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军师联盟》曹操为何要执意杀杨修?原来这里牵扯到谋反大案

诗词文献5年前 (2019-12-02)310

曹操爱才,而且不问出身,所以吸引了大批谋士,如二荀、贾诩、程昱、郭嘉、戏志才等等。但他杀起文人来也毫不手软,惨死其刀下的至少有许攸、娄圭、孔融、崔琰等等。

当然,还包括一个杨修。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最广为人知的原因便是“鸡肋”一事了。

建安二十三年,刘备攻打汉中,频频告捷,引得曹操亲率大军来战。然而两军相持日久,曹操却一无所获,想要退兵又不好点明,便把军队号令定为了“鸡肋”。

众人不明其义,聪明的杨修却一语道破: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就如同现在的汉中,大王是想要退兵了。众将士听后,便各回营寨收拾行囊准备返回。

了解到军营中散布着撤军的消息后,曹操大惊失色,细查之后发现,根源出在杨修身上。愤怒不已的曹操,便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杀了杨修。

上面的故事其实出自《三国演义》,吴秀波主演的《军师联盟》对此又进行二次加工,把“鸡肋”口令与迁都之事勾连起来,但两个版本内涵相同:

《军师联盟》曹操为何要执意杀杨修?原来这里牵扯到谋反大案

杨修自负聪明,不仅猜透了而且还有意泄露曹操的心思,这自然犯了大忌,也因此导致了自己的被杀。

杨修死于“鸡肋”一事?

“鸡肋”一事,历史上确有记载,但它与杨修之死没有太大关系。

证据有两点:

其一,史料缺乏相应记载。“鸡肋”的故事,出现在裴注《三国志》时引用的《九州春秋》里:

时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脩:”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

这里的情节与三国演义部分相似,但只讲了杨修道破曹操“鸡肋”口令用意一事,并没有杨修随即被杀的记载。

其二,从时间上讲,杨修不可能死于此次汉中之役。杨修被杀具体是在什么时间呢?史书上虽然没有详细记载,但我们知道一个时间范围。

《三国志·曹植传》中裴松之注引的《典略》明确记载,杨修死于建安二十四年秋,在他死后百余日曹操去世。据此可知,杨修死亡的时间在建安二十四年阴历的七月到九月(汉代的秋季为七八九三个月)。

而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建安二十四年蜀魏的这一次汉中争夺战,曹操是三月份发的兵,相持月余后,五月份便撤军返回了长安。如果要杀杨修,肯定是当即处死,而不会拖太长时间。本文为历史网原创,未经历史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但我们已知道杨修至少是七月份以后被杀的,所以从时间上也可看出,杨修之死与“鸡肋”一事应该没有太大关系。

杨修死于夺嫡之争?

除了鸡肋一事外,关于杨修之死,另一种常见的说法便是,因为他参与了曹丕、曹植的世子之争。

曹操晚年,对于立谁为继承人很是纠结。长子曹昂死后,曹丕为嫡长子,立他,符合自古以来的政治传统。然而曹操更偏爱三子曹植,想要立他。因为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比曹丕更贤能。

在这场夺嫡大戏中,贾诩、崔琰、毛玠等人站在曹丕的一边,而杨修则选择了支持曹植,积极为他出谋划策。然而,最后胜出的却是曹丕。

为了确保曹丕地位的稳固,曹操开始有意打压曹植,比如仅仅因为衣着华丽,曹操便处死了曹植的妻子。这种情况下,才华横溢且是曹植更大依仗的杨修,自然难逃被杀的命运。

《军师联盟》曹操为何要执意杀杨修?原来这里牵扯到谋反大案

到了建安二十四年秋天,曹操以“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处死了杨修。临死前,杨修对朋友说:“我一直认为自己死的有点晚了。”他的意思是,自己被杀其实是源于曹植。

这是《魏略》对杨修死因的记载。所谓的漏泄言教,即是指当曹操出题考察曹丕、曹植各自的才能时,杨修有意泄露曹操的心思,提前帮曹植写好答案。

所谓“交关诸侯”,其中的诸侯指的是曹操所封的几个儿子,这显然是指责杨修身为丞相主簿却结交曹植。

很明显,曹操要杀杨修,安的罪名就是帮助曹植夺嫡。杨修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才在死前说了那句话。

这样看来,杨修之死根源在于他参与了夺嫡之争,曹操为了确保曹丕的位置,不得不杀了他。

然而,这里同样有疑点:

其一,帮助曹植夺嫡的主要人物至少有三个,即杨修、丁仪、丁廙。然而这三个人中,只有杨修被杀,其他两个人却活得好好的。

要论重要性,与杨修相比,丁仪同样才华出众、备受曹操信任。曹操更是一度想要把女儿嫁给他,只是因为曹丕的反对而作罢。在夺嫡之争中,丁仪积极有为。正是在他的构陷下,毛玠这一曹丕阵营的重要人物才被罢免。

所以,为什么丁仪等人活得好好的而杨修却被杀了?

