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明朝的太监飞扬跋扈,可他们永远无法像汉唐的太监那样废立君王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8-29)150

明朝的太监飞扬跋扈,不可一世在历史上是出了名的。他们权势显赫,只手遮天。不仅有三宝太监郑和这样的正面人物。还有诸如王振、刘瑾、汪直、魏忠贤等反面人物,他们甚至被称为明朝的四大权阉。其权力地位可见一斑。但无论他们的权势如何,有一点,他们却始终无法做到,那就是像汉唐时期的太监那样,能够掌控废立君王的权限。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明朝的太监飞扬跋扈,可他们永远无法像汉唐的太监那样废立君王

汉唐时期的太监之所以发展到能够废立君王,跟皇帝对于太监势力的扶持是分不开的。无论是汉朝还是唐朝,都存在着对皇权能够造成威胁的重大因素。

汉朝时期对皇权构成威胁的,一是外戚。从吕后专政开始,汉朝就始终笼罩在外戚干政的阴影之中。两汉时期都是如此。一旦皇帝暗弱,君权就不可避免地被外戚控制,最后甚至架空;二是诸侯王。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尤以西汉早期最为严重,刘邦自汉朝建立开始,就一直在试图削弱诸侯王的势力,文景二帝对此也是孜孜不倦,但直到汉武帝施行了“推恩令”,这个汉朝的隐疾才被最终拔除。

唐朝时期也有对皇权的威胁因素存在。对唐朝威胁更大,也是打击更大的,就是藩镇。藩镇势力的坐大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一蹶不振。中央的软弱给了藩镇地方割据的机会。这是对皇权的重大威胁。唐朝的外戚干政虽不如汉朝那样严重,但也不是没有。毕竟安史之乱本身就跟杨国忠这位“国舅爷”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明朝的太监飞扬跋扈,可他们永远无法像汉唐的太监那样废立君王

除此之外,这两个朝代的皇权还都面对着一个共同的敌人,那就相权。相权跟皇权的冲突是几个前期封建王朝都必须面对的问题。汉朝时期有丞相,实际上汉朝最终也是灭于那位我们再熟悉不过的曹丞相手里;唐朝虽不再设丞相,把相权分解为三省六部,但三省长官同样也是宰辅,很多事情都可以直接做主,并且还有封驳之权。

所以说,在古代当皇帝,其实也并不轻松。你需要面对一大群对你权力和地位有挑战能力的人。那些立国之君、中兴之主倒还好,可以凭借自己的强势和智谋压服那些对皇权构成威胁的人,但是那些平庸的帝王就往往做不到这一点。正是因为如此,皇帝为了维护皇权,维持统治地位,就势必要对外戚、藩镇这样的势力动刀子,对宰相权力进行限制甚至剥夺。

皇帝光凭自己一个人自然是完成不了如此艰巨的任务的,这样就需要扶持一支对皇帝而言最为可靠的势力,方便皇帝调动和指挥以对其他势力进行打压。皇帝之一时间想到的,那就是天天待在皇帝身边伺候的太监了,这也是自然而然的选择。太监没有生育能力,也就没有后代,没有后代还怎么会想当皇帝呢?皇帝自然也就顺理成章地认为他们是最为可靠之人。

明朝的太监飞扬跋扈,可他们永远无法像汉唐的太监那样废立君王

因此,汉唐时期的太监之所以能够坐大,跟皇帝的扶植是分不开的。因为皇帝要对付的敌人或者潜在的敌人,实在是太多了。这样就要求太监不再只是皇帝的工具,而必须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一个能跟外戚、藩镇乃至文官集团进行抗衡的群体。正是因为太监由皇帝的工具变成了一支望而生畏的集团力量和政治势力,加上他们长期在皇帝身边,权力中心周围,自然是近水楼台。因此,一旦皇帝有了打压太监集团的心思,动了太监集团的利益,他们之一时间想到的,当然就是换一个听话的皇帝了。

但是到了明朝,一切都不一样了。首先,唐朝时期外戚干政的势头就有所减弱,以后再经过了宋元时期,到了明朝外戚干政的政治传统早已不复存在,外戚势力根本无法对皇权构成太大的威胁了;其次,朱元璋在胡惟庸之后,便彻底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之下,便是六部,所谓的内阁,刚开始完全就是一个听命于皇帝的秘书机构,如此一来,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也以不复存在;此外,虽说朱元璋也封了一堆藩王,但是自从朱棣以靖难之名夺位之后,藩王再无与中央分庭抗礼的政治基础。

因此,汉唐时期对皇权的威胁,都已经被朱元璋父子给扫除干净了。这样一来,无论皇帝如何宠信太监,他们始终都只能是皇帝的一个工具了。因为根本就没有扶植太监形成一个政治势力的必要了。

明朝的太监飞扬跋扈,可他们永远无法像汉唐的太监那样废立君王

这样看来,明朝的太监尽管看上去权势熏天,但说到底他们其实不过是皇帝的走狗罢了。皇帝宠信,他们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一旦失去了皇帝的宠信,他们也就成了人人痛打的落水狗。不仅如此,他们还成了帝王甩锅的更佳工具。一旦皇帝的决策有什么失误,都可以推给太监。

