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一个吭,这才是失街亭的真相!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1-22)262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段故事大家耳熟能详。然而一直以来,众多三国爱好者对此却一直争论不休。争论集中在两点:

1。马谡能力到底如何?失街亭责任是不是全在他一人?

2。马谡是不是必须死?诸葛亮杀马谡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一个吭,这才是失街亭的真相!

*** 配图

失街亭简史

公元228年,诸葛亮之一次北伐,他对外扬言从斜谷进军攻取郿县,并以赵云为疑兵,占据箕谷。魏明帝曹睿于是派曹真驻守郿。岂料,诸葛亮采用的是声东击西的战略,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陇右出兵,一举攻占了武都、天水、安定等地,魏国朝野一时震动。

为了保证对尚在对峙的广魏、上邽 、陇西等地的进攻,诸葛亮派马谡领王平等抢先占领街亭进行布防,阻止曹军对西面的支援,给正面战场争取时间。然而,马谡到了街亭以后,却放弃了驻守城池的命令,派兵驻扎在一旁的南坪山上。裨将王平一再规劝,马谡均置之不理。

张郃率军赶到街亭之后,发现马谡驻扎在山上,便四面围住南山,并切断了通往山上的水道。当时正值初夏,天气炎热,山上又没有水源。不到两三天,蜀军就军心大乱,被张郃乘势击败。街亭就此丢失。

街亭的丢失,使得蜀军陷入双面夹击的危险局面中,诸葛亮只得放弃到手的陇右等地,之一次北伐就此失败。事后,诸葛亮处死了马谡。本文为历史网原创,未经历史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马谡=赵括?

街亭为什么会失守?一般都归结于马谡一人身上。他狂妄自大、刚愎自用,擅自违背诸葛亮的命令不说,还听不进下属的建议。只知道照搬兵书所云,从不考虑实际的情形,最终才有此败。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通常还会举出另一个史料来佐证。《三国志·马良传》记载,刘备死前曾特意告诫诸葛亮,马谡这个人名不副实,爱夸夸奇谈,不要重用他。(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所以,结论很明显:马谡只是能说会道,不过是三国版的赵括罢了。诸葛亮重用马谡,纯粹是一种失误,甚至可以说是任人唯亲的表现。然而,马谡真的这么弱鸡吗?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一个吭,这才是失街亭的真相!

*** 配图

我们不妨看这么几则材料。其一,诸葛亮北伐前,曾南征蛮族来平定后方局势,三国演义里的七擒孟获便是对这段历史的加工演绎。《襄阳记》记载,南征之前,诸葛亮曾问计马谡。马谡给的建议是,“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这成了诸葛亮南征的基本策略。

其二,失街亭之后,诸葛亮下令处死马谡。安汉将军、丞相参军李邈立刻跳出了为马谡求情,”秦国赦免了孟明,于是得以称霸西戎。楚国诛杀了子玉,于是二世便灭亡了。”可见,在李邈的心中,马谡乃是与孟明、子玉一类的绝世人才,杀之会动摇国本。

这并不是李邈一个人的想法。《襄阳记》里记载,失街亭后蒋琬到达汉中,曾对诸葛亮说,当年楚国杀了子玉,秦国大喜过望。现在天下还没平定,就杀死才智过人的名士,不是太可惜了吗!而且,据《襄阳记》记载,诸葛亮处死马谡时,“十万之众为之垂涕。”

好,现在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到底哪一方才是对的吗?我个人倾向于认为马谡确有能力。首先,正如之前所说,无论是诸葛亮还是蜀汉的官员如李邈,都承认马谡的才能。而且,诸葛亮南征时马谡的献计,也确实证明了他的才华。

其次,刘备所谓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临终遗言本身就很可疑。一则,马谡当时虽然有一定名气,但是也仅限于此。刘备临终前,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如何保证年幼的刘禅平稳地继承权力以及蜀汉政权内部的稳定。他为什么会突然交代了这么无关当时大局的一句话呢?根本说不通。除非他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二则,诸葛亮这个人性格特点是谨慎,如果刘备当真说了这句话,诸葛亮应该会对马谡仔细观察。然而,《三国志·马良传》在记述了刘备的遗言后,来了一句,“亮尤谓不然”,根本没听进刘备的告诫,依旧与马谡高谈阔论,有时甚至一直从白天谈到晚上。本文为历史网原创,未经历史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失街亭责任完全在于马谡嘛?