其二,曹丕被确立为世子,时间是在建安二十二年冬十月,而杨修被杀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的秋季,中间相差近两年。

如果是为了稳固曹丕的位置,应该趁刚立曹丕的时机大开杀戒。经过两年的时间,曹植对曹丕世子位的威胁性已经降到了极点,此时杀杨修意义何在呢?本文为历史网原创,未经历史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如何解释这两个疑问呢?

可能的推论便是,曹操杀杨修背后有更深的考量。

杨修之死与魏讽谋反

杨修被杀是在建安二十四年秋季,而正是在这一年,曹操遭遇到了自赤壁以来更大的危机。

正月,坐镇西部的征西将军夏侯渊被刘备所杀,西线危险。三月份,曹操亲率大军抵达汉中,但最后一无所获只得于五月返回。

七月,刘备自称汉中王。八月,关羽水淹七军,斩庞统,降于禁,华夏震动,天子所在的许都受到严重威胁,一时间曹操几欲迁都以避关羽锋芒。

随着接连的军事失败以及刘备的称王,曹操的威信受到致命打击,加之年老体衰,曹操的统治陷入到一个危险境地。

在随后的九月份,邺城爆发了魏讽谋反事件。在处理这一案件时,曹操罕见地进行了大规模地清洗,数千人受牵连被诛杀,相国钟繇也被免官。

而杨修很可能就是在魏讽谋反案后被杀的。

《军师联盟》曹操为何要执意杀杨修?原来这里牵扯到谋反大案

曹操自五月份撤军后,一直待在长安不动,直到十月份才带领军队回到洛阳。所以,曹操应该是九月份从长安出发,十月份抵达的洛阳。

结合杨修死于秋季的记载,我们可以推论,杨修极有可能是在九月份随大军回洛阳的途中被杀的。

如果这个推论成立,那么杨修的死因便不难理解了。魏讽其人,才华横溢,史书上说他“倾动邺都”,在当时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大臣们争相与之交往,同时又在丞相府担任重要职务。

魏讽的这些特点,杨修统统都有,才华自不用说,他同样担任要职,史书上说他“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这些比魏讽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重要的是,他既是弘农杨氏之子,又是袁术的外甥,身兼东汉两大顶级世家的血统,其身份之敏感远非其他人可比。

这样的人以后要谋反,肯定是一呼万应,比魏讽案更严重—-曹操最担心莫过于此。

只要帝王起了猜忌心,大臣的性命便处在危险之中,伴君如伴虎便是如此。

更关键的一点,此时的曹操已经年老多病(距离他的死亡还有一百来天),他十分担心自己死后曹魏统治可能会出现巨大的动荡,面临比魏讽更严重的汉朝保守势力的反扑。

为了杜绝这一点,曹操抱着宁可错杀也不愿放过的心态,痛下杀手,除掉了更具威胁性的杨修。这恐怕才是杨修之死真正的导火索。本文为历史网原创,未经历史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1912/286826.html

“《军师联盟》曹操为何要执意杀杨修?原来这里牵扯到谋反大案” 的相关文章

向宠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出现在《出师表》中

向宠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将领,曾出现在《出师表》中

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这一历史时期的名臣及将领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向宠(?—240年),向朗胞弟之子。刘备时,历任牙门将(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诸葛亮北...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南宋官员熊克简介:所著《中兴小纪》遵循《资治通鉴》体例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南宋吏部郎中王称简介:父子两代人编撰《东都事略》

南宋吏部郎中王称简介:父子两代人编撰《东都事略》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望岳》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曾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译文及注释译文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伟?走出齐鲁,依然可见那青青的峰顶。神奇自然汇聚了千种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黄昏。层层白云,荡涤胸中沟壑;翩翩归鸟,飞入赏景眼圈。定要登上泰山顶...

《石壕吏》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石壕吏》译...

《八阵图》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名成一作:名高)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八阵图》译文及注释译文三国鼎立你建立了盖世功绩,创八阵图你成就了永久声名。江水东流推不转你布阵石头,千古遗恨你灭吴失策功未就。注释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盖:超过。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石不转:指...

《南陵别儿童入京》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别儿童入京》译文及注释译文白酒刚刚酿熟时我从山中归来,黄鸡在啄着谷粒秋天长得正肥。喊着童仆给我炖黄鸡斟...

鲍照的诗歌创作风格是怎样的?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鲍照的诗歌创作风格是怎样的?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鲍照,字明远,南宋朝时期文学家,推动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与北周庾信齐名,二人合称“鲍庾” ,与颜延之、谢灵运并称“元嘉三大家”,下面跟历史网小编一起了解一下鲍照的故事吧。杜甫曾盛赞李白诗作“俊逸鲍参军”,这鲍参军,即鲍照,唐人为避武后讳也称鲍昭,他的诗风是如何俊逸,先看一首感受一下:诸君莫叹贫,富...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