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太平天国为何北伐失败?北伐究竟该怎样看待?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1-22)110

太平天国是为近代,最为有影响力的大规模农民军起义。在太平天国强盛时期,太平军为何会北伐失败呢?这是出于什么原因,一起来看看吧。

一、为何只派两万人北伐

1、当时太平天国的军事更高决策者实为东王杨秀清,由于起义以来的战事过于顺利。使得杨秀清和其他高层人士对于局势的判断太过于乐观,以为即便不使用全力,北伐军也很可能像原起义军从广西到江苏那样直捣北方,北伐若成功,太平军再通过西征东征控制长江流域及南方一带 ,就会掌控大局。胜利的天平就可以站在天国这一边。殊不知这种盲目的乐观和误判却把两万将士送上了死路。

太平天国为何北伐失败?北伐究竟该怎样看待?

*** 配图

2、太平军攻下武昌后虽号称50万,但实际有战斗力者应该不过10万,这两万北伐军人数虽少,却是太平军中主力中的主力,很多都是老广西,也有两湖一带的人员,作战经验丰富,战斗力绝非一般。所以从质量上来讲,太平天国高层还是很重视北伐的。但就现实情况和杨秀清等人的规划而言,西征远比北伐重要,自然不可能抽掉太多的力量实施北伐,不过……用两万老兵来打这场前途并不明朗的北伐之战,太值得商榷!

3、很多人一直认为从个人的利益考虑,当太平军攻克南京后,高层内部的争斗也开始兴起,林风翔李开芳等北伐将士多为杨秀清的嫡系部队,杨让他们北伐有捞取政治资本的嫌疑。反过来,洪秀全同意北伐,亦有清除异己的嫌疑。这种说法不是没有可能,但可能性也不算太大,毕竟大局未定,北伐的失败不是太平天国高层任何人想看见的结果,谁也不可能拿两万精锐的生命去开玩笑。

4、派林风翔等人北伐其实仅是太平天国北伐计划的一部分,杨秀清也曾设想以现有的两万北伐军为先锋,等西征稳定后再派部队实施接应,规划的倒是不错,只可惜当北伐军陷入困境时,西征的形势也不明朗,杨秀清很难抽调足够的力量去接应北伐军,而且北伐军距大本营的距离实在拉得太远,杨对此也是爱莫能助,理想最终没有成为现实。

二、北伐军为何可以一直杀到天津?

1、北伐军在攻击天津周围之前,为了保存实力,主要是采取了流动作战的战术,避免碰硬(当然由于某些地方战略位置的特殊和后勤补充的需要,一些硬仗还是要打的),没有经历太多的大规模战斗。

2、北伐军自身的战斗力强悍,反观拦截的清军大多不擅长野战,且战斗力低下,多半未与北伐军交手便望风而逃,很难阻击来犯的北伐军。加之进军途中沿途许多清军城池为了保全自己,避免因战败而被清廷追责,干脆采取闭门不战的态势。保全了自己,但也使得北伐军可以顺利通过。

3、北伐军所到之处,捻党、白莲教等反清组织亦闻风而起,虽未掀起太大的风浪,但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大量的清军,为北伐军提供了一定的掩护作用。

太平天国为何北伐失败?北伐究竟该怎样看待?

*** 配图

三、北伐军失败有何原因?

1、人数太少

虽然两万太平军是精锐部队(沿途虽然也扩充了一些兵员,但这些新兵并未起太大的作用),但他们所面对的是整个北方,实力实在有限。清廷完全可以集中半个国力来与之拼杀。

2、后勤补充

由于北伐军仅有两万人,所以攻城略地之后无法分兵把守,只能就地补充完毕之后便弃城而去,实际上等于断了后路,在前期北伐军连连获胜、清廷震动的时候,如果能派后续部队及时跟上,或许可能是另一番结果。可事实是直到北伐军在天津受阻之后,援军才匆忙过来,但由于距离实在拉得太远,援军自身的实力又有限,其在清军的阻击下接连溃败,而且在此期间,由于缺乏补给,加之冬季来临,致使北伐军无御寒衣物,广西、两湖士兵从小生活在温暖的南方,面对北方冰天雪地的战场,非常不适应,2万北伐军的全军覆没,其中因受冻而减员的就几乎占了三分之一。

3、战术以及政策上失误

北伐军前期虽然进展顺利,却严重忽视了距离问题,孤军深入,犯了兵家大忌,实际上是把自己送上了绝路。北伐军在天津受困之后,各路清军被调派而来加入到了围攻北伐军的行列里,援军的到来又遥遥无期。照现实的情况来看基本上已经宣告此次北伐将无果而终,再停留下去必是死路一条。可北伐军终究选择了固守待援的方案,幻想着固守一城等援军一起里应外合打败围城的清军,实际上已经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而且无法发挥太平军所擅长的野战。以至于在战争后期始终被清军包围在孤城里,虽然他们一次次地突围,并且一次次在突围战中打败清军,但也在无援的情况下一点一点地被消耗,最后全军覆灭。

太平天国为何北伐失败?北伐究竟该怎样看待?

