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黄秋岳诗中的一句话道明了晚清两人的评价和利益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09-22)130

“李合肥开目而卧,张南皮闭目而奔”语出晚清民国人物黄秋岳所著《花随人圣庵抚忆》,本书是其兼具考辨、品评的笔记体文集。对李、张二人的评语即指在晚清诸多事务中,李鸿章对一切甚为了然,但受多方掣肘,办不动实务,故只能处于冷眼旁观的状态;张之洞热衷维新,好大喜功,但“一切懵然”,不知道何处着手,如洋务事项规模巨大,然多是耗费巨资收效甚小之举,甚至有“屠财”之名,即虚耗国家财力,办了些不切实用的东西。此语即将李、张二人的形象对比、刻画清晰明了,一为壮志未酬的实务家,一为空为大言的书生官吏形象,褒奖贬抑,不难理解。但仔细思索,语者主观性较为浓厚,甚至有与实情有所不符之处。李、张两位当事人,在生前亦对彼此有所评价。

黄秋岳诗中的一句话道明了晚清两人的评价和利益

(洋务巨擘——左张之洞,右李鸿章)

如义和团运动被剿灭后,中外签订《辛丑条约》。张之洞充分发挥了自己执拗书生的“意气”,坚决不允许签约。张之洞这么做也并非一次两次,对外方面张之洞一直高举强硬派的大旗,但可惜没有“帝国鹰派”左宗棠那样的本事。李鸿章则反唇相讥,说“张督在外多年,稍有阅历,仍是二十年前在京书生之习,盖局外论事易也”。还是说张之洞任外官多年,见识、本事一点没进展,还是个只知道唱高调的书生。张之洞立刻怼回去:“书生习气似较胜于中堂习气耳”。意思是说李鸿章暮气沉沉,缺乏魄力,后来又说

李鸿章是“老奸巨滑”。两位封疆大吏间的评论也是一针见血。

黄秋岳诗中的一句话道明了晚清两人的评价和利益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前排右二李鸿章)

二人在办洋务方面,也是各有特色,李鸿章对于国防军事、实业建设较为留心,这也是他长期执掌军事的经验,实用性较强,见效很快;而张之洞则在教育近代化、制度改革方面思考的较深,见效不速,这和他自己清流美名,重视人才选拔,密不可分。

黄秋岳诗中的一句话道明了晚清两人的评价和利益

(专权近半世纪的慈禧太后)

总的来说,国家既不能缺少李鸿章这种应变有方的实务派,也不能缺少张之洞这种锐气不减,偏重于理想的官僚。而二者之所以都在晚清郁郁而终,更多的是由于国势衰微,无从振衰起敝,加之统治集团的打压利用,使得二者的过人之处都没能充分展现,这是其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1909/274518.html

“黄秋岳诗中的一句话道明了晚清两人的评价和利益” 的相关文章

相三朝,立二帝,韩琦是如何做到的?有何本事?

相三朝,立二帝,韩琦是如何做到的?有何本事?

韩琦,北宋政治家、词人。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历史上的宋朝因为一场惊天之变,被分为两段。现在大家的习惯是把“靖康之变”之前的那一段叫北宋,之后的那一段叫南宋,当然,史书中就一个宋朝。北宋和南宋虽然都是一套体系,但政治生态还是不一样的,南宋多权臣,...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是因为一场大雨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是因为一场大雨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上方谷,没成功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暴雨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让大家最惋惜的就是两件事。一件事是火烧上方谷降雨,一件事是诸葛亮祈禳延命的主命灯被魏延扑灭。前一件事让司马懿逃脱了性命,后一件事...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蜀汉统一天下刘禅会是明君吗

都说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 蜀汉统一天下刘禅会是明君吗

还不知道:如果蜀国统一,刘禅会被视为明君吗?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豪雄迸发,天下英雄逐鹿大江南北,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时势,孙家三代占据江东,天险护佑,民意顺遂,落魄皇室刘备知人善用,从微末之中崛起,占据富饶的巴蜀之地,国富粮食足。天下三分,孙刘联合...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洪适:南宋爱国重臣洪晧长子,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

洪适(kuò)(1117年—1184年),原名“造”,后更名“适”,字景伯,又字温伯、景温,号盘州,南宋著名的爱国重臣洪晧的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洪适因晚年居住老家饶州盘州,故又自号盘州老人,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人。因其父而入仕途。绍兴十二年(1142年...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太子朱标去世之后 朱元璋为何会传位给朱允炆

对朱元璋为什么要传位给朱允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1392年,大明太子朱标去世了,这对朱元璋来说,是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亲情上的打击。朱标是朱元璋的嫡长子,是他最亲的儿子,在他心中,他和马皇后,朱标三个人,才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其他儿子们,那都是来凑数的。一方面,...

王悦:东晋丞相王导嫡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悦:东晋丞相王导嫡长子,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悦(生卒年不详),字长豫,琅琊临沂人,东晋官员,丞相王导嫡长子。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王悦,字长豫,可能生于洛阳。二十岁左右,就有很好的名声,侍奉双亲口头应承,神情和顺,深得父亲王导偏爱。王悦年少时,做过太子司马绍的东宫侍讲之一。晋明帝司马绍即位,担任...

嘉庆处死和珅之后 作为儿子的丰绅殷德为何能安然无事

嘉庆处死和珅之后 作为儿子的丰绅殷德为何能安然无事

对和珅被处死,他儿子丰绅殷德为何能平安无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中国历史上的清朝,被历史学家称为满清政府,它是为数不多的少数民族统一中国的案例之一,其也是掌权时间相对比较久的朝代,在这个时期是满、汉、蒙三个民族融合的开始,从这方面来说,清朝对民族融合方面的作用还是...

后世是如何评价李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李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