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两次大胜曹魏,竟然靠的是苦肉计?
说起《三国演义》,大多数人的之一印象都是刘备和曹操,诸葛亮个司马懿这前后两段时期的两大阵营的对决,然而作为“三国”中的另一方势力,东吴孙氏虽然也没被作者完全忽略掉,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和实力,总是被曹刘这正反两大阵营明显盖过去了。可如果查阅正史,东吴其实才是三个国家中,寿运最长的势力,这样的国家,当然不可能是单纯靠着在夹缝中生存,就能实现的。
当然,客观地说,论实力以及正面的战斗力,东吴兵马更擅长水战,可是在遭遇战中,他们比起悍勇的北方曹魏势力,确实要稍逊一筹,否则也不会有张辽八百勇士威震逍遥津的奇迹,因此很多时候,东吴对曹魏都是表现出一定的恭敬和臣服的,可一旦孙权有想法,要跟曹氏掰一掰手腕时,他总会依靠谋略取胜,而这个所谓的谋略,就是使诈。正所谓兵不厌诈,用计克敌,也是战场上很重要的一种战术手段。
也正是凭借着用计,东吴取得了对阵曹魏的两次大胜,之一次是赤壁之战,孙权打得曹操再也没有力量吞并江东,第二次则是石亭之战,直接让曹氏家族名将彻底被打败,孙权也凭借此胜,不再对曹魏俯首帖耳,而是自立为帝,可以说,这两次胜利为东吴建国立业,起到了直接的作用。而对这两次胜利起决定性作用的计策,简单地说,都是苦肉计。
先说赤壁之战的苦肉计,这个是比较直观的,也是民间流传比较广的,就是周瑜打黄盖,老将军实打实地挨了顿军法酷刑,但是也因此获得了曹操的信任,毕竟曹操更大的特点也是使诈多疑,能骗得了曹操,说明老黄盖绝对伤得不轻,可这也是苦肉计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可是到了第二次用计,再使让自己人受皮肉之苦的“苦肉计”,估计对曹军也不太管用了,就算当时的对手已经换成了曹休,谋略上比曹操略逊,但也不是那么好骗的,起码他们懂得什么叫“吃一堑,长一智”,于是东吴将领,这一次换成了另一种形式的苦肉计,周鲂用割掉头发做凭据,骗取曹休的信任,一缕头发看似没什么痛苦,然而在古代,割发是对父母的不孝,这种痛不是身体上的,但是源自内心的痛,可能更让人难以承受。结果,周鲂的第二次“苦肉计”又成功了,曹休兵败,曹氏也从此走向衰落。
由此可见,东吴两次大胜曹魏,靠的都是苦肉计,只不过之一次是肉体上的,第二次是精神上的,但为了胜利,能够让手下的文臣武将付出如此巨大的代价,欺骗了以奸诈著称的曹操,应该说孙权要比曹操更为“奸诈”。但小说中,我们只能看到曹操的这一特点,甚至被当作缺点饱受诟病,说明小说在民间,讲故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吸引人,真实性则不是小说该负的主要责任,而用小说的内容去褒贬历史人物,其实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