*** 配图

此外,太平军在北伐的过程中,虽然使一些反清力量望风归附,但在进军途中采取毁庙宇、砸佛像、强迫百姓信上帝等错误方针,大大的失去了民心,加上几次不理智的屠城也使得本来对清 *** 不满民众对太平军亦产生了反感。

四、对这次北伐究竟该怎样看待?

个人认为集中一定力量实施北伐还是必要的,其影响震动了清廷,牵制了北方大量的清军,迫使十数万清军掉头进行防御,为南方西征和东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而且北伐是有希望获得巨大战果的,只是由于援军迟迟未到,后勤供给也跟不上,造成大好时机的延误,力量不足也给了清廷以喘息的时间。最终导致北伐失败。当然,太平天国高层对北伐的影响也是举足轻重的,很多人到了南京后进取心退化,就不想再前进,内部也开始了权力与利益的争夺,逐渐陷入腐化,这对北伐也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1/295645.html

“太平天国为何北伐失败?北伐究竟该怎样看待?” 的相关文章

元载最后被赐死到底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元载最后被赐死到底是因为什么?他犯了什么错

元载,字公辅,凤翔府岐山县人。唐朝中期宰相。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新唐书》记载:“籍其家,钟乳五百两,诏分赐中书、门下台省官,胡椒至八百石,它物称是。”也就是说,唐代宗在查抄宰相元载的家产的时候,光是胡椒粉就查抄了八百石。要知道,胡椒粉不过是一种调料。调...

历史上赵光义登基之后,赵匡胤的儿子都是什么表现?

历史上赵光义登基之后,赵匡胤的儿子都是什么表现?

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开宝九年继位。今天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当年的最后两个月为太平兴国元年)十月二十日,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突然驾崩。一日后,其弟晋王赵光义登基为帝,是为宋太宗。赵匡胤的死是有疑点的,最大的争论就是“烛影斧声”之说。我个人是相信这种...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孝庄遗嘱让康熙37年不肯下葬 上面到底写了什么

对康熙为何将孝庄停尸37年不肯下葬?她的“遗嘱”究竟写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孝庄秘史》这部影视剧,同时也在其他的一些清朝的宫廷剧中了解到孝庄太后这个人物,不得不承认,她可谓是清王朝一位传奇人物,先后辅佐了两位帝王管理清朝的江山基业,别看在表...

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上位 赵匡胤后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赵匡胤死后是弟弟赵光义上位 赵匡胤后人在北宋地位如何

赵匡胤子孙在北宋一朝的地位如何?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宋太祖赵匡胤共生了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赵德秀、次子赵德昭、三子赵德林、四子赵德芳,其中老大和老三早夭。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太祖一夜暴毙,次日太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入宫主持大事,于十...

吕常: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为官清正俭朴,深得民心

吕常:三国时期曹魏大臣,为官清正俭朴,深得民心

吕常(161~221),荆州南阳博望人,三国时期曹魏横海将军、章陵太守,为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封关内侯。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常以中勇,显名州司,试守雉长,执戈秉戎,慎守易,兵不顿于敌国,坠不侵于四邻,拜武猛都尉厉节中郎将裨将军,封关内侯。王师南征,与充军从,奄有...

荀攸是什么出身?曹操有多看重他?

荀攸是什么出身?曹操有多看重他?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曹操帐下有五大谋士:荀彧、荀攸、程昱、郭嘉、贾诩,其中以荀攸最为曹操倚重,为其“谋主”。既然荀攸是曹操的首席军师,为何没有郭嘉他们那么出名呢一,出身名门荀攸出身颍川荀氏,为广陵太守荀昙之孙,名士荀彧堂侄。荀攸早年丧父,因此跟随祖父荀昙一起...

罗汝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罗汝才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他最后的结局是如何造成的?

罗汝才,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别号曹操。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上半年,自称“奉天倡义大元帅”的李自成,在起义军内部来了次大清洗。不少不愿意完全成为李自成部下的起义军将领被干掉,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自号“代天抚民威德大将军”的罗汝才。在当时,...

明朝末年,投降李自成与清朝的第一个明朝总兵是谁?

明朝末年,投降李自成与清朝的第一个明朝总兵是谁?

明朝,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明末清初,明朝军队、清朝(后金)军队、农民起义军三方大混战。战争期间,三方互相之间的招降纳叛一直都没有停过。至明末,总兵已经成为明朝镇守地方的最高级别武将,也是明军跟农民起义军、清军...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