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秘:唐太宗与康熙皇帝为什么贬低长城?

中国历史5年前 (2019-11-11)110

从古至今,修筑长城,端赖“举国体制”。“夫以秦始皇之强,带甲四十万,不能窥河西,乃筑长城以分之。”(桓谭《新论》)“可变资本”四十万,“不变资本”有多少?秦代以后,汉、隋及其间的北魏、北齐、北周等朝,都有兴建,逮至明代,又一次创造了修筑长城之 *** ,存留于世的就是明长城。“举国体制”往往与专制政体相联系。以“举国体制”修筑长城,就与帝王脱不了干系。

国人谈及史上有为之君,往往引用 *** 诗句里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在修筑长城问题上,“秦皇”、“汉武”都是积极的推动者,至于“宋祖”,疆域不及幽燕,无险可凭,倒是挖了一些“地下长城”(二○○八年五月十八日《保定日报》)。倒是“唐宗”,在修筑长城问题上,别具只眼,特立独行。

长城既然是帝王的“保留项目”,赞颂长城也就成为官家的“专利”。只有作为社会良心的文人,才是批评贬低长城的主要群体。胡曾《长城》诗云:“祖舜宗尧致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王翰着名的《饮马长城窟行》有:“归来饮马长城窟,长城道傍多白骨。问之耆老何代人,云是秦王筑城卒。”大抵代表了民意的声音。

揭秘:唐太宗与康熙皇帝为什么贬低长城?

*** 配图

其实,贬低长城的并非都是在野的士人,至少有两位皇上也持同样立场。被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一。大唐帝国是在隋朝废墟上建立的,李世民执政之初,鉴于隋炀帝杨广“兴众百万,北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绵亘千余里,死者太半”(《隋书》卷二十四),大肆营造,虚耗民力的弊端,李世民告诫手下:“隋炀帝不能精选贤良,安抚边境,唯解筑长城,以备突厥,情识之惑,一至于此!”(《新唐书。李积传》)可见,李世民并未将长城看作中华民族的伟大象征,他对长城的作用与意义评价并不积极。

贞观二年(公元六二八年),突厥屡犯,边患日亟,鉴于秦汉以来防御匈奴的历史经验,朝廷官员不止一人,不止一次地向其建言,“请修古长城”。李世民认为:“朕方为公扫清沙漠,安用劳民远修障塞乎!”(《资治通鉴》唐纪九)在他看来,扫清外寇,消除边患,缔造和平,修筑长城并不是正确选择。

他对群臣说:“朕今委任李世积于并州,遂使突厥畏威遁走,塞垣安静,岂不胜远筑长城耶?”(《新唐书·李积传》)委派李积,他看重的是“人才”;避免“劳民”,他重视的是“人心”。在他看来,人才与人心,与长城相比,作用更加强大而持久。事实也是如此,唐朝政权经过“贞观之治”与“开元之治”,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开放、最强大的国家,“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的盛况,中古时代的中国,也只在唐朝首都长安呈现过。外敌的消除,国势的昌盛,其所依靠的恰恰不是长城。

揭秘:唐太宗与康熙皇帝为什么贬低长城?

*** 配图

在中国,另一个贬低长城的领导人是清代的康熙皇帝。

清取明而代之,八旗骑兵翻墙而来,夺关而入,对长城的防御功能如何,体会得更直接。康熙三十年(公元一六九一年)五月,总兵官蔡元报告,古北口一带,长城边墙倾塌甚多,请行修筑。有关部门“拟同意”并上报请示。康熙皇帝随即下达“上谕”:“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今欲修之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且长城延袤数千里,养兵几何方能分守?”(《清圣祖实录》卷一五一)在康熙皇帝看来,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寄望于某项“安全设施”,即使是中国的万里长城还是美国的“NMD”、“TMD”(战略、战区导弹防御体系)。

康熙圣谕中的“民为邦本”,虽然不能与“民主政治”相提并论,但它毕竟属于传统文化的精髓。“守国之道”乃“修德安民”;“众志成城”则“边境自固”;“兴工劳役,岂能无害百姓”?“民心悦则邦本得”。作为一个满族皇帝,见解如此,殊为难得。

不仅如此,康熙皇帝还曾赋诗对长城讽刺道:“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蒙恬所筑长城》)且不说唐太宗、清圣祖同样重视民心与人才,二人都曾开拓了中国历史上国势、版图、文化上的强盛与繁荣,不要说他们如何气吞万里,超迈千古,历史与时代或有不可比性,但他们与那些躲在古旧的城墙后面(甚至连城墙也已失去),恐惧地偷窥墙外的风景,自足地守那只残破金瓯度日的领导人,毕竟不是一个层次。

揭秘:唐太宗与康熙皇帝为什么贬低长城?

