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汉武帝有没有后悔逼死了卫子夫?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7-22)321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汉武帝征和元年,震惊朝野的巫蛊之祸发生,“巫蛊之祸”不仅造成包括皇后、太子、宰相在内的逾十万人死亡,也对大汉的执政根基产生了根本性的冲击,甚至可以认为是大汉由盛转衰的重要节点。同时也让历史对千古一帝汉武帝有了新的认识。

太子和皇后自杀之后,田千秋的借高祖魂灵之名向汉武帝奏报太子冤屈之事,汉武帝听后回忆整个事件的经过,幡然醒悟,明白一切皆不过是一场被人挑唆的父子相残的闹剧而已,追悔莫及。

但是此时的汉武帝,对于皇后和太子的死,态度是截然不一样的。对于太子刘据的死,汉武帝自然追悔莫及,为其大兴土木,建立思子宫,又在太子自杀的地方湖县建立归来望思之台,并把全鸠水改为失儿河,而太子的墓,汉武帝更是命人修得比自己的规制还要大,以示哀思。可以说,刘据的死对于汉武帝来说,无疑是晚年受到的更大的打击,令其抱憾余生。这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重要的原因:

1、太子刘据作为汉武帝将近而立之年才得的之一个儿子,其感情和期望不言而喻。要知道,在古代,而立之年已是可以做爷爷的年龄了,对于晚来的这个儿子,汉武帝倾尽了所有的爱意。

2、帝国因为太子之死,陷入风雨飘摇中,而在汉武帝剩下的儿子之中,非废即诛,亦或是平庸无能,要知道在汉武帝的子嗣之中,最能称意的莫过长子刘据和幼子刘弗陵,刘据一死,唯有刘弗陵可托江山,但是主幼母壮且臣强,无疑增加了帝国未来的不确定性,作为一代雄主汉武帝,不可能不想到这一点。

3、子死父手,且内有冤情,加上前有壶关三老令孤茂的上书,后有田千秋劝谏。使得汉武帝终说出“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的无奈心情,于情于理,都无法度过内心的坎,一切都因为自己的残暴、猜忌和迷信。晚年的汉武帝,因为太子的死,也在不断的反省之中度过。在刘据死后三年,汉武帝带着无限懊悔之情驾崩离去。

而皇后卫子夫,作为陪伴汉武帝38年的皇后,汉武帝至死并未在公众场合表现出对逼死卫子夫有丝毫的愧疚之情,依然让之孤冢在城南桐柏,更别说与之合葬。小编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汉武帝生性冷血,杀妻诛子,亦是常事。比如助汉武帝上位的陈阿娇,同样是因为巫蛊而幽静之死,所谓金屋藏娇的誓言,不过是他获取权力的虚假言辞而已。一见钟情的卫子夫被逼自杀,汉昭帝的母亲赵婕妤被处上吊自尽,唯有死亡较早的歌妓李夫人,得与汉武帝合葬于茂陵,悲哉!叹哉!

所以,在薄情的汉武帝面前,逝去的卫子夫,并不能触动他的冰冷的情感。

2、卫子夫是汉武帝晚年必然要铲除的卫氏外戚集团的核心人物。大家都知道,卫氏外戚集团盘踞汉朝数十年,根基之深,影响之广,必然威胁着大汉的江山,吕后乱朝之事犹在汉武帝眼前,所以对已年近古稀的汉武帝来说,一切都是那么迫在眉睫。而卫子夫的死则标志着卫氏集团的悉灭,能除心头一患,卫子夫之死不足汉武帝一惜。只是滑稽的是,汉武帝最终的托孤之臣不也是卫氏集团的一份子?

3、太子起兵,关键时刻得到了皇后卫子夫的授意。点头那一刻,便意味着帝后的决裂,另外,在汉武帝看来,卫子夫无疑是能阻止父子兵刃相见的最后关口,如果没有卫子夫的许可,太子断然不会也不可能调取军队,因此汉武帝对于刘据的死,很大程度上怪罪于卫子夫的未尽制止之责,所以在汉武帝心中,其对太子之死懊悔有多深,其对卫子夫之恨就有多深。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7/263908.html

“揭秘:汉武帝有没有后悔逼死了卫子夫?” 的相关文章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进入洛阳只用了一个月,为何这么容易

安史之乱时安禄山进入洛阳只用了一个月,为何这么容易

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安禄山举起造反大旗后,一个月的时间就攻入洛阳,并在那里称帝。半年就攻进长安,把唐玄宗撵得慌不择路往四川跑。说起来,地方上造反要攻入京城,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比如...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司马懿既然看穿了空城计 司马懿为何没有攻城

对司马懿早就识破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何没有攻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诸葛亮塑造得神乎其神,借东风,草船借箭,七擒孟获,似乎诸葛亮是个神通广大的神人。其实,历史上诸葛亮也是个普通人,只是在治国理政和带兵打仗方面非常有才能而已。他的宿敌司马...

董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跟随姜维一同投降魏国

董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跟随姜维一同投降魏国

董厥,字龚袭,义阳郡平氏县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臣,镇北将军魏延同乡。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诸葛亮开府治事,以为丞相府令史,迁相府主簿,赞为“良士”。累迁尚书仆射,封南乡侯。尚书令陈祗去世后,继任尚书令。景耀四年(261年),迁任辅国大将军,与卫将军诸葛瞻并为平尚书事,连同侍...

蜀汉众多武将中,有哪些人拥有了军权?

蜀汉众多武将中,有哪些人拥有了军权?

在古代,军权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和根本,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刘备手下最著名的大将,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除此之外,还有魏延、刘封、廖化、王平等人,他们都为蜀汉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不少功勋。刘备手下这些将领之中,谁才是实力派,谁真正有兵权呢?兵权,也就是意味着能调动军队,指挥作战...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东汉末年官员,忠于东汉朝廷,有显著政绩

陆康(126年-195年),字季宁,东汉末年官员,吴郡吴县人。陆康是吴郡陆氏子弟,忠于东汉朝廷,有相当显著的政绩。汉末乱世,陆康为朝廷抵抗孙策。城陷后,去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所在称之陆康年轻时就有义烈之名。最早先受扬州刺史臧旻推举为茂才,然后出任高成县令(...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三国时期东名臣、大儒,他是如何劝谏孙权的?

薛综(176~243年),字敬文,沛郡竹邑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大儒、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少时避乱交州,师从南安太守刘熙。跟随士燮归附孙权,出任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阯二郡太守。从征九真郡,授谒者仆射、半州长史、贼曹尚书、尚书仆射、选曹尚书、太子少傅,兼任选部职责。赤...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三国时期东吴名将,为人高傲但善养士卒,轻财重义

朱桓(177年-238年),字休穆,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名将,骠骑将军朱据从兄、镇南将军朱异之父。朱桓官至前将军、青州牧,假节,封为嘉兴侯。出身江东吴郡四大姓之一吴郡朱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朱桓成为余姚长,为当地人民解决瘟疫,又招募士卒...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在呈...

评论列表

Steven
Steven
3周前 (11-02)

这篇关于汉武帝与巫蛊之祸的文章写得非常深入,作者通过详细的历史分析让我们看到了千古一帝的人性弱点,对于太子刘据的死他追悔莫及;而对于皇后卫子夫之死却毫无愧疚之情甚至对其家族势力铲除的做法更是冷酷无情至极体现了他作为一个君主的决断和残忍一面真是矛盾又复杂的人物形象让人感慨万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