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王朝为消弭秦文化影响费尽心机,才有我们后来的 *** 之称
秦国,在中国历史上,声名远播,历经2500余年,一些西域国家仍然称中国为秦、中国人为秦人,可见秦国对当时世界的影响力多么大。
秦人是中国最古老的土著人之一。我国古代曾经流传着“女脩吞玄鸟而生大业”的神话故事。秦的祖先同夏、商、周的祖先一样,都是较早地融入华夏族的许多氏族部落中的一个。
秦人是东夷一支,来自东海之滨,在夏王朝建立之前,秦的祖先伯益曾帮助过大禹治水,并为舜驯服鸟兽,舜因此而“赐”秦人“姓嬴氏”。禹将权力授予益,但益并不胜任,而禹之子启有贤能,所以诸侯抛弃了益而以启为共主。秦人曾是夏的子民,但后来秦人发挥善于驾驭的特长,协助商汤灭夏,结束了长达近500年的夏王朝统治。秦之所以帮助商灭夏,不仅仅是因为夏桀穷奢极欲,暴虐嗜杀,丧失人心,主要是因为秦与商都以燕为图腾,表明秦与商同属于一个氏族或氏族部落联盟,在政治上关系非常密切,有一种身份认同。
夏以后,秦人的祖先始终为殷奴隶主忠心效劳,因“遂世有功,以佐殷国”,《史记》记载“嬴姓多显,遂为诸侯”,秦不少首领被殷商奴隶主提拔重用,成为殷商的大臣。商末,商纣王荒淫无道,蜚廉、恶来助纣为虐。公元前11世纪,周崛起于西方,一举灭殷,秦人成为周人的奴隶。当殷商被周人灭亡之际,秦的首领也同殷纣王一起被杀。
周初,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商纣的儿子武庚发动大规模叛乱,被周公旦平定,参与叛乱的秦人被迁往各地。一部分迁往黄淮流域,这些嬴姓氏族后来在那里建立了一些小国,到春秋时有的还存在。一部分则被迁往西方,原来在殷商西陲的一部分秦人祖先,因西周占据了殷人统治区,已被赶向更远的西周边陲。这时又有被从东方迁来的部分嬴姓氏族,两部分加起来,就成为更大一支嬴姓氏族。他们被西周统治者赶向遥远荒凉的黄土高原。直到周穆王时代,秦的一些首领才成为周奴隶主的高级奴隶,如为其赶车、养马。随着周王室地位的衰落,秦的地位和作用开始凸显,后被周孝王封为“附庸”,并允许在秦地(甘肃清水秦亭附近)建筑城邑,封秦仲为大夫,为周王室抗击西戎,从此嬴秦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
秦为捍卫周王室同西戎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公元前825年,秦仲奉周宣王之命讨伐西戎,但出师不利,最后自己也在公元前822年的伐戎中丧命。秦仲死后,周宣王又召秦仲的儿子庄公昆弟五人领兵七千同西戎作战。这一次取得很大胜利,夺回了被西戎占领的犬丘。犬丘曾是周孝王时秦人的居住地。周宣王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地位略高于附庸,秦在周王室衰落中开始强大。
公元前777年秦襄公即位。西周末年,戎狄势力比较强大,经常侵凌周王室,最后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周平王即位后,面对西戎的猖獗,只得东迁雒邑。因秦襄公率秦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侯领国,至此秦国已由大夫上升为与齐、晋等大国地位平等的诸侯,历史进入了春秋时代。
秦穆公雄才大略,思想开明,重视人才,善于笼络民心,注重军队建设,不仅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而且秦国的农业、手工业、城市发展迅速,是秦国奴隶制的鼎盛时期。由于秦穆公灭西戎,秦国直接统治的地域,其西方至少达到今甘肃中部以至更远的地方。而关陇以西自古就有人往来于今日欧洲和亚欧之间,并不是汉武帝时张骞凿空西域,中国才同西域各国有联系,加之溃败的戎人向更远的西方逃遁,致使秦之威名远播,于是“秦”就成为域外民族对中国的称呼。许多国家称中国为“支那”“china”,这就是秦的译音。
然而,秦穆公死之后,继位的好大喜功而又昏庸无能的康公,康公之后是共公、桓公、景公、哀公、惠公、悼公,一公不如一公,致使秦国内部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益激化,军事实力不断下降,已无法与东方大国相抗衡。秦厉公时,由于晋国诸侯割据,内斗不止,无力与秦争锋,楚、蜀亦主动与秦示好,秦国尚有一定军事优势。但自秦厉公以后,躁公、怀公、灵公、简公、惠公、出子几代国君统治期间,秦国力日衰,不断遭到外部打击,屡屡失败,河西之地全部为魏国占有,秦退守洛水。
秦献公即位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和军事斗争,是商鞅变法的先导,是秦国图强的基础。秦孝公执政后,重用商鞅治国理政。商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主张“燔诗书而明法令”,以鼓励耕战,功劳至上,轻罪重刑为原则,变法图强,使秦国迅速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并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西汉政治家贾谊在《过秦论》中说:“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保持战略定力,广揽人才,善于使用人才,仅用十年时间,就扫灭六合,一统天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第四次巡游,视察了秦王朝北部边境,其目的是为讨伐匈奴做准备。战国以来,匈奴和东胡趁内地不断纷争之际,经常侵扰边境,秦的北方河套地区被匈奴占领,对秦的后方造成了极大威胁。秦始皇考察北方边境回来后,立即派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伐匈奴,夺回河套以南地区,接着又夺回河套以北阴山一带地区,设置了三十四个县,重新设置九原郡。
大秦帝国的建立和对彪悍的匈奴的沉重打击,无疑会对西方造成更大的震撼,更强化了西域各国对“秦”的印象,以致于后世不管中国怎么改朝换代,始终称中国为“秦”,中国人为秦人。
最近,王炳华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西域只知有秦人》,文章说:在新疆拜城县北境,天山博者克拉格沟口西侧岩壁还依稀可见东汉时期一方摩崖石刻,保留了时在龟兹(新疆库车)任左将军的刘平国于东汉永寿四年(公元158年)率领“秦人孟伯山、狄虎贲、赵当卑、程阿羌”等六人,在沟口建“东乌垒关城”的史迹。刘平国等人于当年“七月二十六日发家,八月一日开始斫山石,作孔,至二十日”,建成关亭,于是刻石纪念,为今人留下了很罕见的历史细节。汉武帝经营西域,至东汉永寿四年,新疆进入祖国政治版图已有217个年头,但居住在今库车东境内的孟伯山、程阿羌等包括基层官员刘平国,竟然还十分传统地称自己是秦人,至今伊朗、印度、阿富汗也仍称中国为“秦”,可见秦国的经济、文化、军事等对世界的影响何其之深广!
王炳华说,这影响自然不是耸立不到20年的秦王朝所营造成功的,这“秦”字背后,断断少不了秦始皇以前的秦国的积累,秦人在西方世界曾经散射、留存的经济文化精神,浸透、保留在历史的血脉中,深蕴在人民的记忆中。
我们本来应该叫秦人,为何自称或被人叫成 *** 了?秦二世而亡,汉王朝为了维护和巩固政权,在消弭秦文化影响上,下了不少功夫。《史记》中不少地方,如《大宛列传》记中亚费尔干纳等处城邦,就称东部华夏居民为“秦人”,入《汉书》,相关史文中的“秦人”就都改成了“ *** ”。于是, *** 之称开始在中国流传,一直未变,然而,秦的历史功绩和对世界的深刻影响永远不会在世界史册中泯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