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品封疆大吏为什么没人愿意当?
你们知道一品封疆大吏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
中国上古时代,统治国家的方式是为分封制,但是随着国家版图的扩大,分封制的弊端越来越大,就如东周时期,代表国家更高统治阶层的周天子早已名存实亡,因此秦国在同一天下后,秦始皇嬴政采用了李斯的建议,推行郡县制,每个郡县设立地方行政长官,统一归中央朝廷管辖,这样一来,则极大程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官职一多,自然也有大小文武之分,后又衍生轻重虚实之职位,官职的系统化,使得皇帝统治国家的压力大大减少,对民生的安定也有很大帮助。可是官场如战场,既然当官有高低之分,那么肯定就有竞争,对权力和金钱的欲望,任谁也无法灭绝。
后世随着官职的完善,渐渐出现了九品十八级,来代表官职的等级,“正一品”更高,“从一品”更低。古代封建社会不像如今这么平等、自由、民主,在古代,当的官越高,掌握的权势也越大,谁都想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都想成为封疆大吏,官居一品。
但是在清朝,有一个官职,既属于封疆大吏,官职又为例正一品,但是稍微有事业心的官员,都不想担任这个官,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官职,会出现如此怪象?
我们先简单了解下清朝的官员制度:清朝主要分为中央和地方两类官职,中央主要的官职机构为内阁、军机处、六部等,而地方上更大的官职,无非就是总督、巡抚、提督等。
首先巡抚是从二品的官职,如果 *** 兵部侍郎头衔的就是正二品,像康熙年间的大臣年羹尧,还有慈禧太后掌权时期的李鸿章,都是一省巡抚;总督则在巡抚之上,如果 *** 兵部尚书,则是从一品的高官,总督管辖多省地区;而提督一职就厉害了,这个官职比巡抚、总督还要高,即使不 *** ,也是正儿八经的一品大员,然而,如此显赫的职位,却没有人想做,这是为何?
因为提督这个官职是在太尴尬了,虽然提督的品级和名称十分响亮,表面上是封疆大吏,但是并无多少实权。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有了实权,才是真正掌握了话语权,没有实权,品级再高也就多点工资,但是清朝当官的有几个在乎那点工资的,因此这个没有实权的提督根本没人在乎。
提督在清朝是绿营的更高长官,按理来说,是和八旗将军平起平坐的官员,但是事实知府都能随便给提督脸色,因为知府好歹还有直接上奏朝廷的权力,可以随便高提督的状,但是提督却没有直接上奏的权力。由于绿营是 *** 官衔制度,在满清 *** 看来,八旗才是自己的“嫡系”,因此,提督虽然是绿营的更高长官,却无法轻易调动绿营。
在清朝,有一个考核官员的制度叫做“大计”,三年一次,比提督职位低的总督、巡抚都有考察地方官的权力,而提督却是被考察的对象,可以说,提督的任免都掌握在总督、巡抚的手中,这就造成了官职大的提督还要在官职小的总督、巡抚面前“装孙子”。
所以,提督虽然官居一品,但是稍微有上进心的官员,都不想做这样的一品大员,如果皇帝要将一位三、四品的官员升为一品的提督,各位千万不要认为这是皇帝对他青眼有加,其实这是对他有意见,明升暗降,而造成的这一种情形的很大原因,就是清朝统治阶层对 *** 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