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学宫中一共有几位祭酒 稷下学宫成立的背景
任何一样事物的诞生都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促成的。作为世界上之一所由官方举办、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学府,稷下学宫成立的背景又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才促成稷下学宫的成立的?
稷下学宫遗址照片
对于稷下学宫成立的背景,说法不一。由于稷下学宫推行的官学是黄老之学,学术界对于稷下学宫的成立就有了这样的说法:齐国的田氏政权乃是取代姜氏而成立的,是一个新的政权。这就需要对这个新的政权的合理性进行辩护,才能够巩固统治地位。而老子本是陈国人,田氏的祖先公子完,又刚好是在春秋中期齐桓公时,从陈国避乱逃到齐国的,于是,田氏政权便选择了同样源自陈国的老子学说。为了压倒儒家、墨家等家,老子学说的分量不够重,于是,齐国就抬出了比尧、舜、禹、神农更早的黄帝来,还将黄帝作为田氏的始祖。由于姜氏的始祖是炎帝,又有黄帝战胜炎帝的传说,于是,田氏代齐就有了合理的历史依据。田氏政权也就在齐国站住了脚跟。
所以说,黄老之学在受到齐国封建统治者的支持的同时,还有利用的因素。为了更好地巩固田氏政权,齐国君主齐威王在齐国进行了变法,其中之一就是设立了以黄老之学为官学的稷下学宫,广开言路,招贤纳士。也就是说,在一定程度上,稷下学宫的成立,是田氏为巩固政权所做的措施之一。
稷下学宫中一共有几位祭酒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生成地,荀子曾三次担任过稷下学宫的“祭酒”,那“祭酒”是什么呢?稷下学宫一共有几位祭酒呢?
稷下学宫画像
“祭酒”原为一种用酒祭祀或祭奠的祭祀风俗,后来也指飨宴的时候长者在主位面向南方酹酒祭神的礼仪。同时,“祭酒”还常常被引入官名或者称谓之中,意思是首席、主管。稷下学宫的“祭酒”取得便是首席主管之意。
那么稷下学宫“祭酒”一共有几位祭酒呢?答案当然是一位。稷下学宫的“祭酒”乃是首席、主管的意思,也就是通常说的老大,稷下学宫“祭酒”就是稷下学宫之长,是稷下学宫的老大。
荀子在齐宣王时期进入稷下学宫,历时数十年之久,期间三出三进稷下学宫,三次担任过稷下学宫“祭酒”,由此可见荀子在稷下学宫是受到重用的。而稷下学宫又是齐国君主所建,荀子在稷下学宫能够担任“祭酒”一职肯定跟齐国君主脱不开关系,也就是说,荀子是受到了齐王的重用的。但是,儒者们却对荀子非常冷淡。在他们看来,荀子的主张建立在黄老的帝王之术上,虽然里面也融入了礼法,但是黄老之术的痕迹太重,已经偏离了儒家。
不管怎么说,都不能磨灭荀子曾受齐王重用的事实,荀子担任的稷下学宫“祭酒”乃是稷下学宫之长,是稷下学宫的老大,是唯一的稷下学宫“祭酒”。
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的比较
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有一幅反映古典时期学派林立、相互切磋的景象的画。此画名为《雅典学院》,由意大利“艺术三杰”之一的拉斐尔所作。而在中国,也有着稷下学宫这样的学术交流的场所。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之间会不会有所关联呢?
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在西方雅典学院的诞生时期,处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出现了一座稷下学宫。稷下学宫因齐国国君建立在齐国国都的临淄稷门附近而得名,同样的,雅典学院因位于雅典而得名。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都以地名命名,同时,两者的创建时间非常详尽,运作方式也几乎一样。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相隔万里,却有着这样的契合,虽然齐国的稷下学宫已经不复存在,但是因为与雅典学院相似的运作方式以及功用,人们能够在拉斐尔的《雅典学院》中,体会到曾经在我们的国土上,也出现过这样的景象。
稷下学宫本是齐国君主为巩固政权所设,为的是引进各家各派以方便齐国君主咨询问政。同时,稷下学宫的设立,也为稷下学者议论国事提供了一个场所。除此之外,齐国的稷下学宫在齐宣王时期,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各国使者纷至沓来,稷下学宫也就成了一个各家学派之间进行辩论的更佳场所,这与拉斐尔所作的《雅典学院》的景象非常相似,也就是说,稷下学宫与雅典学院的面貌是几乎一样的。当年的盛景虽已不复存在,但是通过《雅典学院》,依然能够体会到当时稷下学宫的状态。
荀子与稷下学宫什么关系
荀子是在稷下学宫的兴盛时期,也就是齐宣王时期来到稷下学宫的。如果说孟子两次游齐没有收到齐国重用的话,那么荀子也已说是孟子的对立面。为什么这么说呢?荀子与稷下学宫又有着什么样的故事呢?下面就来看看荀子与稷下学宫吧。
荀子
齐宣王时期,采取开明的政策,因此在稷下学宫几乎容纳了当时“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各国学者也纷纷在稷下学宫聚集起来,孟子和荀子就在这些学者之列。
在稷下学宫,各个学派的学子均可自由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学派之间也能相互举行辩论,以此来分享各自的观点,互相取长补短。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但是由于齐国君主崇奉黄老之学而不受重用。但是荀子却不同。荀子与稷下学宫又是怎样的呢?
在稷下学宫期间,荀子曾三出三进于稷下,历时数十载,在此期间,他还担任过三次学宫的“祭酒”。“祭酒”是稷下学宫之长。在荀子担任“祭酒”期间,形成了有别于邹鲁儒学的学说。
荀子继承的是稷下道家。但是对于荀子继承的稷下道家,人们对其评价却不高。其一是因为荀子的学说远离了孔孟之道,其二则是荀子的学说有着过重的黄老色彩。由此可见,孟子之类推行儒家道统的学者不受重用,而让荀子在稷下学宫“混”的风生水起,就是因为荀子所创立的学派本就基于黄老的帝王之术,只是在黄老之术中融合了礼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