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庄战役打死了多少日军?最后结果是怎样
牛庄之战虽历时一昼夜,却是甲午战争以来最为惨烈的巷战。对清军来说,是以弱抵强的殊死鏖战。据统计,日军投入进攻有步兵13个大队、骑兵4个中队,炮兵8个中队、工兵3个中队,合计11800余人,火炮59门。而防守的清军为魏光焘武威军六营三哨和李光久老湘军五营二哨,共12营5700人,不及敌半数,火炮更不足10门。
战斗之初,武威军以3300人独力抗击近四倍于己之敌。魏光焘“以孤军血战,短衣匹马,挺刃向前,督战苦斗,三易坐骑”,“裹创蹀血”,表现十分出色。在主帅的感召下,许多将士负伤不下火线,坚持英勇抗敌直至牺牲。连日人也不得不由衷赞道:“其能久与日军交锋者为武威军,奋死决战,力守至一昼夜,实清军中所罕睹也。”李光久闻警后率老湘军2400人回援,这时敌已攻入牛庄,但清军仍“直前搏战,兵已陷入死地,无不以一当百”。这两支新老湘军面对强虏,毫无惧色,不惜肝脑涂地。其英勇无畏的爱国精神和慷慨壮烈的英雄气概,足以动天地而泣鬼神!但因众寡悬殊,军械不齐,遭受重大伤亡。魏光焘军阵亡900余人,伤300余人;李光久军“阵亡七百余人,内受伤三百八十余名”,计阵亡1000余人,负伤700余人,被俘698人。营、哨官伤亡几尽,统帅魏光焘、李光久幸免遇难。日方记载谓,以优势兵力,“经过一昼夜激烈巷战,于五日才勉强占领牛庄”。“勉强”二字,实为新老湘军英勇搏战强敌的真实写照。后人评论该战,“湘军虽败,威名不挫”。
日军为攻占牛庄,也付出伤亡达398人的重大代价,其中第5师团毙命今田唯一少佐以下29人,伤将校8人、士兵109人;第3师团战死18联队中队长新保正大尉以下41人,伤佐藤正大佐以下将校6人、士兵196人,其中仅第18联队就战死30人、伤174人。鉴于牛庄巷战苦战的教训,第1军在4天后竟灭绝人性地火烧退守田台庄民宅的清军,致守军遇难2000余人,田台庄全归乌有。牛庄库存的毛瑟快枪1500余支、枪弹151万发、大小炮19门、火药1648箱及马匹衣粮等重要军资,均被劫掠。清军遗弃大炮24门,步枪1800余只,子弹39万余发,炮弹700余发,以及大批粮秣、马匹和辎重。据日军战报,第3师团俘获军官5人、兵213人、马匹229人,缴获抬枪13只、步枪1136支、炮10门、炮弹7000发、子弹22.6万、火药55桶、旗101、刀53把、杂粮1376石、糙米593石、马蹄银36块、铜钱75贯目。第5师团第21联队仅消耗子弹10333发、第22联队消耗9670发、骑兵第5大队消耗500发。
3月4日夜,第3师团长桂太郎自北郊阵地进入牛庄城内,宿营于米店;其所属第5旅团宿营于牛庄城北郊,混城第6旅团宿营于牛庄城南。至零时30分,第3师团向田庄台进犯,第5师团向高坎一线集结,准备与南路第2军第1师团会合后进犯营口,牛庄仅留守备队。
牛庄失守的当天,帮办东征军务吴大澄匆匆从驻地田庄台经大洼、双台子奔往石山站。“沿途溃勇络绎,其势已成瓦解”。总兵刘树元部“动辄挥军退遁,炮位全行抛弃”,吴元恺统带的炮队“未经战阵,亦相率而退”。吴大澄的弟子晏安澜也随军连夜撤逃,“雪月相映,人马相杂”,大有凄然之感。5日晨,驻营口的宋庆主力也奉命撤至田庄台,致营口告陷。是日,亲军中营营官洪贞祥向吴大澄建议:“倭人得牛庄,必不守,当扑宋庆军,且计海城之倭当倾巢出矣。今夜乘虚返捣牛庄,必得手,诚能夺归牛庄,可长驱直捣海城,纵未必克,倭必返顾,可纾宋庆之急,所谓出不意攻必救也”。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吴大澄坚决不听,由此失去了避实捣虚、奇袭牛庄的机会。吴大澄随即得知牛庄失守,吓得魂飞魄散,“弃冠脱剑”,连夜逃走,各将领之部亦不战而溃。这样,营口失去与其互为犄角之势,造成营口守军孤军无援,田庄台战役的失败结局早已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