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之争:为满清入关埋下伏笔
在明王朝的历史上,有一个地名让人格外的陌生,却在历史中格外的扎眼---哈密,我们今天提起哈密,总想起香甜可口的哈密瓜,然而在明代,哈密却印证着一段交织着辉煌与苦涩的历史。
哈密汉代属伊吾,汉朝时代一度是西域都护府的所在地。明朝洪武间,朱元璋册封蒙古降王纳失里镇守哈密,设立哈密卫,这是明朝对西域地区行使 *** 的标志。哈密的兴衰也同样见证了明王朝兴衰的历史。在明朝强盛时代,哈密是是明朝西部边陲嘉峪关外的缓冲地带,更是明朝抵抗蒙古部落骚扰入侵的桥头堡,哈密曾经与明王朝“万国来朝”的盛景紧密相连,它是西域属国乃至中亚西亚国家使节进京朝见中国皇帝的中转站,也是西方商人进入中国内地的必经之路,它曾经一度商旅云集,经济富庶,哈密的存在见证了丝绸之路最后的繁荣与辉煌,它曾经如此的重要,却也如此轻易的被明王朝遗忘。
明朝中期以后,在蒙古瓦刺部的骚扰下,哈密曾一度落入瓦刺之手,后来,随着瓦刺的衰落和明朝的反击,哈密重新回到明 *** 的控制下,之后,哈密便经历了它命运中三失三得的坎坷起伏。
明宪宗成化时代,哈密西北的吐鲁番强大起来,于成化八年占领哈密,驱逐驻守此地的蒙古王公罕慎,在向明王朝求救无果的情况下,罕慎 *** 忠实于明朝的蒙古部落势力,历经十年辛苦战斗终于收复哈密。然而一年后,吐鲁番人以诡计诱杀罕慎,再次占领哈密,此时明王朝在位的弘治皇帝发诏书申斥吐鲁番,最终以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方式迫使吐鲁番交还哈密。四年后,吐鲁番再次兴兵攻占哈密,可幸明朝当时主持军务的兵部尚书马文升是谋国老臣,力主收复哈密,明朝终于派兵了,甘肃巡抚许进率兵经过浴血奋战,终于驱逐了吐鲁番军队,再次收复哈密。对哈密依然不死心的吐鲁番依旧不时进击哈密,哈密地区战火频仍。直到名将王越出任三边总制后,数次以重兵击败吐鲁番军队,哈密终于趋于安定了。这个安定一直持续了15年,正德八年,吐鲁番策反了新任哈密指挥使拜牙,使其携哈密重镇投降吐鲁番,而此时的明王朝,正是那位荒于嬉戏的正德皇帝在位,自然是无暇西顾。虽然此后明朝不断派员以图收复哈密,却始终没有成功。嘉靖年间,在大礼议之争中,哈密之失更成为朝臣们进行政治攻击的工具,明朝掀起“封疆”之狱,处置了四十多名边境将领大臣,而哈密重镇,却再也没有收回来。
哈密卫的丢失,在嘉靖以后的君臣眼中算不得什么大事情:小小的边陲,几千人口,丢就丢了吧。事实上,哈密的丢失对明王朝的边境防卫影响甚大,从军事角度讲,明朝失去了嘉峪关外的缓冲地带,原本处于二线防御的嘉峪关,此后直接暴露在敌人的眼皮底下,边境的军事压力陡然增大。明朝甚至也失去了战马的重要来源,直接影响了明朝骑兵力量的发展。而从政治和经济角度看,哈密的丢失割裂了明王朝与西域地区甚至西方国家之间唯一的通道,也失去了对于西域地区直接控制的能力,繁荣一时的丝绸之路至此彻底中断,作为交通要道的甘肃也渐渐陷入贫困中。让人更加痛惜的是,以明王朝当时的实力,如果真的下决心收复哈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明王朝对于哈密的历次军事行动也都取得了成功,甚至消灭一直侵略哈密的吐鲁番也完全可以做到。但明朝 *** 对哈密问题的漠视与犹豫不决最终断送了一切,对比吐鲁番,一面是明朝的摇摆不定,一面是吐鲁番数次以倾国兵力东进,不惜一切代价对哈密的争夺,明朝不丢哈密才怪。
这就涉及到一个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明朝国土防御的短视问题。明朝之所以最后亡于异族入侵,表面看是天灾人祸,而祸根早在哈密争夺战时代就落下了,明朝中期以后,武将集团身份日益下跌,主持军事大计的多为文官,而这些人中虽有英杰,但大多数人却是毫不知边情却纸上谈兵的腐儒,终于使明朝边防走上了宋朝消极防御的老路,明朝从中期后广修长城,抛弃主动进取的战略主动权,放弃原本在蒙古和西域占领的军事要塞,把国土的安全置于一道长墙之内,却殊不知消极防御永远是守不住的。明朝中期以后,从开平卫内迁问题,到奴尔干都司的废弛问题,再到哈密卫的丢弃与河套的沦陷,明朝君臣一再上演着崽卖爷田不心疼的闹剧,最终吞下了满清入关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