既然我们承认马谡确实有能力,那么如何解释失街亭一事呢?通常认为,马谡由于违背诸葛亮的命令,放弃了坚守城池,把军队移到了山上,才导致这场失败。然而,有两点需要再次说明:

其一,虽然都说军人的职责是服从,然而还有一句俗话,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这是因为将领面临的具体情况千变万化,地形、天气以及各种突 *** 况都是事前不可能预料到的 ,所以将领都会被授予相应的指挥权,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临时决策。

因此,马谡有权根据自己的判断,改变诸葛亮的事前决策,这点无可厚非。至于当时究竟出现了什么情况才让马谡做出了这种更改,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我们不能因为他最后的失败就断定更改诸葛亮的命令是错误的。

其二,孙子兵法有云: 凡处军、相敌,绝山依谷,视生处高,战地无登,此处山之军也。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

按照兵法的一般原则,行军作战,本来就应该占领制高点,以便前面视线开阔,形成居高临下的有利形势。具体到街亭而言,它地势并不险峻,无险可守。马谡到达街亭后,登上南坪山,抢占制高点,从军事上并没有错误。当初定军山一役,老将黄忠就是凭借地势从高往下一举斩杀了夏侯渊。

所以,一则,马谡根据实际情况出发,违背事前规划并非擅自违反军令。二则,占据高地的有利地形,符合兵法所言,也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至于是不是纸上谈兵,这仅仅是主观判断。

因此,我的推测是,街亭之所以失守,违背命令、擅自驻扎山上可能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问题出在其他的地方。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赵云那里得到一些启发。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一个吭,这才是失街亭的真相!

*** 配图

在之一次北伐时,除了马谡的兵败失街亭,驻扎在箕谷的赵云也被曹真所败,事后,赵云被贬。作为叱咤多年的大将,赵云的领军作战能力不容置疑。他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三国志·赵云传》的说法是,赵云“兵弱敌强”,所以失利。但是请注意,这并不是说赵云的兵力少,进而寡不敌众。实际上,赵云所率的兵力是超过曹真的。《汉晋春秋》记载,之一次北伐结束没多久,就有人建议再次发兵,诸葛亮拒绝了。他这样解释,“大军在祁山、箕谷时,兵力都多过曹贼,然而不能破敌反被敌破,原因并不在于兵力,而是在于人。”

据诸葛亮自己反思,此次失败根源不在于兵少,而是在于士兵战斗力太弱。诸葛亮的这番话应该是可信的。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再看街亭的失败,便有了另外的视角。无论是坚守城池还是占据高地,从理论上讲,都有自己的道理。之所以失败,原因在于军队战斗力太弱,使得蜀军虽然占据有利地形,却最终仍被张郃所败。本文为历史网原创,未经历史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一个吭,这才是失街亭的真相!

*** 配图

马谡是不是必须死?

马谡该不该死呢?有人说该死,违背军令又丧失街亭,依律可以杀。也有人说不该死,胜败乃兵家常事,你不能因为一次军事失败就杀人。不然的话,多少人也不杀啊。又有人说,马谡属于可杀可不杀的情况。之所以诸葛亮要挥泪斩马谡,是为了给魏延等人一个交代,甚至还有人说这是给北伐失败找一个替罪羊。

这些说法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却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马谡并不是只有战败这一条罪状。如果只有这条罪状,他确实可杀可不杀。然而,实际上,他还犯了另一条不可饶恕的罪名:临阵逃亡。

《三国志·向朗传》记载,“朗素与马谡善,谡逃亡,朗知情不举,亮恨之,免官还成都。”向朗因为与马谡交情好,在他逃亡后知情不报,因此被诸葛亮免官。马谡逃亡的事实,在这里清楚无疑。

此外,据《三国志·王平传》记载,马谡打败后,“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如果马谡没有逃亡,应该是他收拾残兵,稳定军心,而不是裨将王平。这条史料,是马谡逃亡的另一个侧面证明。

一次战斗的失败,处罚有大有小,当然可以不杀。然而,马谡身为更高统帅,战败后却独自逃亡,性质立马不同了。此罪就不得不杀了,纵使再不情愿,再有人请求,也只能痛下狠手。这应当才是马谡不得不死的主因。本文为历史网原创,未经历史网官方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1/295599.html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就是一个吭,这才是失街亭的真相!” 的相关文章

陶谷是什么人?赵匡胤登基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陶谷是什么人?赵匡胤登基之后他是什么结局?

