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宋仁宗赵祯是怎样对待生母和养母的?
刘氏、李氏两个贵妃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工于心计的刘妃将李妃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刘妃遂被立为皇后,后来,刘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婴在历经劫难后被立为太子,登基后便是仁宗。
最终,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与双目失明的生母李妃相见,而身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那么,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黑暗和惨烈吗?肯定不是,非但不是,而且还格外的温馨和感人,充满了人性美的光辉。确切地说,这个故事的主角不是两个女人,而是三个女人,或者说是三个母亲。她们用各自不同的母爱,尽情诠释了什么叫女人的美德,为仁宗皇帝创造了平和安详的成长环境。可以这样下结论,赵祯做了41年的皇帝,死后之所以得到“仁宗”之庙号,与三个母亲的熏陶不无关系。
在真实的历史中,仁宗赵祯还真不是刘皇后的儿子,他的亲生母亲姓李,本是刘皇后身边的一个普通侍女,杭州人,也许是在自知不能生育的刘皇后的刻意安排下,被皇帝“幸”了后生下了赵祯这子。刘皇后特别高兴,把还在襁褓中的赵祯抱到自己这里喂养,并由另一位杨姓贵妃共同帮助照料这个孩子。也就是说,赵祯一出生,就有了三个母亲:生母和两个养母。
*** 配图
刘皇后并没有传奇故事中说的那么狠毒,相反,她对李姓侍女很好,还不断地提升她的地位,先是晋升为才人,又升为婉仪,仁宗即位后,再升为顺容。她还派人寻访李氏的亲属,给他的弟弟封了官,以示恩惠。后来刘皇后担心皇帝不是自己亲生的,怕日久天长,生出是非,于是,把李氏派出宫外,为先帝真宗守陵去了。
《宋史》对李氏的记载是说她天性沉默寡言,是个善良质朴的人,自己的亲生儿子当了皇帝之后,她夹杂在一群先帝嫔妃之中,没有任何异常表现。能够做到这样,是多么的不容易呀!
宫廷历来就是是非之地,是个巨大的名利场,传统的“母凭子贵”观念对李氏一点作用也没有,说起来真让人不敢相信。一个母亲能够如此隐忍自己的亲情,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多年来不声张此事,没有借此生出事端,只能说明她具有美好的品德,是个伟大的母亲。
李氏死于公元1032年(宋明道元年),享年46岁。在她临死前,刘皇后(已经是皇太后了)又以仁宗的名义加封她为先皇的贵妃:宸妃。在安排李贵妃下葬的时候,刘皇太后听取了宰相吕夷简的建议,以皇后的礼仪规格下葬,一年以后,即公元1033年,刘皇太后也去世了,享年65岁。
还有一个母亲,就是杨姓贵妃,史称杨淑妃,也是一位明事理、善良的母亲。仁宗皇帝是被刘后和杨妃养大的,在具体的生活起居上,杨妃出的力更多些。所以,从小仁宗就称刘后为大娘娘,杨妃为小娘娘。杨妃在后宫过着一种与世无争的日子,人缘极好,与刘皇后相处融洽,对李氏也很照顾。在仁宗为报答她的养育之恩想让她的侄子做诸司副使时,她主动提出:“小儿岂胜大恩,小官可也。”于是改封为“右侍禁”。
在仁宗皇帝的心中,如何看待这三位母亲的呢?其中包含了亲情、孝道、感谢等诸多复杂的情感,如果避开政治因素不谈,就家庭关系而言,仁宗的处理是得体的,显示出人性之美。
按《宋史》的记载,仁宗始终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直到刘皇太后去世,燕王告诉他的亲生母亲是李宸妃,而李宸妃是给刘皇后害死的。仁宗才罢朝数日,下哀痛之诏自责,而且亲往李妃的墓地祭奠,并开棺验尸。打开棺材后,发现李宸妃面色跟活着的时候一样,冠服全是按皇后标准穿着的,仁宗慨叹说:“人言岂可信哉!”赵炎经过分析,认为这则记载颇多蹊跷。
