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924年溥仪被逐出宫时,紫禁城还存有多少银两?
1912年2月12日,小皇帝溥仪在隆裕太后的主持下发布《逊位诏书》,从此让出天下,在紫禁城内过着“蜗居”般的生活。
因为顺应历史潮流,溥仪得到了民国 *** 的优待,主要有两条:一是每年拨付400万元供溥仪花费,二是皇帝尊号得以延续。
民国时期的溥仪保留了皇帝的面子,但早已失去了皇帝的里子。这不仅是说他不再统领天下,而是手里头缺钱了。
可能有人要说了,民国 *** 每年给他400万元,还不够这个小朝廷挥霍的吗?事实上,没有任何一年400万是给足了的,而且是给的少拖欠的多。民国 *** 自己都揭不开锅,靠借外债度日,当然没有能力支付这一笔款项。
那些年,小朝廷的开支很惊人,每年高达360万元。所以,溥仪在逢年过节或者办大事的时候,常常捉襟见肘,不得不典当宫内宝物应付。
1922年他大婚时,需要一大笔钱,民国 *** 只拨给他10万元和一封优待岁费不能发足的道歉信,剩下的只能自己想辙。内务府把40多箱宫中珍玩抵押给英国汇丰银行,筹得40万元,才凑足了婚礼费用。
不过,说皇家的“穷”,跟普通百姓的“穷”并不是一个概念。咱们来看看,到溥仪被驱逐离开时,紫禁城银库里还有多少存银?
大家都知道,1924年冯玉祥率国民军控制了北京局势,他对紫禁城里还有个皇帝深为介意,于是派部将鹿钟麟驱散这个小朝廷,修改1912年签订的优待皇室条件。
11月5日上午,鹿钟麟奉命进宫行事,态度强硬,要求溥仪带领宫内人员立即离开。溥仪迫于国民军的兵威,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就范,接受修正清室优待条件,于当日下午仓促离开紫禁城,到醇王府暂住。
国民军拿出的修正清室优待条件的重点内容是:废除皇帝尊号,溥仪成为普通国民;民国 *** 每年补助清室家用50万元。
因为走得十分匆忙,溥仪没有来得及收拾自己的金银细软。后来,他派内务府大臣绍英与鹿钟麟商量,请求取回宫里的私产。
得到允许后,溥仪不仅取回了自己的衣物、用具等物品,还运出了紫禁城银库内所存的银两。
紫禁城银库有里外之分,经鹿钟麟清点,里库存银有6333斤(合101328两,当时一斤等于16两),外库存银864斤(合13824两),两库合计7197斤(合115152两)。
这些银两多数为元宝及大小银锭,其中更大的元宝重达400两,悉数由溥仪搬运出宫。
为什么宫里还能藏着这么多银两?因为民国市场上的流通货币已改用银元,不再使用银两,所以储藏20多年并未动用。要不然,早被花光了,也不至于像绍英向鹿钟麟汇报的那样,小朝廷欠债不下5万元。
此外,敬懿太妃出宫时运走寿康宫存银1.03万两,荣惠太妃运走重华宫存银1.5万两。
出宫之后的溥仪过上了“自由”的日子,但也常常靠变卖从宫里带出的宝贝维持奢侈的生活。更糟糕的是,他还伺机有所作为,结果在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后走上了邪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