰相依旧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而就在这时,胡惟庸,这位与宰相制度被废除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物登上历史舞台。胡惟庸是最后一位中书省丞相,他是明朝的开国功臣,亦是朱元璋的宠臣。胡惟庸与历史上许多宠臣一样,他上台以后把持朝政,权倾朝野,嚣张跋扈,打压异己,许多政务不向朱元璋汇报就自己处理,看见有弹劾自己的奏章就拦下来,并实施报复性行为。而更加严重的是,胡惟庸还心存反心,他准备造反篡位。

存在千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会被朱元璋废除?

洪武十二年(1379年),胡惟庸被人告发,朱元璋震怒,将胡惟庸等一众大臣尽数诛杀。不久以后,随着牵扯人数越来越多,胡惟庸谋反案完全展现在朱元璋面前,朱元璋愤怒不已,大发雷霆,下令诛杀众多朝臣,被诛杀者达到三万多人。胡惟庸被杀以后,朱元璋罢黜丞相职位,并规定嗣君永不得再立丞相。许多人认为,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因为胡惟庸,正是因为他扰乱朝纲的行为导致朱元璋将宰相制度废除。

然而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胡惟庸是奸臣无疑,他被朱元璋诛杀也是咎由自取,然而若说宰相制度因他废除,实在难免有让他背锅的嫌疑。朱元璋是何许人也,他英明果决,手段狠辣,建立明朝以后不知有多少功臣都死在他的手中,同时他对于皇权的占有欲十分强烈。而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看不到肆意妄为的胡惟庸?朱元璋之所以可以忍受胡惟庸专权七年,不仅仅是为了铲除胡惟庸,他还想将宰相制度,这个已经流传两千年的古老制度废除掉,而胡惟庸不过是他的理由罢了。而且根据史料研究,胡惟庸到底有没有谋反都存在争议,比如明代史学家郑晓、王世贞等人都认为胡惟庸确是权臣,但他没有谋反,否则他在家里埋伏刀兵,城墙上的人如何能够看见。

不过对于朱元璋来说,胡惟庸是不是真的谋反并不重要,他说胡惟庸谋反了,胡惟庸就是谋反,既然丞相谋反,那就废除丞相,谁敢提恢复丞相,那就是想谋反,该杀。于是朱元璋在废除宰相制度以后下诏:“臣下敢有奏请说立者,处以重刑。”(《明史》)

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背后,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而最终结果说明,皇权在这场持续两千多年的斗争中取得胜利。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7/263871.html

“存在千年的宰相制度为什么会被朱元璋废除?”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徐晃投降曹操的过程如何?

三国时期徐晃投降曹操的过程如何?

徐晃,字公明,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徐晃是曹操五子良将之一,在投奔曹操之前,徐晃曾为杨奉部将,曹操将汉朝皇帝掌握在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徐晃曾跟随杨奉讨伐曹操,曹操看到徐晃,很喜欢他,于是,让许褚出战,两个人最终大战五十合战平,后来,满宠偷...

董卓死后吕布为何打不过两个手下 他们实力很强吗

董卓死后吕布为何打不过两个手下 他们实力很强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董卓死后,为何吕布打不赢董卓的这两个部下?这两人究竟有多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吕布之所以打不过董卓的这两个手下,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其中吕布自身的原因,只占了一个!董卓之死董卓的死,其实就是自己作的!一开始的董卓,表现得非常不错,算...

刘玉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如何成为皇后的?

刘玉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是如何成为皇后的?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同光四年(926年),后唐发生大乱,宰相向皇帝李存勖请求拿出宫中财物赏赐军士,以稳定人心。但皇后刘玉娘得知此事,却故意在宰相面前装穷,说自己只有一盒首饰与一个孩子,叫宰相把首饰与孩子卖了去赏赐军士。宰相吓得不知所措,只得退...

历史上朱元璋大量屠杀功臣却没有一人造反,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大量屠杀功臣却没有一人造反,是因为什么?

朱元璋,俗称洪武帝,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邦自从把韩信抓住,押回长安软禁起来以后,诸侯们知道刘邦准备诛杀功臣的时候,就开始造反了。陈豨造反,臧荼造反,彭越造反,英布造反。可以说,那些面临被清洗的功臣们,无一没有反心,无一不造反。以至于最终刘邦杀红了眼,连和自己最亲近...

武则天服侍了李世民12年,李世民对她的感觉如何?

武则天服侍了李世民12年,李世民对她的感觉如何?

武则天服侍了李世民12年,那么李世民对她的感觉如何?其实李世民看中的是武则天的才能并非外貌,所以对她宠幸次数很可能并不多,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李渊的布衣之交武士彟喜得一女,没错,武士彟的这个女儿就是武则天。武士彟与李渊交情匪浅,武士彟...

明朝第六代镇远侯顾寰有什么功绩?结局如何?

明朝第六代镇远侯顾寰有什么功绩?结局如何?

明朝第六代镇远侯顾寰有什么功绩?结局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顾寰是明朝中期的一个知名将领,于嘉靖七年也就是公元1528年的时候,其承袭了父亲顾仕隆的爵位,成了第六代镇远侯,年俸禄为一千石。一年后,顾寰便被朝廷委任去当五军营右哨坐营官...

姜维接手诸葛亮位置后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打过一次蜀汉

姜维接手诸葛亮位置后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打过一次蜀汉

对姜维上台后,司马懿为啥一次都没进攻过蜀国?是他怕姜维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228年(蜀汉建兴六年),蜀汉经历了5年的休养生息,才从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的创伤中渐渐恢复过来,府库充盈,兵强马壮。蜀相诸葛亮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发起了北伐曹魏之战,为实现一统中原、...

乾隆死后留下那么多的妃子 嘉庆又是怎么处置她们的

乾隆死后留下那么多的妃子 嘉庆又是怎么处置她们的

对乾隆死后,儿子嘉庆如何对待他留下的年轻妃子?占为己有行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皇帝父亲去世了,儿子会怎么对待他的妃子们呢?乾隆帝一生执政63年,89岁的高龄去世时,最小的妃子才13岁。嘉庆帝是如何对待处理她们的呢?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嘉庆与乾隆帝的妃子们。乾隆作...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