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文献 > 正文内容

秦罗敷《孔雀东南飞》是根据她的事迹创作

诗词文献5年前 (2019-12-29)390

秦罗敷是邯郸城的人,她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女子,而她存在的年代是在三国时期。平时她只是依靠采桑生活,关于这个人物的故事流传的非常广泛,她是一个对于爱情十分忠贞,而且又热爱家乡的女子,因为她作出了《陌上桑》,因此被人们所熟知。

秦罗敷《孔雀东南飞》是根据她的事迹创作

图片来源于 ***

在《陌上桑》中人们了解到这位名为秦罗敷的美丽女人在城南地区采桑生活,每个见到她的人都会喜欢上她。据说她的父亲就是一个非常有文采的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还对国家十分的忠诚,后来在军队作战的时候牺牲。而秦罗敷的母亲是附近村子中张姓人家的女儿,罗敷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在她十岁的时候家乡出现了洪灾,而他们全家都搬到了卧龙岗生活,在山上有一个尼姑看到了聪明伶俐的她,那个时候她还没有名字,是尼姑为她取了罗敷为名。

秦罗敷长大之后就和乡村里的王仁相互爱慕,并在不久之后成亲了。但是后来她采桑的时候却被路过的赵王看中,在打听过她的事情之后罗敷被掠进宫中,她不想背叛自己的丈夫和自己的爱情,因此作出了《陌上桑》,表明自己已经是有丈夫的人,但是赵王却要逼着她成亲,而王仁知道这个事情之后居然为情自杀了,罗敷在万分悲痛之下也想要随丈夫而去,于是跳进了黑龙潭死去了。从此之后秦罗敷的故事便流传下来,人们对这位美丽的女子除了爱慕之外又多了许多的敬佩之情。

罗敷女

罗敷女其实是古代对名为罗敷这个女子的一种称呼,所说的就是史上非常有名气的美女秦罗敷,她是赵国非常美丽的女子,因为她的父亲一直对歌舞非常的有研究,而罗敷女也继承了他的文才,不仅歌美舞美、貌美,而且她的心灵和品德更是非常美好的,所以罗敷女的名讳也被人们所熟知。

秦罗敷《孔雀东南飞》是根据她的事迹创作

罗敷女雕像

罗敷女小时候只有一个小名为小英,在十岁的时候因为家乡遭遇了洪水的灾害,所以一家搬迁到了村西头的卧龙岗上,而在山上还有着一个尼姑,这个尼姑看小英聪明伶俐十分的喜欢,于是想要收她为徒,这才为她取了罗敷这个名字。之后又有人根据她的事迹创作了《孔雀东南飞》,其中有一句“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所以人们才会用罗敷女来指代她。尽管这个人物距如今很长的时间了,但是罗敷女美好坚强的性格却一直被人们所敬佩,而关于她的故事更是在民间一直流传着。

据说在她的家乡,罗敷女一直依靠着采桑而生活,她和村人王仁相爱并结成了婚姻,可是在不久之后却在路边遇到了赵王,而赵王被她的美貌所吸引,想要强行带她回宫中,罗敷女在无奈之下前去赴宴,在宴会上她做出了一首《陌上桑》,表明了自己已经有了丈夫,并且十分的恩爱,希望可以打消赵王的念头,可是赵王却依旧逼迫她嫁给他,王仁听说了这个消息之后为情自杀了,而罗敷女也跟随着丈夫而死去,从此之后罗敷女的名声便流传开来。

罗敷有夫

罗敷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气的一个女子,她长相十分的美貌,而且性格温和,对待爱情十分的坚贞,同时还有着非常坚韧的个性,平时依靠采桑生活。这个女子为了爱情而失去了生命,因此受到了人们的称颂和赞赏,古代流传下来许多和她有关的典故,其中“罗敷有夫”就是非常著名的一句话,那么罗敷有夫是什么意思呢?

