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成谜!胡濙找到朱允炆了吗?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7-24)200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成谜!胡濙找到朱允炆了吗?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后,立长子朱标为太子,并着力培养这位接班人,然而,朱标却不争气,年纪轻轻便病逝了。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成谜!胡濙找到朱允炆了吗?

朱标死后,立谁为接班人是当务之急。如果按照常规的法律程序来说,嫡长子已死,那么就要从其余的儿子中挑选出一位才能出众的皇子为太子。然而,当时的情况是,朱元璋除了长子朱标病逝,他的二儿子和三儿子也都早逝了,四皇子朱棣竟然成了健在的“大哥大”了,再加上朱棣随朱元璋南征北战,立下过赫赫战功。按理说朱棣是太子的最有力人选。

然而,朱元璋太爱嫡长子朱标了,在爱屋及乌下,他决心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于是力排众议,改立朱允炆为太子。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成谜!胡濙找到朱允炆了吗?

对于朱元璋的举劝,朱棣当然不满,只是城府极深的他没有表露出来罢了。

据史书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朱元璋举行家宴,儿孙们齐聚一堂,其乐融融。朱元璋几杯酒下肚,突然诗兴大发,于是脱口而出吟了一句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

朱元璋书没读多少,大字也不识几个,但这个上联倒是也的有模有样,他指名道姓地让朱允炆对。

朱允炆憋红了脸,思索半晌,才回了一句:雨打羊毛一片毡。

这个下联过于平淡,朱元璋听了不是蛮满意,于是他让朱棣对,朱棣头脑一转,铿锵有力地说道:日照龙鳞万点金。

这个下联气势如虹,霸气十足,朱元璋听了拍手称赞。

然而,朱元璋不会料到,朱棣的这7字下联竟然一诗成谶!

朱允炆继位之后,温顺如羊的他出对于藩王的戒心,露出了虎爪,采取了削藩政策。结果这给了一直潜伏如渊的朱棣机会,他以“清君侧”为名,开始公然造反。于是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彻底打响,而此次战役之后的最终结果是朱棣大胜,朱允炆惨败,于是朱棣成了真龙天子——直接接管了明帝国,而朱允炆则变成了沉默的羔羊。

然而,这只“羔羊”的下落却成了一个千古谜团。

为了江山做得踏实,朱棣来了个“双管齐下”,他派出了两股“搜查”小分队,一队是由郑和领队,走的是水路;一队是胡濙邻队,走的是旱路。

郑和是朱棣的心腹之人,这次委以重任也就不足为奇了。也正是因为这样,在郑和花了十多年七下西洋,名义上去“异国交流”,但实际上却是探寻朱允炆的踪迹,虽然郑和并没有收获,但他却无心插柳柳成荫,他将东方文明带往了世界,让中国和世界有了交往。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成谜!胡濙找到朱允炆了吗?

而胡濙历仕六朝,是明初重臣。建文帝时,他任兵科给事中,这是一个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近侍官职,官品级虽然不高,但位置很重要——能近距离接触皇帝。

朱棣发动政变时,胡濙之一时间投奔了朱棣,因此,朱棣也对他委以重任,特别他很熟悉朱允炆,因此把他安排为寻找朱允炆的“探寻者”。

胡濙走遍大明的角角落落,找了整整十六个年头,在这十六年里,他从来没有回过家,甚至连母亲去世了,朱棣也不允许其回去奔丧。朱棣体会到了胡濙的艰辛和不易,提拔他为礼部左侍郎,让他继续寻找。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成谜!胡濙找到朱允炆了吗?

关于胡濙寻找朱允炆,史书是这么记载的:

公元1423年,一天深夜,胡濙快马加鞭来到了京城,竟直赶往皇宫。

听说胡濙来了,已休息了的朱棣破例接见了他。而胡濙进宫之后,朱棣竟然与他彻夜详谈了一夜,直到凌晨四点才出宫。

至于他们究竟谈了什么内容,史书并无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6个字:与朱允炆有关。

而从两人谈到四点可以推算出3个结论。一是胡濙一定是获知了朱允炆的下落,这才引起朱棣“彻夜无眠”。二是朱允炆一定没有死。如果朱允炆死了,两人还用得着彻夜长谈?三是胡濙应该和朱允炆见了面。帝位已失、大势已去的朱允炆向胡濙表达了自己的“清心寡欲”,愿意皈依佛祖,青灯为伴,了却残生。他让胡濙将自己的想法转达给朱棣。

而朱棣听了后,长吁短叹,唏嘘不已,找了半辈子的侄子,果真活在世上,可这时的朱允炆早已没有了复位之心,而朱棣也就不想再杀他了。

当然,不管怎么样,朱允炆是出家了,是躲进了深山老林,还是从海上逃往西方了,最终因为“不知所终”,成了一直未破解的悬案。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成谜!胡濙找到朱允炆了吗?

