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临终前有没有预言魏延会谋反呢?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1-14)200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之一次见到魏延时,便说魏延脑后有反骨,断言他日后必反。后来,诸葛亮在临终前,又断言魏延会选择在他死后立刻反叛。由于《三国演义》深入人心,再加上魏延的确是以“造反罪”被杀的,所以便坐实了魏延“造反”的罪名。但事实上,魏延真的造反了吗?

1魏延是个什么样的人?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桐柏)人,善于养兵,勇猛过人,曾以部曲的身份跟随刘备入蜀。由于屡立战功,他被任命为牙门将军。

刘备在蜀地自立为汉中王后,将治所迁到了成都。当时,需要派一位重要的将领镇守汉川,诸将都认为,只有张飞才能胜任,而张飞也是这么认为,刘备却越级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兼汉中太守,并命其镇守汉川。对此,诸将无不惊讶。

在大宴群臣时,刘备问魏延说:“我对你委以重任,你今后有什么打算呢?”

魏延自信满满地回答说:“如果曹操率领天下兵马前来,我恳请为大王抵御他;如果曹操派其他将领率领十万兵马前来,我恳请为大王吞并他!”

诸将认为魏延有吹牛的嫌疑,但刘备却深以为然,并在称帝后,任命魏延为镇北将军,封都亭侯。

诸葛亮临终前有没有预言魏延会谋反呢?

*** 配图

建兴八年(公元230年),诸葛亮派魏延进攻魏国的羌中。魏延与魏国后将军费瑶、雍州刺史郭淮大战于阳溪,大败费瑶与郭淮,随后便被任命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封南郑侯。

诸葛亮之一次北伐曹魏时,魏延曾毛遂自荐,恳请独自率领一万精兵,从子午谷出发,奇袭长安与潼关,然后与诸葛亮率领的大军在潼关会师。

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认为此计过于凶险,所以并未采纳。

魏延认为诸葛亮是个谨小慎微的孬种,同时也感叹自己的才能无法尽数施展。先不论“子午谷奇谋”能否取胜,这足以看得出魏延比较喜欢冒险。

此外,魏延还是个高傲得没有朋友的人,诸将都对他都敬而远之。

不过,长史杨仪却不吃他那一套,因此,两人经常发生摩擦。

魏延是个能动手尽量不动口的人,每次杨仪与他发生争执,他总会拿起刀对着杨仪一阵比画,气得杨仪眼泪直流。

2诸葛亮临终前有没有预言魏延会谋反呢?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秋,诸葛亮病重,在弥留之际,招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商讨撤军事宜。他命杨仪统领大军,让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还叮嘱诸位将领说:“若延或不从命,军使自发。”

诸葛亮虽然预测到魏延可能不会听从命令断后,但却没有预言魏延一定会造反,只是说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就让军队照常撤退,至于魏延,可以不用理会,随他的便!

诸葛亮去世后,蜀军秘不发丧。杨仪派费袆去试探魏延。魏延对费袆说:“丞相虽然去世了,但我魏延还在。府中官员会自行发丧送葬,我应当率领军队继续追击敌人,怎么能因为一人亡故而影响国家大事呢?更何况我魏延是何人,怎么能听从杨仪的指派,做断后的将军呢!”

诸葛亮临终前有没有预言魏延会谋反呢?

*** 配图

随后,魏延要与费袆一起商讨继续追击敌人的军事部署,还要求费袆手书文告,然后两人共同署名,并告诉各位将士他们的决定。

费袆假装赞同,然后对魏延说:“我们应该把你的意见告诉杨长史。长史是文官,不懂军事,相信他一定不会反对您的意见!”费袆走出大营,立刻骑上快马飞奔而去。

费袆走出大营后,魏延马上后悔了,想派人追赶费袆,但为时已晚。于是,他派人暗中观察杨仪等人的动静,发现他们准备按照诸葛亮生前的计划依次撤退。魏延大怒,趁杨仪尚未撤军之际,提前带领部队南归,然后烧毁了沿途的栈道。

杨仪派人向朝廷递送文书,控告魏延造反。与此同时,魏延也派人向朝廷递送文书,控告杨仪造反。

两人同时状告对方造反,搞得皇帝刘禅很头大。于是,刘禅便询问侍中董允以及留府长史蒋琬,董允与蒋琬都向刘禅担保杨仪不会造反而怀疑魏延。

魏延占据南谷口,准备截击杨仪,而杨仪则派大将何平抵御魏延。到达南谷口时,何平责备魏延及其士兵说:“丞相归天,尸骨未寒,你们竟然敢犯上作乱!”

魏延想混淆是非,于是说:“臭不要脸的!明明是你们想作乱,现在竟然还倒打一耙!”

事实上,士兵们心知肚明,是魏延抗命在先,所以双方尚未开战,就纷纷逃散。魏延与其子数人狼狈逃走,逃到汉中时,被大将马岱斩杀,随后,被灭三族。

3魏延真的谋反了吗?

