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到底是为了什么 难道就是为了面子吗
还不知道:郑和七下西洋真的没有收入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想必对于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会知道郑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对于这一段的介绍一般都是扬我国威,或者为了显示大明朝的财力和物力,到海外上的国家去传扬明朝的教化,以至于万邦来朝,是一件非常有面子的事情。在历史上的郑和七次下西洋与我们能够在历史书上看到的,至少在表面上是差不多的。郑和,别人又叫他三保太监,他不是朱棣登基之后才进入皇宫的,而是早在朱棣还是一个藩王的时候就去了燕王府。因为朱棣虽然那个时候已经就编在自己的封地里了,但毕竟还是朱元璋的儿子,所以他的王府中只是按照供皇宫里的份例有所减少,还是有太监这个编制的。
郑和在他当初做太监的时候,地位就非常高,如果以官职的品级来算的话,他曾经做到过四品官。当然如果放到外朝来说的话,三品不上殿,四品还不能算是真正入流的官职。但是以一个太监的角度来说,四品已经很厉害了。更何况郑和并不是依靠欺上瞒下之类的,讨好君主的方式得到的地位,他的确非常有才干,而且曾经熟读兵法,在朱棣谋反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直到后来,也跟随朱棣外出征战,他可以算是从小跟在朱棣身边长大的,朱棣不但了解他的才能,也非常信任他。
也正因为如此,朱棣才会为他赐姓,并且委派他七次下西洋。现在一直有一些说法,认为郑和的七次下西洋,其实是舍得钱财换面子的做法。这七次下西洋的过程中,没有任何的收入,全都在往外,上次珍奇宝贝根本就是赔钱行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就算不提那些文化和外交上的意义,至少在郑和之一次下西洋的过程中,他们的船队还是有规避意外之财的。在郑和之一次下西洋时,船队经过爪哇,并且在此地停靠。
但是与哥伦布的船队有几分相似的是,当他们在此地停靠并且登陆之后,就遇上了当地的土著在进行内乱的事情,由于没有什么准备,明朝的军队被卷进了当地的内乱之中。但是,当爪哇地区的领导人知道了他们是明朝的军队之后,就立刻向他们道歉,并且给了他们补偿。如果这还不能算收入的话,那么在他们航行的过程中,竟然偶遇了海盗。当时明朝的军事水平还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郑和带领船队的人一举把这群海盗都灭掉了。意外之财就这么来了,海盗积累的物资和财产都被郑和收入囊中,也算是这次出行的一点意外之喜吧。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郑和下西洋的行动的确是非常烧钱的,在郑和数次下西洋之后,明朝的内政就陷入了财政紧张的状况。当然,明朝的财政紧张,不能说完全是由郑和下西洋引起的,朱棣晚年穷兵黩武,热衷于对外扩张战争,而且经常打完之后没有什么收益,这也是明朝后来财政赤字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有人会觉得好奇,既然这么费钱,到底为什么要七次下西洋呢?难道就是为了面子吗?其实在历史上,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有过许多说法,为了扬我国威只是其中的一种,能让朱棣派出自己的心腹而不是正经的鸿胪寺外交大臣前去各国邦交的原因,多半是些不方便拿到明面上直接说的目的。
其中最靠谱也最广为认同的一种解释是,朱棣是为了去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毕竟朱棣的身份再怎么名正言顺,可是他得到皇位的手段就是谋反没错。更何况朱棣从来就不是一个仁慈的帝王,可以说对明成祖一生的评价,雄才大略是一个方面,而生性残暴则是另外一个方面。对于后人来说,明成祖朱棣无疑是一个成功的并且优秀的帝王,但是以当时臣子的眼光来看,与其让朱棣这样的人做皇上,还不如找回建文帝,大家一起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过日子。
小编觉得以朱棣这样的性格,怎么可能让隐患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发展壮大?建文帝一天找不回来,一天他就没有办法安枕睡觉,所以他才会派出像三保太监这样的心腹担任下西洋的工作,宏我国威只不过是一个方面,关键还是要秘密寻找建文帝的踪迹,为朱棣了却一桩心病。不知道各位看官对此有什么看法呢?不放在下方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