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汉族为荣的游牧民族,难道就不怕血统吗
据《史记·匈奴列传》中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中国古籍中的匈奴是秦末汉初称雄中原以北的强大游牧民族。
从古至今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而在这里的讨论也是充满意义的:“匈奴部落里,总是想方设法的给他们婚配,不管男人还是女人,在他们的眼中,这些都是部落中的一笔宝贵的财富。”李陵、李广利、张骞、苏武等,这些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在匈奴时,匈奴人都给他们找了老婆。
对于这个问题,很多热心的网友给予回复,甚至,还引申出其他话题。
匈奴人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 *** 降将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就说了:以前人们总认为, *** 的血统高贵,所以,他们想拼命的改造自己的基因!这点都不懂就不要胡乱评价!假如你是一个国家的君主,你会把自己的亲生女儿嫁给一个其他国家的降将吗,还会认为其他民族的血统比自己高贵吗,你得 *** 到什么程度才会这么想,称王都解救不了你,骨子里透露出的卑贱。
还有人说:匈奴单于还会重用 *** 啊,像李陵投靠匈奴后,单于就重用了他,死后还为他立了一块碑。而且,我国的著名的民间小说《杨家将》中描写过这样一个场景:作者故意让杨业碰死在李陵碑前,一个爱国将领死在异国他乡,无人立碑,可最终,一个叛徒为其立碑,让人心寒。
其实,所谓血统高贵与否,不都是人为玩出来的吗。这就和我们的工作很像,有的人可能搬砖头,有的人可能坐办公室,有的人是高级干部,有的人是一般工人或者农民。但是,他们其实也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所以,说汉族人血统高贵而匈奴血统低贱也是不太合适的。
那么,我们怎样看待民族融合呢?
这里有人说道:是因为匈奴人想要改良自己种族的基因,最早匈奴是华夏人,只不过,是被打败逃到北方的。时间已久,忘记自己的祖宗姓名。所以,他们想借助中原人的优良基因,从而找到自己的族源。
还有人这样说:草原上人口多才是硬道理,各个部落相互征战,互相攻伐,只有人口多了才会有地盘,而女人更不可少。
其实,民族会不断地融合,这是一个过程,我们的汉族如此,其他民族也一样。大唐之所以出现了盛世,正是因为唐朝的开明的律法,唐太宗不断分化边境的少数民族,正是为了国家的安定,局势的掌控。
那么,古代匈奴人男人真的很稀少吗?
有人说道:之前说过,匈奴人给战俘配老婆是为了留住战俘或者生的小孩是财富等,其实,这个论点没有合理的论据。真正的原因是,匈奴常年征战,导致部落人口锐减,造成女人多于男人,所以,难以阻止女人与战俘之间的融合。
还有人说:匈奴肯定缺少人口啊,一打仗就死人,女人又不上战场,所以,死的基本都是男的,这样一来,女的逐渐就比男的多了,只要一抓到人,不管男女,都来配对,为的就是人口复兴。只有人口多了,才能谈后期的民族发展。
其实,由于游牧民族居住的草原和沙漠戈壁上物质溃乏,地广人稀,除了发展畜牧业外没有其他产业可发展,更有许多日需品需要和 *** 交换。当然,奴隶也是财富,人口增加了,部落才能兴旺,这也是为什么游牧部落想要掠夺人口,掠夺财务,有时候连牲口都不放过。
我想,这个说法基本是正确的,至于,匈奴人在长辈死后继承他们的妻子这一说法,我们来看《史记》怎么说。‘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其俗有名不讳,而无姓字。’
可见《史记》中已经有很明确的记载。
匈奴影响了当时的中国的历史进程,近代西方主流历史学家一般认为中原以北的匈奴人,是一些喜欢以马征战与结盟的混合游牧民族,但只是民族集团而非同种族群。
那么,匈奴女人和汉族女人比谁更水灵呢?
其实,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都差不了多少,平时都是和牛羊一起,身上的味道可想而知。而 *** 的女子大多都是种地,所以,味道应该不会那么重。相比较来看, *** 略胜一筹。匈奴人和 *** 还是有区别的,一个游牧民族,另一个农耕民族,同为炎黄子孙,长相当然还是有些相似的。
现代分子人类学对匈奴墓葬的分析显示,南匈奴基本处于古华北人种和古北亚人种的过渡区间内,北匈奴则包括欧亚混血的南西伯利亚类型以及少量高加索人种的塞种遗存。甚至,一部分匈奴人也呈现出一定的高加索人种特征。
总的来说,我们没必要盲目的去比较 *** 与匈奴人的美与丑,因为,在这么多年的民族融合中,他们早就成为了我们的一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