秦罗敷《孔雀东南飞》是根据她的事迹创作

罗敷女雕像

其实罗敷有夫这句话指的是古时候的女子有了丈夫,这里的罗敷并不是单指某一个人,而是泛指女子的意思。有时候这句话也用来暗喻两个人相遇的太晚,就算是相爱了也不能够在一起,因为双方都已经有了爱人,不能因此而伤害到对方的伴侣。这句话和唐朝时期张籍所创作的《节妇吟》中“恨不相逢未嫁时”一句意思十分的相近。

其实这句“罗敷有夫”是出自于《陌上桑》,这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乐府诗,据说这首诗就是由名为罗敷的三国女子所作的。她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妇人,在成亲之后和丈夫王仁十分的恩爱。然而有一次在她采桑的时候和出使邯郸的赵王相遇了,赵王看见她的美貌十分的动心,因此想要得到这个名为罗敷的女子。在一次宴会上罗敷为了打消赵王这种卑鄙的念头,所以作出了《陌上桑》,用“罗敷有夫”这句话提醒赵王自己已经有了丈夫,虽然这首诗没能打消赵王的念头,最终罗敷夫妇二人还是死于非命,但是这句话却永远的流传下来了。

但坐观罗敷

“但坐观罗敷”是一句出自《陌上桑》中的语句,这首诗中讲述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名为罗敷。她长相美貌性格温柔,对爱情十分的坚贞,而据说这首诗正是由她写出来的,目的就是希望可以表明自己忠于爱情的决心,那么“但坐观罗敷”这个语句的意思是什么呢?说出这句话又是出于怎样的目的呢?

秦罗敷《孔雀东南飞》是根据她的事迹创作

秦罗敷图片

其实这句话还要放到文中,联系上下文的语句才能读懂其中的含义,在这首诗中是这样写到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说起来前一句话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在文中前一句写到耕地的人都忘记了手中的犁,而锄地的人也不记得手中的锄头,“来归想怨怒”这句话就是说回到家之后开始相互指责生气,而下一句“但坐观罗敷”,这里的“但”并不是但是的意思,而是只是的意思,而“坐”说的也不是坐下来,而是因为、由于的意思。那么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只是因为观看到了罗敷。

而从这句话也可以看出罗敷的美貌是非常难以想象的,所以人们才会忘记手中的事情,只能回家之后相互生气,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只顾着看美貌的罗敷。然而也正是因为罗敷如此的美貌所以才会被路过的赵王看中,无可奈何之后罗敷只能前去赴赵王的宴,她在诗中说出这句话的意思也是想要表明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更是希望赵王可以高抬贵手,让她回家继续过这样的生活。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1912/291452.html

“秦罗敷《孔雀东南飞》是根据她的事迹创作” 的相关文章

《滕王阁序》中的滕王说的是谁呢?

《滕王阁序》中的滕王说的是谁呢?

?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王勃是何等天纵英才,《滕王阁序》又是何等的传世名篇,这些我们都在语文课上听过。但似乎老师却从来没有提起,诗中所写的风景如画的滕王阁在何地方?而“滕王”又是何许人也。所以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滕王李元婴,他本人不是很出名,但是他全家非常出名,几乎都是皇帝,他爸爸...

郁保四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五位

郁保四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第一百零五位

郁保四是《水浒传》中的人物,青州(今山东省益都县)人,青州地面强人、盗贼,两次抢夺梁山马匹,绰号险道神。梁山军攻打曾头市时,经宋江劝说,反戈曾头市,后上梁山。坐第105把交椅,为山寨掌管监造诸事十六头领之一,地煞七十二星之一,星号地健星。专一把捧帅字旗。第六十八回出场。征方腊时,被飞刀砍死。死后追封...

单廷珪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四位

单廷珪简介:《水浒传》中的人物,梁山上排名第四十四位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它的原型是北宋末年山东人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那么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单廷珪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单廷珪,或写作“单廷圭”,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擅长用水浸兵之法,绰号“圣水将”或“圣水将军”。原...

陈希烈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被欧阳修列入《奸臣传》

陈希烈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被欧阳修列入《奸臣传》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希烈(?-758年...

明朝东林八君子顾允成简介:著有《小辨斋偶存》八卷

明朝东林八君子顾允成简介:著有《小辨斋偶存》八卷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说唐后传》中安殿宝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武功怎么样?

《说唐后传》中安殿宝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武功怎么样?

安殿宝,古典小说《说唐后传》中的人物,武功盖世,奉盖舒闻之命把守独木关。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XXX。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说唐小说进入征东时期,主角是薛仁贵。薛仁贵不仅是说唐小说中的人物,而且在历史上也却有其人,这里就只言说唐小说中...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译文及注释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注释香炉:指香炉峰。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遥看:从远处看。挂:悬挂。...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秋浦歌十七首·;其十四》译文及注释译文炉火照彻天地,紫烟中红星乱闪。炼铜工人在明月之夜,一边唱歌一边劳动,他们的歌声响彻了寒峭的山谷。注释秋浦:县名,唐时先属宣州,后属池州,在今安徽省贵池县西。秋浦因流经县城之西的秋浦河得名。炉火:唐代,...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