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之父曹嵩被谁所杀?曹操为何认定是陶谦
公元193年,曹操的父亲曹嵩死在经过徐州、去往琅邪的途中。曹嵩之死,是死在陶谦的部下,一个姓张名闿的都尉之手。曹操认定张闿是奉了陶谦之命行事。
曹嵩这人有取死之道。他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很有一些钱,花过一千万买得了太尉之官,在初平三年带了一百多辆车的行李与金银财宝由洛阳去琅邪,准备到离开今日青岛不远、诸城县东南的海边地去养老。他不仅是招摇过市,而是招摇过了小半个中国。
*** 配图
曹嵩与他的仆从,浩浩荡荡地到了徐州境內,陶谦派遣两百名卫兵,交给张闿,护送曹嵩。依照《吴书》的记载,这张闿抵抗不了一百多辆车行李与金银财宝的诱惑,走到泰山与华县、费县之间,就指挥卫兵,把曹嵩杀了,劫去曹嵩的财物,逃往淮南。
《后汉书。陶谦传》不曾指出杀曹嵩的人,是否姓张名闿,也没有说曹嵩是死在“泰山华费之间”,仅仅说了杀曹嵩的是陶谦驻在(峄县西南的)阴平县的“士卒”。这些士卒,属于陶谦的一名别将所管。
*** 配图
《应劭传》又有一个说法:杀曹嵩的不是什么阴平守将及其士卒,不是所谓张闿,而是陶谦的几名轻装骑兵。这几名骑兵,据《应劭传》,是陶谦自己所派。原因:陶谦很恨曹操,恨曹操攻打了徐州好几次。
《应劭传》的说法,不合于事实。曹操在曹嵩遇害以前,不曾攻过徐州一次。陶谦没有理由恨曹操,恨到必须杀曹操的父亲。
那到底哪一个才是真实的历史呢?其实,陶谦犯不上杀曹嵩惹怒曹操,如若杀曹嵩,后果他是十分清楚的。所以韦曜的《吴书》与《后汉书》的记载应该靠谱,陶谦派遣驻守阴平的别将,率骑兵二百余,护送曹嵩一行人出境,其中都尉张闿之流见财起意,乘机杀害曹嵩全家,夺其财宝而去,这一说法有合理性,可信度较大。当然,陶谦其中有失查之过,负有决策不细的失误。
*** 配图
再者,曹嵩当初避难琅邪,这也是徐州辖地,陶谦既然不怕得罪曹操,就在这里解决曹嵩,岂不容易!何必动用骑兵在界首追杀,倘若曹操事先派兵接应,陶谦不仅暴露本意,而且计划也将落空,岂不是愚蠢之为!陈寿《三国志》记载简略,只一句“为陶谦所害”,留下了多种解释的空间,而韦曜的《吴书》,要早于《三国志》成书,更接近于事发时间。
其实,厉史上像这种难考的琐碎小事,太多。也不必去深考。重要的,不是曹嵩为谁所杀,而是曹操一口咬定曹嵩是被陶谦派人所杀,在初平四年带了极多人马来攻徐州,声称为父报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