*** 配图
首先,当时宫里宫外,都知道仁宗不是皇太后的亲生儿子,宫内的风言风语就不说了,宫外的大臣们则以各种理由上表,攻击刘皇太后,话里话外都有暗示。公元1031年,范仲淹就是因为上书谏请太后还政而被贬官的,当时虽有刘太后称制临朝,但这些表章,皇帝本人也是应该看到的,他不可能不知道。
其次,《宋史》中关于吕夷简谏刘太后以高规格厚葬李妃的细节也是殊堪玩味的:李宸妃死,刘太后与众臣及皇帝一起讨论如何安葬的事,吕夷简奏对说,应该厚葬。刘太后马上站起身来,带着皇帝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又回来,坐在帘后问吕夷简:“您这是什么意思?是想离间我们母子吗?”吕夷简回答说:“不敢,我是为太后考虑。”刘太后沉默了一下,又问:“那么依您的意见,该如何处理呢?”吕夷简说:“按宫内后妃一品规格对待。”刘太后默许了这个建议,还让吕夷简具体关照操办这事,吕夷简又叮嘱具体办事的宫内太监,要穿戴上皇后才能用的衣冠,用水银保护好遗体。
在出殡的线路上也有过争议,按一般嫔妃的葬礼,是从宫墙凿个侧门,将棺木运出去,吕夷简建议应从给皇后出殡才走的西华门运出棺木,刘太后同意了这个建议,一切如吕夷简的安排,完全按皇后的规格为李妃办了一个极其隆重的葬礼。给一个临终前才获得皇妃封号的普通宫人出殡,却按皇后的葬礼规格隆重操办,这不是一件小事,不仅有隆重的吹吹打打,皇帝本人也要亲自参加。而且,在讨论这个葬礼的细节时,皇太后竟先把他支出去,自己回来和大臣商量这件事。
这时的仁宗皇帝已经二十多岁了,智力正常,难道他看不出这里的名堂?这太不合常理了。因此,有理由得出这样的推测:仁宗可能早已知道此事,只是顾全大局,揣着明白装糊涂而已。他不能说破这件事,一旦说破了怎么办?是废了刘太后,另立李妃为太后?不废刘太后,又怎么安排李妃?所以,既然眼看着生身母亲没受什么罪,也就装着不知道,平平安安地过下去吧。
刘太后逝世后,大臣、亲王们纷纷拿此说事,不少大臣特别是那些在太后临朝时被贬的官员,纷纷上表诋毁刘皇后。很多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诋毁让仁宗都听不下去了,这时,他再也不能装下去了,只好做出一副才知道的样子,大哭大悲一番。他去剖棺验尸,并不是怀疑刘太后害死了李宸妃,而是以此来堵住那些搬弄是非的王公大臣们的嘴。
因为给李妃按皇后规格下葬的全过程,他都是知道的,甚至还可能是亲眼见证了一些关键环节。没有他的同意,单是刘太后表态,太监们也不敢给李妃穿戴皇太后的冠服。他敢去开棺,是早就明白棺椁里是什么样子的,心里有底儿,此后,他下诏,禁止大臣们再议论刘太后监国时的事情。
*** 配图
应该说,仁宗皇帝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他不忍心伤害这两个对他都有恩情的女人,也不忍心让她们两个人卷入残酷的仇杀之中。刘太后对他很好,从小将他抚养长大,又一心扶持他当上皇帝;李宸妃是他的亲生母亲,两个都是他不愿意伤害的人。
事实上,仁宗和刘皇后的关系十分融洽,在仁宗十八岁和二十岁时,分别有朝臣上表称皇帝已经成年,请皇太后撤帘还政。而仁宗的做法是亲率宰相及文武百官去给太后贺寿,皇帝当着群臣之面给太后行跪拜之礼,这也是有违礼制的。按常规,太后过生日是皇帝的家事,由皇帝在宫内办个寿礼即可。仁宗此举曾遭到大臣们的非议,但仁宗不顾众议,行此大礼的目的就是向群臣表明他与皇太后间的感情密不可分,皇太后临朝听政完全是他所支持的。
在他已经再也不能装不知道的情况下,他追封生母李氏为庄懿皇太后(后改为章懿),那时距刘太后死不过一个月。刘太后死后被谥为“章献明肃”皇太后,仁宗并没有剥夺这个谥号、移出宗庙,反而一如既往地祭祀如初。这两个谥号也挺有讲究,“懿”是品德美好的意思,给了李太后;而“献”则是奉献的意思,说明刘太后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国家,献给了两代皇帝,是一心为公。
对那位曾帮助刘皇后照顾过他的杨淑妃,仁宗皇帝是孝敬有加,刘后死后,曾诏立杨妃为皇太后,继续帮助仁宗处理国事,被大臣们谏止。但仁宗对杨妃按皇太后的礼仪对待,杨妃所居的宫殿为保庆宫,所以史书上有时也称杨妃为保庆皇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