*** 配图

千百年来,在国人心中,长城成了象征,成了符号,其中蕴涵的统一与分裂,开放与封闭,开拓与守成,华夏与夷狄,文明与蒙昧,远不是这道砖石建筑所能承载的。对于这一物质的、历史的、文化的遗留物,无论颂扬与批评,作为一个天地之间的无生命体,一切争议与纠纷似乎都缘于人们过多地赋予其灵魂与感情。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11/283251.html

“揭秘:唐太宗与康熙皇帝为什么贬低长城?” 的相关文章

苏麻喇姑为什么每年只洗一次澡 甚是还将洗澡水喝掉

苏麻喇姑为什么每年只洗一次澡 甚是还将洗澡水喝掉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的苏麻喇姑为何只在每年的除夕洗一次澡,还要喝掉洗澡水?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苏麻喇姑是清朝历史上最为特殊的宫女,她的特殊之处在于她以宫女身份,被康熙皇帝尊为额娘,受到顺治和康熙两代帝王尊崇,死后不仅皇子们给她披麻戴孝,后来雍正皇帝更是亲自下旨...

李卫作为雍正时期的宠臣 乾隆又是怎么对待他的

李卫作为雍正时期的宠臣 乾隆又是怎么对待他的

还不知道:雍正皇帝去世之后,乾隆是如何对付雍正宠臣李卫的?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雍正皇帝生前,有四个最受其信任的大臣,这就是鄂尔泰、李卫、张廷玉和田文镜。除了田文镜死于雍正朝外,其余三人都延续到了乾隆一朝,其中又以李卫最先去世,年仅51岁。雍正皇帝去世后,把依然活...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张飞真的是吕布的克星吗

吕布作为三国第一猛将 张飞真的是吕布的克星吗

还不知道:张飞为何是吕布克星?有两大优势,三次单挑过后,让吕布颜面扫地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一、吕布、张飞,何许人也?吕布何许人也?《三国演义》中的第一名将,所谓: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虎牢关下硬抗关羽、张飞和刘备,虽苦战多时,却还全身而退了。遭遇曹操手下,许褚、典...

邓方: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为人轻财果敢,深得南夷敬服

邓方:三国时期蜀汉将领,为人轻财果敢,深得南夷敬服

邓方(?~221年),字孔山,荆州南郡人,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随刘备入蜀,后任庲降都督,卒于任上。邓方是蜀汉第一任庲降都督,为人轻财果敢,深得南夷敬服。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平邓方是南郡人,后出仕刘备,任荆州从事。建安十六年(211年),刘备应刘璋之邀,入川...

徐达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能被提拔成军方第一人?

徐达到底有什么厉害之处,能被提拔成军方第一人?

徐达是明朝的开国功臣,朱元璋的得力军事统帅。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朱元璋在家乡募兵,正式建立自己的起家班底,共募兵七百余。在这七百多人中,就有朱元璋的同乡兼发小徐达,此时的徐达,只是一个农家小伙子。至吴元年时(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朱元璋灭...

三国时期姜维与魏延二人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三国时期姜维与魏延二人的实力如何?有何差距?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赵云埋伏在山谷中,等天水城里的兵马出城,然后趁机攻城,没想到,中了姜维之计,赵云和姜维交手了,年轻的姜维武艺超群,让老年赵云吃惊,回去之后,在诸葛亮面前夸奖姜维。诸葛亮为了得到姜维,派魏延诈取冀县,因为...

历史上的诸葛四友指的是哪些人?他们都有何经历

历史上的诸葛四友指的是哪些人?他们都有何经历

诸葛亮,三国时期的第一大谋士,蜀汉丞相。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躬耕陇亩时有四位好友,分别是: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元直、颖川石广元、汝南孟公威,有人把他们合称为“诸葛四友”。诸葛亮后来出山辅佐刘备,“诸葛四友”都去哪了呢,有什么成就?博...

陈桥兵变赵匡胤称帝,一切都如此顺利,是因为什么?

陈桥兵变赵匡胤称帝,一切都如此顺利,是因为什么?

赵匡胤,字元朗,北宋开国皇帝。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我们都知道,宋是由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后创立的。陈桥兵变是北宋建隆元年(960)2月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大致经过则是大将赵匡胤带兵御辽行至陈桥煽动士兵发起兵变。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