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叔孙氏为什么在鲁国拥有不可撼动的地位?
叔孙氏,桓公之子公子牙之后,公子牙又称叔牙,其氏本来应该称为叔氏,但因文公之子叔胖之后也称叔氏,所以叔牙之后就改称为叔孙氏。三十二年(前662年〉,庄公临终前,向叔牙询问继承人,没想到叔牙推荐公子庆父,于是庄公命公子友鸪死叔牙,并对他说“饮此则有後於鲁国。不然。死且无後。”叔牙喝了毒酒,鲁国立其子为叔孙氏。叔牙之子为公孙兹,由于此时已经立氏,所以又称叔孙戴伯。信公四年〈前656年〉,曾帅军会诸侯伐陈:次年,去牟国娶亲:十六年(前644年)七月,卒。戴伯从政的时候,正好是公子友执政的时期,三桓都开始崭露头角。
戴伯之子为庄叔,庄叔名的臣。文公元年(前626年〉,周王派遣毛伯卫来赐给文公策命,叔孙得臣被派到成周去拜谢:三年,会诸侯伐沈:九年,去成周会葬周襄王:十一年,伐那瞒,获长狄侨如,以侨如作为其子的名字:十八年,齐惠公继位,和襄仲一起去齐国祝贺,位列襄仲下:宣公五年(前604年),卒。庄叔之子为宣伯,宣伯名侨如。成公二年(前589年〉,鞍之战,季孙行父、减孙许、叔孙侨如、公孙婴齐帅军会同晋军伐齐,侨如位列减氏之后、子叔氏之前:成公六年,孟献子、叔孙宣伯伐宋,宣伯位列孟氏之后。此时,季文子执政,孟献子素有“令闻”,叔孙氏的地位并不高。宣伯与成公之母穆姜私通,想要驱逐季、孟两家,占有他们的家产。
十六年(前575年七郡陵之战,成公率军去助晋军,穆姜给他送行,让他驱逐季文子和孟献子,成公说回国之后一定照办,于是设置守卫,加强戒备,并让孟献子留守公宫。结果,成公赶到战场时,晋军已经获胜。秋天,晋人召集沙随之会,宣伯对部肇说,成公的迟到是故意的,他是故意观望,看那一方会胜利。并贿赂邵肇,让他在晋君面前毁谤成公。于是,晋厉公不见成公。七月,晋人又命令鲁人会同伐郑,穆姜又要求成公驱逐季、孟二氏,成公又设置了防备才出行。宣伯又向邻肇说,季文子想要背叛晋国,晋国不如把扣下季文子,自己杀死孟献子,我一定侍奉晋国没有二心。晋人于是就扣留了季文子,成公派子叔声伯向晋国申诉,幸好范文子、奕武子与邵氏意见不同,季文子才得放还。十月,季文子回国,驱逐了叔孙宣伯,宣伯逃到了齐国。
叔孙豹,庄叔之子,宣伯之弟,又称叔孙穆子、穆叔。宣伯出奔后,被季文子从齐国召回,立为叔孙氏粽子。叔孙豹雅擅辞令,精通经典,娴于礼制,是鲁国难得一见的贤才,襄公时期的朝聘会盟、征伐宴飨,他几乎无事不从,所谓“叔出季处”l就是这时候形成的。在季文子卒后、季武子幼弱、孟献子告老的时候,还担任过鲁国的正卿。襄公十一年(前562年〉,季武子欲作三军,向叔孙穆子咨询,穆子说:“政将及子,子必不能”,季武子坚持要这样做,鲁国于是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此后,政权就完全落到了三桓的手中。
二十七年(前546年〉,叔孙豹代表鲁国参加再兵之会:三十一年〈前542年),襄公卒,季孙欲立公子祠,叔孙豹表示反对说,公子榈将来一定会成为季孙氏的麻烦,季武子不听:昭公元年(前541年〉,诸侯重温到兵之会,叔孙豹与会,季武子为了一己私利,竟然不顾叔孙氏的安危,侵伐富国,夺取郭地,楚国令尹公子围,要求杀掉叔孙豹,幸亏晋国执政赵武敬佩叔孙豹的为人,觉得他忠信贞义,才放他回国。叔孙豹回国后,季武子去慰问他,叔孙豹虽然愤怒,还不得不出来接见,他指着房子的大柱说:“虽恶是,其可去乎?”
穆叔曾和庚宗地方的女子生了一个孩子,叫做牛,穆叔非常喜欢他,让他主管叔孙氏的家政。昭公四年(前538年),穆叔卒,竖牛想占有叔孙氏的家产,就设计害死了叔孙氏长子孟丙、次子仲圭,而立叔孙昭子。季武子谋划去掉中军,叔孙氏的家臣杜浊反对,但竖牛为了讨好季氏说,父亲早就想这么做了,于是四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昭子继位后,纠集家众,说,竖牛杀摘立庶,罪莫大焉,竖牛惧而出奔,半路上被孟丙、仲圭之子所杀。叔孙昭子名菇,穆叔庶子。昭公七年,季武子卒,其子季悼子早逝,孙季平子幼弱,所以从昭公七年至昭公二十五年,由叔孙姥担任鲁国的执政之卿,这是叔孙氏担任正卿最长的一个时期。二十一年(前521年),晋士棋来聘,季平子嫉妒叔孙姥,故意降低接待标准,让晋人讨厌叔孙姥:二十三年,鲁国伐邪,邪人向晋国告状,叔孙姥赴晋解释,结果被晋人扣留,直到第二年才放还。
二十五年,叔孙姥到阙地去,昭公乘此机会伐季氏,当时昭公率领的军队已经把季平子围困在高台之上,此时,叔孙氏群龙无首,叔孙氏司马酸庚挺身而出,他说:“凡有季氏与无,於我孰利?”叔孙氏的家人都说:“无季氏,是无叔孙氏也。”于是暖庚率领私徒去救季氏,叔孙氏的加入迅速扭转了战局,结果昭公反被三桓驱逐出国。叔孙姥从阙地回来后,要求季平子让昭公回国,并且自己亲自去齐国迎接昭公,但昭公的下属想杀死叔孙菇,叔孙姥只好仓皇回国,而恰在此时,季平子也改变了主意,不再支持昭公回国。叔孙姥心灰意懒,使其祝宗祈死,十月,卒。
叔孙姥之子为叔孙不敢,溢成子,定公元年(前509年〉,成子到乾候迎接昭公的灵枢:定公五年,卒。成子之子为叔孙州仇,溢武叔,成子临终前要立武叔为后,其采邑的郎宰公若藐不同意,成子没有昕他的。定公十年,武叔的地位稳定后,派郎马正候犯杀死公若藐,但是没想到候犯杀死公若之后,却据邑叛乱,武叔几次围攻,都没有攻克,最后还是策反了那邑的工师驷赤才将候犯赶了出去。所以,定公十二年,子路堕三都,武叔之一个就把郎邑破坏了。
武叔的卒年《左传》没有记载,最后一次关于他的记载是哀公十一年的艾陵之战,其子为叔孙舒,溢文子,之一次出现时哀公二十六年,会同越人率军帮助卫出公返国:第二次是,次年与越国使者盟于平阳,这是《左传》记事的最后一年。总体来说,自从叔孙菇卒后,政权为季孙氏牢牢控制,叔孙氏的地位就大不。如以前了。春秋之后,叔孙氏的结局,史籍中没有任何线索,我们也无从推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