600多年后,也就是2008年,闽东的宁德上金贝村修路时偶然发现一个颇有规模、形制奇特的神秘古墓葬,随后关于古墓主人的身份便众说纷纭,许多专家学者开始蜂拥前往考察研究。

专家看到古墓有三个特点:一是墓地宽大。整座墓占地近两百平方米。二是构造奇特。古墓从内到外分舍利塔、拜亭、墓坪三部分构成,古墓舍利塔的莲花基座造型与安徽凤阳明皇陵及淮安明祖陵的莲花座造型完全一致。三是皇家气派。古墓为弧形条石砌成高大圆拱,精致豪华,墓前石柱高约四、五米,墓壁旁墙头上的云纹龙头石雕气势恢宏,墓的结构和格局处处体现出一种缩小的皇家气派。

同时从与墓相领的宁德华严寺珍藏的一件明代云锦袈裟,经专家鉴定,这件袈裟是明永乐之前 *** 的,由五十片面料拼接而成,工艺非常复杂;袈裟周边设计的图腾状十八只五爪金龙,均是闭嘴龙,是典型的明初龙造型,极有可能是明初洪武帝朱元璋所敕制,而袈裟下半部内嵌“福寿”两字的宫灯状图饰,正是朱元璋的独家标志。

专家通过考证后,得出这样的结论:上金贝古墓疑似为建文帝朱允炆陵寝。

当然,史学界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结论,相信不久的将来,这个谜团会最终破解。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07/264293.html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成谜!胡濙找到朱允炆了吗?” 的相关文章

董卓死后吕布为何打不过两个手下 他们实力很强吗

董卓死后吕布为何打不过两个手下 他们实力很强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董卓死后,为何吕布打不赢董卓的这两个部下?这两人究竟有多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事实上,吕布之所以打不过董卓的这两个手下,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其中吕布自身的原因,只占了一个!董卓之死董卓的死,其实就是自己作的!一开始的董卓,表现得非常不错,算...

高堂隆:三国时期曹魏名臣,死时犹遗令薄葬

高堂隆:三国时期曹魏名臣,死时犹遗令薄葬

高堂隆(?-237年),字升平。泰山郡平阳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高堂隆少年时为诸生,最初任泰山督邮。黄初年间任堂阳县长。魏明帝曹叡即位后,任陈留太守、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青龙年间,明帝多造宫殿,高堂隆为此上疏切谏。后迁侍中、太史令、...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樊於期逃亡到燕国之后 为什么差一点就成为了匈奴人

对秦国将军樊於期,因战败逃亡到了燕国,为什么险些成为匈奴?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前边谈到,韩、赵两国相继亡国,秦国大将王翦屯兵中山,兵锋遥指燕国。此情此境,燕国还能有什么对策呢?虽然有代王赵嘉盘踞代地,收拾赵国残余力量,和燕国迅速结成联盟,但这点实力并不足以跟秦国抗...

赵云刺伤周仓三次都没有杀他,是为了什么?

赵云刺伤周仓三次都没有杀他,是为了什么?

赵云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武艺高强,一向以枪快著称,在战场上,敌将往往还没来得及看清楚,就已经死于赵云枪下,这里面,包括比较厉害的高览和朱然,都是被赵云一枪毙命。赵云曾在卧牛山一枪刺死裴元绍,连刺周仓三枪,没...

关羽死后刘备为什么不追谥 刘备是在埋怨荆州的过失吗

关羽死后刘备为什么不追谥 刘备是在埋怨荆州的过失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关羽死后,刘备为何没有追谥他,是在怨其丢失荆州之过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关羽获得人生的第一个谥号,已经是他薨后四十年的事情了。季汉景耀三年(260年),后主刘禅追谥关羽为“壮缪侯”,此时的季汉政权已经到了国祚的最后三年。一、刘备是没有资格追谥关...

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两人关系很好吗

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两人关系很好吗

对三国时期的荀彧,跟曹操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比认为,科学认识曹操和荀彧的关系,必是基于“荀彧从最初就认识到曹操是窃国篡汉之贼”的观点基础之上。否则,在摆脱此观点下,荀彧忠汉和荀彧助曹并不矛盾。人生在世,随着环境变化,世界观和目标信念都会产生...

王旦:北宋初年名臣,为相十二年,深为真宗信赖

王旦:北宋初年名臣,为相十二年,深为真宗信赖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澶渊之战时,权任东京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并监...

乾隆让位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这里边有什么政治危机存在

乾隆让位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这里边有什么政治危机存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禅位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政治危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乾隆来说,其实没啥政治危机,他只是遵循着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所颁布的一道谕旨:“不知朕践阼之初,曾焚香告天云,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