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是为了战争仅仅而发明?传递信息的方式已经水陆空全面发展
古代通讯不方便,传达信息基本上以书信为主,比如鸿雁传书、飞鸽传书、鱼传尺素,甚至是陆机的黄耳(狗)传书等等。这些方式在今天看来是一段段佳话,但是如果在传递十万火急的军情时,这些方式显然不合适。
行军打仗的用于通讯的工具也有很多,比如白天用军旗,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方位,挥舞不同颜色的军旗也代表了不同的阵型;短兵相接的时候擂鼓进军、鸣金收兵,通过声音来传达命令;晚上则点燃火把,以火为号;边界敌人来犯则点燃烽火,逐个烽火台相继举火,须臾千里;紧急的情况下也有四百里、五百里、六百里甚至是八百里加急,甚至累死驿使。
这些都是比较普遍的传递军情的 *** ,那么在特殊时期、特殊情况下该如何传递军情呢?
一、走水路
这里指的水路是指通过河流把消息传递出去,使用这个 *** 经验丰富的是隋朝。
1、史万岁:史万岁是隋朝猛将。公元590年,隋灭陈后,史万岁跟随杨素平定江南,率领两千人马孤军深入,翻山越海,经历大小七百余战,转战千余里,以至于和大部队失去联系,当时杨素都以为史万岁全军覆没了。还好史万岁聪明,把军情书信放在竹筒中扔进河流,竹筒顺流而下,果然被老百姓捡到送给杨素,杨素大喜,上报军情,史万岁因功被封为左领军将军。
与之相对比的是西晋名将马隆。马隆率领三千人马征讨凉州的鲜卑叛乱,结果一去就是一整年,也没一个军情报回来,当时的朝臣也都以为马隆全军覆没了,结果人家打了打胜仗。要是马隆有后来史万岁的条件,碰到河流传达军情,或许也会有竹筒传书的美谈。
2、隋炀帝:隋炀帝杨广三征高丽后,又北巡至雁门,结果突厥人趁机打过来,直接把杨广围在雁门,围了个水泄不通。城内粮草不足,城外又大军压境,消息传不出去,杨广急得都哭了,还好最后想出了一个妙招——把催促天下勤王的诏书绑在木头上,再浮木于汾水之上,浮木顺江而下,顺利将消息传达出去。其中就有一位将领云定兴应诏而来,云定兴手下一个十七岁小将向他提出了多竖军旗、虚张声势的建议,这个小将就是李世民。
3、尧君素:尧君素是隋朝忠臣,本来是和屈突通一起镇守河东、抵抗李渊的大军,后李渊分兵直指长安,屈突通只好留尧君素镇守河东,自己率大军阻击李渊。结局是李渊进入长安,屈突通战败投降,单单留下尧君素独自镇守河东孤城,独自面对李渊的大军。
尧君素困守孤城,不肯投降,于是命人造了木鹅,把军情挂在木鹅脖子上放入黄河,顺流而下到达河阳,被人捞起来呈交给镇守洛阳城的越王杨侗。此时的杨侗不过十几岁,还要面对同样强大可怕的瓦岗李密,自身难保,哪有功夫去救尧君素啊。杨侗看到河东军情后也只能叹息良久,给尧君素加官进爵,以示慰问。尧君素死不投降,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情况下走向末路,最后被手下所杀。
隋朝有不少水路传军情的经典案例,但是走水里有缺点:附近必须要有水路可走,且只能往下游走、不能往上游传。
二、走空路
当水路不通的时候,只能往天上走,比如用得比较多的风筝。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风筝就已经被发明,不过那时候风筝主要是木头做的,直到蔡伦改进造纸术后,风筝即纸鸢才开始流行。而且风筝一开始被造出来就是“动机不纯”,就是为军事行动服务的。
在楚汉相争的时候风筝就发挥过巨大作用。当年项羽被刘邦围于垓下时,为了瓦解楚军军心,汉军在晚上高声唱起楚歌,同时放起风筝,在风筝上绑着竹笛,竹笛迎风而鸣,顿时悲壮凄楚的声音响彻楚军大营,军心被成功瓦解。除此之外,风筝在困守孤城的时候也有被使用。
公元549年发生侯景之乱,侯景攻进建康城,先后攻克朱雀门、宣阳门,进逼台城。台城内的梁武帝萧衍、太子萧纲困守孤城,外面来勤王的援军又进不去,双方消息断绝。于是太子萧纲做了个风筝,上面系着敕书准备与援军互通消息,并且在风筝上写着“得鸢送援军,赏银百两”。然而风筝是放出去了,但是被侯景的人看到,以为这是什么妖术,于是射落风筝,风筝传书的计划失败。最后还是城外的援军通过苦肉计诈降侯景才混进城里传达消息。
风筝的缺点也很明显:受天气的影响很大,万一风向不对,鬼知道风筝会被吹到哪去。因此唐朝之后风筝逐渐成为娱乐工具,不过在明朝又迎来第二春,火药配合风筝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