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贝利萨留是如何与汪达尔人的骑兵对决的?最后结果如何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0-07)150

大迁徙时代,罗马人与各日耳曼人部族在漫长战线上的冲突,最后,东罗马—拜占庭帝国存活了下来,而西罗马帝国则在公元476年灭亡。在西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各大迁徙民族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王国。建立这些王国的民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定居,其侵略性已经大为减少。有的王国中的贵族也在富足的生活中走向腐败。拜占庭帝国则解决了内部最主要的问题,军队也得到了重整与恢复,战力经过与萨珊波斯帝国的“伊比利亚”战争(这里的伊比利亚还是指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地区的小伊比利亚)也得到充分的锻炼。加之与东方大敌波斯萨珊帝国和平条约的签订,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皇帝将目光投向了西方。

占据北非的汪达尔王国,首先出现了让查士丁尼可喜的政局不稳。皇帝想收复这片自公元前122年就属于罗马人的领土。为此名将贝利撒留再次登场。

公元533年,皇帝交给他10000名步兵,5000名骑兵,500艘战舰,30000名水手,及一大批杰出的将领,组成了一支规模不算大却精锐的远征军。这时汪达尔国王盖里摩尔正好派遣弟弟察宗率领5000人的陆军与120艘战舰,镇压撒丁岛上的叛乱,国内兵力相对空虚。

查士丁尼一世与他背后的铁甲重骑兵贝利萨留的舰队先行驶至西西里岛,然后在汪达尔人没有察觉的情况下,于北非突尼斯东海岸登陆,从而避免了与汪达尔享有盛名的海军进行海战。毕竟,在5世纪后期,利奥一世那耗费巨资的舰队在与汪达尔人海战的失利,令罗马人仍记忆犹新。因为同样的原因,虽然登陆的地点离目标迦太基城还有一定距离,但贝利撒留还是否决了部下让舰队直接前进攻击迦太基城的计划。他让军队全部上岸后立即扎营,而舰队则在营地的视线内。

贝利萨留是如何与汪达尔人的骑兵对决的?最后结果如何

贝利萨留的军队中,10000名步兵部分来自野战军,部分来自外籍军团。5000名骑兵中,有1500-2500名是他那战技卓越的“私兵重骑兵”,此外,还有600名马萨革泰游牧骑兵与400名赫鲁利轻骑兵。

他的对手汪达尔人可以作战的人数是30000人-40000人左右,且其中骑兵的数量非常庞大。但汪达尔人所擅长的骑兵,仍是4-5世纪大迁徙时代的日耳曼人状态。这些骑兵大都轻装,且仅擅长短兵相接,几乎完全忽视弓箭与标枪的作用。这与贝利撒留专业的弓骑兵与重骑兵形成了鲜明对比。

贝利萨留在整顿好军队之后,就打算趁着对方来不及反应,向迦太基城进军。舰队则在水手的驾驶下,紧跟着他陆上沿海岸线前进的军队。他将自己“私兵重骑兵”中的300人交给一位出色而勇猛的亚美尼亚人—他的家臣约翰来指挥,作为先锋。这300名先锋骑兵在主力军之前约4.5公里处开道,600名马萨革泰游牧骑兵掩护先锋的侧翼。贝利撒留率领剩下的私兵跟在后面,防范盖里摩尔的袭击,因为有情报说他的军队离这里不远。

贝利萨留的军队一路上军纪很好,因此当地居民并不躲避,还给军队提供补给和服务。这期间,贝利撒留的军队如果遇到城市就进去过夜。显然,汪达尔人在这里的统治是相当松散的,在这个区域没有任何驻军或者要塞。

同时,盖里摩尔听说敌军已经登陆,离这里并不远。于是他亲率汪达尔军队主力隐蔽在罗马军队的北方,并让迦太基城那边也集结兵力做好准备。等罗马人进入“阿德戴西姆”隘路,他就要集结军队加以歼灭。而贝利撒留的军队则一路继续前进。

9月31日,拜占庭军队接近了阿德戴西姆,似乎即将进入盖里摩尔计划的包围圈。

曾经纵兵劫掠罗马城的汪达尔军队盖里摩尔计划,从三个方向包围并伏击罗马人:他让他的弟弟阿曼塔斯带2000骑兵从迦太基城出发,攻击敌人的前卫;他的侄子吉巴穆德带2000人从西面发起攻击;他自己的主力军则从拜占庭军队背后发起突击,以彻底包围并歼灭“兵力微小”的罗马人。

这个计划在纸面上是很不错的,但在当时那种没有钟表的时代,且勘察地理与行军能力都与现代不能相比的条件下,这种分进合击的计划,真正执行起来却非常困难。

结果阿曼塔斯的2000骑兵过早的赶到了战场,并在其他两路军队没有赶到的时候发起了攻击。他亲率的汪达尔骑兵队伍战斗队列非常混乱,结果碰上了约翰的300先锋私兵重骑兵。对冲中,汪达尔骑兵被迅速击垮,阿曼塔斯在战斗中阵亡。汪达尔骑兵看拜占庭重骑兵来势凶猛,以为碰上了大批罗马人就没命的逃跑。约翰带领私兵们一路追杀13公里,杀死了许多汪达尔士兵,一直冲到迦太基城附近。

