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西方人评中国皇帝 为什么认为千古一帝是他?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1-15)200

西方人在评价中国皇帝时,认为这位皇帝是中国最伟大的皇帝,其影响力甚至超过秦始皇。他就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隋朝我们都了解,只存在了短短的3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隋文帝杨坚甚至还不如他儿子隋炀帝有名,然而杨坚却被西方人称为千古一帝,更具影响力的君王。先说我的结论。前段时间在看梁启超《李鸿章传》中看到一句话“李鸿章乃是时势所造之英雄,而非造时势之英雄”。这句话就让我想到了这个事情,西方人之所以推崇杨坚,就在于两个字——创制。

西方人评中国皇帝 为什么认为千古一帝是他?

*** 配图

汉末以来,中国经历了三百多年的大分裂时期,诸国林立,征战频繁。而隋文帝杨坚让中国再次大一统,在他统治的短短23年间,中国人口发展到700多万户,政治安定,民生富庶,其统治时期被称为“开皇之治”。而他的两个创造性改革,让西方人将他奉为了中国的千古一帝。

科举制

在魏晋时期,中国的选官制度一直采取的是九品中正制,他将人分为九品,根据你的家世、道德、才能评级,来选定官位。这种制度其实是在汉末魏初的门阀背景下诞生,是曹魏政权与世家大族共享利益的政策。高官永远被门阀大族所掌控,还寒族子弟只能担任小官,无法施展抱负。而且这项制度使得权阀势力的诞生,如南方的琅琊王氏,一门俱是高官,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从东晋到南朝陈,琅琊王氏一直位居高位。

而科举制的出现改变了门阀与权阀霸占高位的局面,所有的官位都需要凭借真才实学去取得,无法再依靠世家大族的势力取得,那门阀大族也就逐渐衰弱了。而一批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得以进入社会上层,获得了施展才智的机会。科举制的意义在于打通了朝廷与社会中下层的沟通,一批拥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以施展才智,他们来自民间,了解民间,这十分有利于隋朝的统治与发展。以科举选拔人才这也让社会风气得以改善,读书的风气盛行。

西方人评中国皇帝 为什么认为千古一帝是他?

*** 配图

16世纪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就对科举制度大加赞赏,还将科举制度的内容以及形式写成书籍,在西方广泛流传。在1570年-1870年这300年间,西方用英文出版的关于中国的文官制度的书籍就高达70多种。而在当时仍然是贵族政治的西方,科举制度这种打破贵族专权,“学而优则仕”的制度,简直是民主政治的代表。无怪乎,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说“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谩想一个比这更好的 *** ”。

三省六部制

高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中国封建社会有两大矛盾,其中之一就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自秦汉以来,丞相一直拥有极大的权力,他负责管理军事大计或其他要务,并辅佐皇上处理国家大事。一般政务,则由丞相决定即可施行。皇帝有事,常向丞相咨询,丞相有时可封驳诏书,表示对皇帝命令持保留态度。汉末最著名的几个丞相,董卓、曹操、诸葛亮都具有极大的权力。董卓与曹操更是大权独揽,与皇帝无异。

而隋代设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为尚书、门下、内史省。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书,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尚书省下分六部,作为具体落实政令的部门。三省互不从属,互相监督。三省六部制下,宰相变为了一种虚衔,而真正掌握宰相权力的是内史省(唐代改名中书省)长官,却没有相对应的品级,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职务。符合了皇权增加的趋势,也提高了 *** 的工作效率。

西方人评中国皇帝 为什么认为千古一帝是他?

*** 配图

不同于中国的是,西方经历了中世纪之后,国王的权力逐渐强大,国王与宗教牢牢控制着国家,推行文化与政治上的专制。启蒙运动的出现就是为了打破宗教愚昧,反对君主专制,其中孟德斯鸠更是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希望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国家。虽然三权分立与三省六部制目的不同,一个是为了增强皇权,一个是抑制皇权。但是其中分权制衡的理念却是共通的。

科举制与三省六部制这两项划时代的政策,一直延续了1300多年。而其中的民主政治精神被西方人看上,将隋文帝推上千古一帝也就不足为奇了。

题外话,个人认为秦始皇与隋文帝都能称得上千古一帝,这两人都是开创了一个时代的君主,乃是造时势的英雄。有人说康熙是千古一帝,我不赞同。康熙巩固国家一统,创盛世,是一个好帝王,但是他并没有开创一个新时代,只能称得上一个时势所造之英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1/294508.html

“西方人评中国皇帝 为什么认为千古一帝是他?” 的相关文章

朱棣那么能打仗,为什么会被济南城的一幅画吓到?