事实上,魏延并没有谋反之心。

如果他当初想要率军谋反,在兵败逃亡的时候应当逃向北方的魏国,但他却逃往南方的蜀国。更何况当时在蜀军中,众将士一致认为能够有资格代替诸葛亮统领大军的当属魏延,而魏延也认为非己莫属,所以才不会背叛蜀国。

正如《三国志•魏延传》中记载一样:“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选择魏延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而选择了才能不及魏延的杨仪和蒋琬呢?

其实,这是因为诸葛亮平生做事比较谨慎,而魏延做事喜欢冒险。

一旦将大军交付给魏延,魏延势必会改变他生前所做的一切军事部署。出于对蜀国未来的考量,诸葛亮不愿意冒这个险。

当初,董允与蒋琬担保杨仪不会造反而怀疑魏延,这与魏延孤傲、不合群的性格有关。

诸葛亮临终前有没有预言魏延会谋反呢?

*** 配图

而“魏延造反”的真相不过是蜀国内部的两位将领之间的内斗。

如果论造反,最有可能会造反的其实是杨仪。

杨仪率领大军成功撤退,又诛杀了魏延,自认为功勋卓著,理所应当成为诸葛亮的接班人,但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认为他性格狂傲狭隘,在生前曾秘密上表刘禅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诸葛亮死后,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而杨仪只被任命为中军师,并且没有部署。

杨仪自认为自己的资格老,并且才能超过蒋琬,但官位却在蒋琬之下,所以极为不满。费袆看望他时,他对费袆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吾若举军以就魏氏,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意思是说,当初丞相去世的时候,倘若我率领全军投靠曹魏,又岂会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呢!

费袆这人是专业出卖朋友二十年。他先前出卖了魏延,这次又出卖了杨仪。他将杨仪发牢骚的一番话全部密报给了朝廷。刘禅大怒,将杨仪贬为庶民并流放到了汉嘉郡。杨仪心生怨恨,又上疏诽谤朝廷,于是朝廷派人捉拿他,他便畏罪自杀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1/294353.html

“诸葛亮临终前有没有预言魏延会谋反呢?” 的相关文章

元载最后被赐死到底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元载最后被赐死到底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元载,字公辅,凤翔府岐山县人。唐朝中期宰相。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新唐书》记载:“籍其家,钟乳五百两,诏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称是。”也就是说,唐代宗在查抄宰相元载的家产的时候,光是胡椒粉就查抄了八百石。要知道,胡椒粉不过是一种调料。调...

令狐熙:隋朝时期官员,生性刚烈,因忧愤发病而去世

令狐熙:隋朝时期官员,生性刚烈,因忧愤发病而去世

令狐熙(539年~602年),字长熙,敦煌效谷人,隋朝官员,北周骠骑大将军令狐整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生性严谨,颇有雅量,博览群书,精通《三礼》。北周时期,门荫入仕,历任吏部上士、夏官府都上士、吏部中大夫、仪同大将军。隋朝建立后,迁鸿胪少卿,册封武康郡公。出任桂州...

那拉氏作为乾隆第二任皇后 乾隆为什么要厌恶这个皇后

那拉氏作为乾隆第二任皇后 乾隆为什么要厌恶这个皇后

乾隆的第二任皇后那拉氏,为何会遭到乾隆皇帝的厌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1981年,考古学家对乾隆的妃园寝进行保护性发掘,在打开纯惠皇贵妃的陵墓时,众人都大吃一惊,在纯皇贵妃的棺椁边上竟然还有一个小棺椁。而小棺椁的主人,身份居然比纯皇贵妃还要尊贵...

樗里疾:不仅是秦国宗室大将,也是丞相,擅长外交、军事

樗里疾:不仅是秦国宗室大将,也是丞相,擅长外交、军事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嬴姓,名疾,战国时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秦国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有着无数先辈为之奋斗,不管是宗亲还是外戚,都有着十分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这次我...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南朝宋前废帝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南朝宋,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一个朝代,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有个贬义词叫“烂汉脏唐”(也有别的相近词汇,意思相同),是说汉朝和唐朝这两个朝代的皇族和上层贵族私生活糜烂。从史书上记载的一笔笔事迹来看,也确实是如此,汉朝皇帝好男风,唐朝公主好面首,都是比较著名的。其实,在这两个朝代之间的那...

顾徽:三国时期东吴官吏,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顾徽:三国时期东吴官吏,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顾徽,字子叹,吴郡吴县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官吏。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人物生平年轻的时候游历四方,有口才。孙权刚统事的时候,听说顾徽很有才,召进幕府为主簿。顾徽常常跟着孙权出行。一次见军营拖着一男子到市场欲处死,就问他有什么罪。别人说:“他偷了一百块”。顾徽叫他们暂停一...

有哪些与吕蒙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吕蒙正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吕蒙正(944~1011年),字圣功,河南洛阳人,祖籍在今莱州市城港路街道军寨址村,北宋初年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考中状元后,授将作丞,出任升州通判。步步高升,三次登上相位,封为许国公,授太子太师。为人宽厚正直,对上遇礼而敢言,对下宽容...

朱轼:清朝名臣、史学家,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

朱轼:清朝名臣、史学家,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

朱轼(1665-1736年),字若瞻,一字伯苏,号可亭,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学家,乾隆帝师傅。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