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废丞相的副作用:工作压力变大,每天批奏章200封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对政治制度进行改革时,便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职。从此丞相不但成为文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使皇帝能够从纷繁复杂的琐事中脱身出来,而且还是皇帝和大臣们之间的润滑剂,协调处理两者之间的各种问题。
然而丞相制度的设立也造成了皇权与相权的对立,尤其是当皇帝年幼或者皇帝昏庸时,往往导致丞相把持朝政,严重威胁皇权。直到朱元璋废丞相,彻底结束了一千多年来的皇权与相互的对立,使皇权达到了无所禁忌的巅峰状态。
权力带来的衍生物就是应尽的义务,就算朱元璋也不理例外。在朱元璋废除丞相后,这至高无上的权力所带来的副作用就显示出来了。身为一个合格的君主,他的底线是保障帝国的基本运行。眼下这无所禁忌的权利,给朱元璋带来的不仅有权力的高度集中,更有繁重的工作压力。
从科学的角度讲。我们成年人每天需要有七到八个小时左右睡眠时间,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和意识清醒。但是朱元璋在洪武十三年以后,一天的睡明时间估计还不够四个小时。
有史学家算过这样一笔账,在废除丞相制度后,每天送到朱元璋面前的奏章有将近200封,里面大大小小共有五百件事需要皇帝亲自定夺。那些帝国文官都是写文章的好手。一篇奏章让他们写的洋洋洒洒,文四骈六。往往几万字的注水稳下来,真正能够切入主题的只有几百字。
史料记载,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了一份长达一万七千字的奏章,朱元璋令人诵读,结果读到六千字还没切入主。朱元璋和勃然大怒,将茹太素在朝堂上杖责一顿。第二天再令人诵读,当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时才进入主题。
朱元璋不由感叹:“为君难,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事情。文辞太多,便致萤听,太素所陈,五百余言可尽耳。”
一道五百多字就能够说清楚问题的奏章,结果却注水成了万字长文,这在当时是很正常的。如果我们按照一封奏章5000字计算,200封就是百万字。一个人每天的阅读量达到上百万字,这的确是一件让人崩溃的事。而且,皇帝不仅要看奏章,还得动脑子去考虑如何解决问题。
面对如此繁重的工作压力,即使朱元璋有着超强的精力也无法承受。从医学角度来讲,精力透支容易造成精神高度紧张,引 *** 绪病。朱元璋本来就不是一团和气的人,长期置于这种工作状态,脾气也变得更加暴躁易怒。
这种情况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君臣关系的极度恶化。朱元璋一个人根本无法完成一天百万字的奏章批阅量。于是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今天看不完就明天看,明天又有新的奏章呈上来。周而复始。官员们得不到皇帝的恢复就不敢擅自开展工作,这样会使得帝国的权力运行效率大打折扣,官员们就会落下行政不作为的恶名,遭到皇帝的惩罚,如此恶性循环,朱元璋和朝臣们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