上面这些都是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但是如果明朝的太监真的想犯上作乱,试图控制皇帝,他们又能否做到呢?这同样也是没有可能的。要知道,明朝的特务制度,并非由太监的东厂西厂开始的,而是锦衣卫。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帝。尽管在太监权势显赫之时,锦衣卫也不得不避其锋芒甚至甘居其下,但是一旦皇帝命令锦衣卫干掉哪个太监,锦衣卫会毫不犹豫地执行皇帝的命令。

在特务机构中太监尚且就有锦衣卫的掣肘,就不要说其他的政治势力了,文官集团同样也不会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毕竟到了明朝,汉唐时期的历史教训都已经总结得差不多了。谁也不会再让太监势力真正发展到了能够左右政局控制君王废立的地步。

说到底,明朝太监的权力都只不过是帝王权力的延伸。当他们不再受到皇帝的宠信,自然就会落得惨淡收场。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08/270357.html

“明朝的太监飞扬跋扈,可他们永远无法像汉唐的太监那样废立君王” 的相关文章

杜僧明:南朝梁时期名将,以陈朝开国功臣的身份配享于太庙

杜僧明:南朝梁时期名将,以陈朝开国功臣的身份配享于太庙

杜僧明(509年~554年),字弘照,广陵临泽人人,南北朝时期梁朝名将。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对此很感兴趣,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杜僧明早年担任新州防助,效力于卢安兴、卢子雄父子,后因卢子雄冤死而发动兵变,攻打广州,被陈霸先俘虏,遂归顺陈霸先。他随陈霸先收复交州、攻杀元景仲,击...

洪遵:南宋官员、钱币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洪遵:南宋官员、钱币学家,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洪遵(1120年—1174年),字景严,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南宋钱币学家。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遵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二月,与兄洪适同中博学宏词科,洪遵第一状元,洪适第二榜眼,父亲洪皓,曾任礼部尚书、大金通问使、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

刘繇:汉末群雄之一,曾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

刘繇:汉末群雄之一,曾先后与袁术、孙策交战

刘繇(156年~197年),字正礼。东莱牟平人。东汉末年宗室大臣,汉末群雄之一,齐悼惠王刘肥之后,太尉刘宠之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繇最初被推举为孝廉,授郎中。任下邑县长时,因拒郡守请托而弃官。后被征辟为司空掾属,除授侍御史,因战乱而不到任,避居淮浦。兴平元...

秦始皇死后扶苏身边还有三十万请君 扶苏为什么就自杀了

秦始皇死后扶苏身边还有三十万请君 扶苏为什么就自杀了

还不知道:扶苏身边有蒙恬,还有三十万的秦军,为何仅凭圣旨就自杀了?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扶苏乃秦始皇长子,他眼光独到,济世爱民,然而却与秦始皇的残忍暴虐,唯我独尊的政见相左,从而使父子俩格格不入,秦始皇便下放扶苏去支边,协助蒙恬大将军,修长城,保卫边疆,抵御强悍的...

东汉末年名将乐进战绩如何?在襄阳两败关羽

东汉末年名将乐进战绩如何?在襄阳两败关羽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东汉末年名将乐进的故事。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人,东汉末年名将。他虽然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胆色过人,每次打仗都身先士卒,玩命冲在最前面,因此深受曹操的欣赏与重用。由于曹操在军事行动中,进攻时习惯用乐进...

历史上雍正为何会杀年羹尧?与一本书有关?

历史上雍正为何会杀年羹尧?与一本书有关?

年羹尧,中国清朝名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雍正三年,对年羹尧来说,这真是悲催的一年。军权在握、荣耀无限的他先是军权被夺,接着被革职入狱。本来,雍正还在犹豫,是否杀年羹尧。不过,后来,雍正又从年羹尧家里抄出了一本书。这让雍正下定了杀年羹尧的决心。书中写了什么呢?说起来,年...

救援徐州时,刘备向公孙瓒借来赵云是为了什么?

救援徐州时,刘备向公孙瓒借来赵云是为了什么?

赵云是汉末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与关羽、张飞并称“燕南三士”。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从镇压黄巾起义起家,要兵没兵,要地盘没地盘,将不过关羽、张飞。刘备虽然没有多少兵马,但是,很将义气,能救人危难,有很好的名声。当时,北海太守孔融被黄巾贼围困,太史...

谢夫人: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发妻,她为何郁郁而终?

谢夫人:吴大帝孙权的原配发妻,她为何郁郁而终?

孙权是三国中称帝最晚,也是最年轻的领导者,直到公元229年,他才正式登基称帝。孙权在称帝前,娶过两个女人,谢夫人和徐夫人。下面说一说孙权的原配发妻谢夫人的故事。谢夫人出身江东的书香门第会稽谢氏,她的父亲是谢煚是东汉尚书郎、下邳徐县县令,叔父谢贞是建昌县长。谢煚在黄巾起义后辞官回乡,而孙权的父亲孙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