朱棣那么能打仗,为什么会被济南城的一幅画吓到?

众所周知为了争取那至高无上的位置,皇室子弟自相残杀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其中明朝的朱棣军事能力非常强,可是他为什么会被济南城的一幅画吓到呢?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历史上建文帝上位之后,迫不及待的就对自己的叔叔伯伯们动手了,进行了一系列的削藩行动,面对这种艰难的状况,朱棣决定不再忍耐,...

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城前一天 崇祯皇帝又在做什么

李自成在攻破北京城前一天 崇祯皇帝又在做什么

还不知道:李自成攻破明都城的前一天,崇祯在干嘛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当李自成攻入紫禁城时,绝望的崇祯皇帝挥剑砍杀了儿女及后宫妃嫔,并在煤山之上,歇斯底里地大声户号:诸臣误我!文臣皆可杀!随后便在一颗歪脖子树下,自缢而死,留在他身边随他一同自尽的只有太监王承恩。不过...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是什么表现?没有阻拦是因为什么?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是什么表现?没有阻拦是因为什么?

一说到“神机妙算”相信很多朋友的脑海中立马会浮现诸葛亮这个军事家的名字,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夷陵之战,是刘备人生最后一战,也是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一场战役。此战过后,魏蜀吴三国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对峙时期。历来人们对于刘备伐吴,多是批评的,认为刘备不该以怒兴师,招致惨败,把蜀汉精锐丧失殆尽。其实在刘...

伍子胥会被吴王夫差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伍子胥会被吴王夫差杀掉的原因是什么?

伍子胥是春秋后期吴国大夫,他一生经历也是颇具传奇性质,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春秋时期,两朝元老伍子胥,对于吴国来说,可谓是居功至伟。在他的辅佐下,公子光夺取了国王之位,改名阖闾,打败了宿敌楚国,并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伍子胥极力拥戴夫差为吴国太子,夫差即...

姜维北伐是在何时?为何要等十多年?

姜维北伐是在何时?为何要等十多年?

历史上的北伐大事记中,因为三国演义的缘故,蜀汉北伐成为了耳熟能详的典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国时期,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随即,蜀汉的北伐行动终止,大军撤退。诸葛亮死后,蜀汉政权经过一系列上层权力调整,以及恢复国力,隔了好几年才又开始兵...

博尔济吉特哲哲的皇后之位是怎么来的?皇太极为何这么做

博尔济吉特哲哲的皇后之位是怎么来的?皇太极为何这么做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名哲哲,清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的正宫皇后,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据《清太宗实录》记载,皇太极登记在册的后妃有15人,位份居首的正是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其实,《清史稿》等文献中都有记载,皇太极在娶哲哲之前,还娶过2个女人,她们分别是嫡福...

孙权和刘备之间是什么关系 两人关系很要好吗

孙权和刘备之间是什么关系 两人关系很要好吗

对孙权和刘备是什么关系,刘备做了这几件事情,让孙权没有安全感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和刘备两人的关系很复杂,在合伙打曹操的时候。他们俩的关系很好,在胜利之后,也会因为瓜分地盘而闹矛盾。而且后来孙权还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他,虽然说在正史中并没有留名。只是说了孙夫人,...

刘基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基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刘基字伯温,明朝开国元勋。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刘基(字伯温)是朱元璋的重要谋臣,辅佐他统一天下,因此被朱元璋称赞为当世张良。但刘基最后遭人投毒,不得善终。那刘基是如何为明朝建功立业,又是被何人害死的呢一,效力元朝刘基为南宋名将刘光世后人,自小就聪明好学,被其老师郑复初称为大才。元文宗...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