陶谷,北宋大臣,本姓唐,避后晋高祖石敬瑭名讳改姓陶。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赵匡胤在距离开封仅二十公里处的陈桥驿被黄袍加身,叛周称帝。随即,赵匡胤在跟将士们约法三章之后,率部回师开封,后周灭亡,宋朝建立。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也有如韩通、魏仁浦...

关羽丢失荆州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去救关羽

关羽丢失荆州的时候 刘备为何不去救关羽

对关羽失了荆州,刘备为什么不救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为什么不救关羽?公元219年,关羽从荆州兴兵北上,攻打在曹魏控制下的重镇襄阳、樊城。关羽的蜀军包围了樊城,困住了驻守在此的魏将曹仁。然后,关羽又水淹七军,击败了于禁、庞德二人率领的魏军援军。一时间,关羽名声...

李纲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李纲的一生有哪些成就?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李纲(1083年7月27日-1140年2月5日),字伯纪,号梁溪先生,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民族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年),李纲登进士第,历官至太常少卿。宋钦宗时,授兵部侍郎、尚书右丞。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入侵汴京...

郭嗣本:唐朝时期大臣,曹魏大将军郭淮十世孙

郭嗣本:唐朝时期大臣,曹魏大将军郭淮十世孙

郭嗣本(588—645年1月),字隆基,太原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唐朝时期大臣。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太原郭氏。曹魏大将军郭淮十世孙,隋左卫大将军、真定侯郭衍次子。唐贞观十八年十二月(645年1月),因病去世,谥号“静”。人物生平郭嗣本(588—645年1月...

有哪些与王坦之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有哪些与王坦之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留下了哪些作品?

王坦之(330年~375年),字文度,太原晋阳人。东晋名臣、书法家,东晋尚书令王述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王坦之出身太原王氏,年轻时与郗超齐名。投靠会稽王司马昱,出任从事中郎,迁大司马长史,袭封蓝田侯。迁侍中、左卫将军,联合谢安等人抗衡大司马桓温。桓温死...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的成就为何完全不同

高览和张郃都投靠曹操 两人的成就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高览和张郃一起投靠曹操,为何张郃成了名将,高览则默默无闻?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事实上,之所以张郃成为了名将,而高览则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看懂了这些原因,将非常有助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张郃与高览袁绍手下,有四个非常厉害的猛将,号为河北四庭柱...

为何说曹丕是个心胸狭隘的人?

为何说曹丕是个心胸狭隘的人?

曹丕是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比起他父亲曹操来说,不管是在文韬武略上,还是在用人和气度上,都差远了,曹丕心胸狭窄,除了害死五子良将于禁,还害死了哪位大将?先看曹丕害死于禁的经过,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于禁在襄樊战役中,被曹操派去...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失败 袁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会失败 袁绍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官渡之战袁绍为何失败?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熟悉三国的人应该知道的是,官渡之战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一场生死之战,这次战役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成为了当时第一大诸侯,而这场发生在建安五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一场经典的战役,受到了后世的吹捧,袁绍毫无疑问...

评论列表

沈军
沈军
2个月前 (08-06)

对于诸葛亮挥泪斩马谡这一历史事件,我认为应该客观看待,首先肯定的是失街亭事件确实给蜀汉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和负面影响;然而也应认识到历史人物的决策和行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挑战而并非绝对正确或错误之分界清晰明确的情况之下进行评判更为合理公正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历史的真相并吸取其中的教训而不是简单地指责或者赞扬某些人物的行为同时我们也应倡导诚信、忠诚等正确的价值观以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春天
春天
2个月前 (08-06)

失街亭背后的真相令人深思,诸葛亮的决策展现了明智与决断,他坚持原则、公正处理事务的态度值得肯定;同时揭示了责任担当的重要性以及人才选拔的严肃性不容忽视的事实!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