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洗马难道真的是给太子洗马吗,看完这个你就明白了
晚清重臣张之洞于光绪五年补授詹事府左春坊中允,转司经局洗马。没有到,有人留言,指出大错特错,反问这样一位探花出身的大官怎会被安排去司经局洗马呢?
人才难得,却被大材小用。
一石落水,没有惊起千重浪,却引来了不少围观者。
有人说,不是洗马而是冼马。有人说,孙悟空做了弼马温,太子有了洗马官……我只好在下面标注拼音“洗(xiǎn,音冼)马,即太子洗马”,表明我重视读者意见但要正确对待的态度。不料,有人因为太子洗马连在一起,说太子亲自洗马,那么马夫去了哪儿?
揶揄的,声讨的, *** 的,跃然纸上。一字之争,使一小文升温。
洗马一词,最早出自《国语》:“勾践为夫差先马,先或作洗也。”在这里,洗马确实为真的去给人洗马的意思。春秋吴越争霸,越国战败,国君勾践被俘,被胜利的吴王夫差欺辱做奴役。勾践在给我们上演卧薪尝胆的典故同时,也为后世培育出了一个洗马的官职。当时,他们夫妇老老实实给吴王夫差做了几年任由驱使的马夫。
韩非倒是为越王勾践说得隐晦些:“勾践践入宦于吴,身执干戈为吴王洗马。”(《韩非子·喻老》)意思是说,勾践来到吴国,身披铠甲,手拿兵器,为吴王夫差开路。韩非子让大英雄愿为前驱,省去了纯粹洗马的意思。后来,也因此就慢慢有了洗马一职。
正因为“洗”字前置,所以太子洗马成了一种玩笑。正统元年会试之一的刘定之,虽在殿试没成状元,但算得上一个超级学霸,得不到英宗的看好,却被景泰帝赏识,由侍讲学士升任司经局洗马。同僚们拿“洗马”的字面义气戏谑他。
一次,兵部侍郎王伟遇到太子洗马刘定之,说:“太仆(为皇帝管理舆马畜牧的衙门)的马多,麻烦洗马一一洗之。”刘定之笑着说:“何止太仆要洗。诸司马都不干净洁,我固然要洗。”闻言者大笑。因为刘洗马的言外之意,是有“小司马”之称的兵部侍郎也不干净,需要被洗澡。王伟戏谑定之反遭谑。
某日退朝后,兵部尚书陈汝言遇到刘定之,开玩笑问:“刘大人,你的职责是洗马,一天洗几匹马?”刘定之应声答道:“厩马我都洗,唯独大司马洗不得。”大司马,兵部尚书别称也。陈汝言与在场的人笑得前仰后合。此事在明代中期王同轨《耳谈》、陆釴《病逸漫笔》中都有记载。只是陈汝言作为石亨心腹,出任兵部尚书,则为英宗复辟后处死景泰帝的兵部尚书于谦后的事情。英宗上台后不久,刘定之并没作为先帝忠臣清洗,而被改任通政司左参议仍兼翰林侍讲。
玩笑归玩笑,史实归史实。洗马不是真去洗马的马夫,而是分管要务的文职。洗马,为中国古代特有的官职,有为马洗澡的原始义,但千万别望文生义,认为那是一个孙悟空大呼上当的弼马温官职,理解为大人物做了普通的马夫。
《汉书·百官公卿表》说:太子太傅、少傅的属官有洗马之官,颜师古注引张晏说:“洗马原十六人,秩比谒者。”就是说,汉沿秦置,将洗马(亦作先马)作为东宫属官,安排为太子的侍从官,有16人的员额,职位和俸禄与皇帝近侍谒者相当,年薪六百石。
到了晋朝,洗马减员为八人编制,改掌管图籍。南朝梁以洗马隶属典经局,管理公文信札,非士族大户不可任职。北齐称典经坊洗马,只设二人。隋唐于司经局置洗马,掌管书籍,高宗时期曾一度改为司经大夫,很快改回旧称。洗马隶属东宫,一直沿设至明末。清代司经局设洗马,用满汉各一人,从五品,但不属于太子属官了,以备翰林官员升转。
洗马长期是太子的属官,爱读中国古代史的读者,对这个属官职务应该并不陌生。尤其是两个著名的李密,都同洗马有些关联。
魏晋之际名臣李密,以一篇情真意切的《陈情表》而著名。李密是一个大学者,曾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他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被灭亡后,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养了他的小、他要养祖母的老为由力辞。《陈情表》辞语恳切,委婉动人,晋武帝看了,为李密对祖母的一片孝心所感动,赞叹他“不空有名也”,于是同意他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虽没有赴任东宫做洗马,而是出任温县令、汉中太守。李密在任治绩卓著,但刚直遭忌,被免官归田,卒于家中。
隋唐之际又出现了一个李密,义军首领,被迫降唐,同时为唐朝带去了一个能干的大才魏徵。武德四年,太子李建成任命魏徵为太子洗马,倚为心腹,礼遇甚隆。当时,李建成与李世民争夺帝位,魏徵为太子运筹帷幄,帮助李建成出谋划策擒斩刘黑闼,平定山东。若非最后李建成误信李元吉的诡计,罔顾魏徵直言,李世民也未必能顺利取胜玄武门之变。胜利后的李世民,找到魏徵问他为何离间他们兄弟,魏徵大义凛然地说:“太子要是按照我说的去做,就没有今日之祸了。”魏徵的直爽,赢得了李世民的尊重。后来,魏徵成为了大唐的一代名相。对于魏徵在太子洗马任上的作为,李世民说:“昔在东宫,尽心所事,当时诚亦可恶。我能拔擢用之,以至今日,足为无愧古人。”(《贞观政要·任贤第三》)
太子洗马长期服务于太子日常事务,相当于东宫办公室主任,品级不高,但很多人因为太子扶正为皇帝、或者因才华出众崭露头角,而成为朝廷重臣、历史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