这里顺便提一下铁甲具装骑兵转化的灵活性。不同于现代战争中不可以相互转化的重型坦克与轻型坦克,铁甲具装骑兵与轻装骑兵则可以相互转化。要知道,他们“有能力以具装的形态来作战”,而非“必须以具装的形态作战”。毕竟,他们的马铠是可以脱卸的。只要不是仓促迎战的情况下,马衣与马铠的脱卸与安装并不复杂,这一般是留给后方的步兵辎重队伍管理。有时候具装骑兵则是直接更换备用马匹。波斯萨珊具装骑兵与帕提亚具装骑兵也如此,他们并非在每一场战斗中都以具装形态作战。

贝利萨留是如何与汪达尔人的骑兵对决的?最后结果如何

一般历史学家认为,贝利撒留的“私兵重骑兵”是拥有马铠的具装重骑兵,但并非一定要以具装形态作战。他们在北非炎热气候下,也很可能以半具装甚至无马铠的状态作战,因此追击13公里并不奇怪。

至于盖里摩尔的侄子吉巴穆德,他的2000人在迦太基城南面,遭到了贝利撒留的马萨革泰游牧骑兵突袭,也全部被歼灭。这两支军队的全军覆没,盖里摩尔并不知晓,他的主力军在向拜占庭军队前进时,还在山地中迷失了方向。

贝利萨留的主力军在到达阿德戴西姆附近后,设立了一处营地,将步兵留在营地中,然后派遣骑兵出击。在出击队列中,他让外籍辅助骑兵在前方,而将自己的精锐私兵骑兵放在后方。这个时候,盖里摩尔的主力军也到了,并仗着人多示众发动了猛烈的攻击。贝利撒留的外籍辅助骑兵被击退,逃向贝利撒留的本阵。

但盖里摩尔这个时候看到了弟弟的尸体。他万分悲痛地给他举行了葬礼,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他既未抓住机会趁势攻击贝利撒留的本阵,也未向北攻击约翰的300人小部队,更未夺取那些罗马人靠近海岸的船只。同时,贝利萨留却赶紧重整了败退回来的士兵,并集结了军队。

集结完毕的拜占庭骑兵向盖里摩尔发动猛烈的冲击。私兵重骑兵再一次击垮了盖里摩尔混乱的军队。汪达尔人四散奔逃,而且没有逃向迦太基城,而是跑向了努米底亚方向,这样,不设防的迦太基城就向贝利萨留打开了大门。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10/277219.html

“贝利萨留是如何与汪达尔人的骑兵对决的?最后结果如何” 的相关文章

高堂隆:三国时期曹魏名臣,死时犹遗令薄葬

高堂隆:三国时期曹魏名臣,死时犹遗令薄葬

高堂隆(?-237年),字升平。泰山郡平阳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名臣。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高堂隆少年时为诸生,最初任泰山督邮。黄初年间任堂阳县长。魏明帝曹叡即位后,任陈留太守、散骑常侍,赐爵关内侯。青龙年间,明帝多造宫殿,高堂隆为此上疏切谏。后迁侍中、太史令、...

白马之围时,徐晃为何敢迎战文丑?

白马之围时,徐晃为何敢迎战文丑?

白马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建安五年,是东汉末年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一次战役。 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白马之围时,颜良先后斩杀投降曹操的吕布旧将宋宪和魏续,接着,二十合打败徐晃,曹操手下诸将都吓坏了,最后,曹操被迫请关羽出战,关羽在万马军中,阵斩颜良。而文丑给颜良报仇时,被颜良打败的徐...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历史上刘邦为何要在临死前处死樊哙?

樊哙,为吕后妹夫,西汉开国元勋。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樊哙,一个在汉朝历史上不能忽略的人物,他是西汉开国元勋,后封舞阳侯,后来位居大将军、左丞相,更难得的是他的妻子是吕雉的妹妹吕媭(xū),跟刘邦算是连襟,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信任。鸿门宴中,樊哙曾出面力救刘邦...

刘恒被拥立称帝后,是如何抓稳权力免于被权臣架空的?

刘恒被拥立称帝后,是如何抓稳权力免于被权臣架空的?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7月6日),西汉第五位皇帝,汉高帝刘邦第四子,汉惠帝刘盈异母弟,母为薄姬。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180年,身为代王的刘恒,终于抵达了长安城外。望着眼前巍峨的长安城,刘恒不禁心生感慨。十五年前,他离开长安城的时候,仅仅只有八岁。当时还...

周札:东晋时期将领,宗族强盛被王敦忌惮

周札:东晋时期将领,宗族强盛被王敦忌惮

周札(?-324年),字宣季,义兴阳羡人,东晋将领,平西将军周处之子,建武将军周玘之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周札出身于义兴周氏,早年举孝廉,曾授郎中、句容县令、吴国上军将军等职,西晋末年时因平定钱璯叛乱有功,封漳浦亭侯。他进入司马睿的丞相府,担任从事中郎,后又出任吴兴...

后世是如何评价李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李沆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李沆(hàng)(947年-1004年7月23日),字太初,洺州肥乡人,北宋时期名相、诗人。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李沆登进士第,任将作监丞、通判潭州,召直史馆。累迁至礼部侍郎兼太子宾客,辅导太子赵恒(宋真宗)。至道三年(997年),真宗...

赤壁之战如果是曹操获胜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赤壁之战如果是曹操获胜 历史又会是什么样的

赤壁之战闻名古今,如果当初是曹操打赢了,天下会变得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挥师南下讨伐荆州。刚刚从父亲刘表手中接管荆州基业的刘琮,在舅舅蔡瑁等人的极力规劝下选择不战而降,归顺了曹操。如此容易便得到了荆州,...

有哪些与王禹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王禹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字元之,济州巨野人北宋诗人、散文家,宋初有名的直臣,敢于直谏遭贬谪。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禹偁是北宋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