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解密:枭雄曹操为何不纳蔡文姬为妾?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1-27)190

关于蔡文姬的传奇,郭沫若先生的新编同名历史剧颇符合国人的审美,先悲后喜,否极泰来,还有些小浪漫,把左贤王这老蛮夷写得那么有情有义。

然而,历史是不能那么解读的,对吧?

史书载:“文姬为胡骑所获,没于南匈奴左贤王,在胡中十二年,生二子。”(《后汉书 列女传》,下同)蔡文姬自己也说:“戎羯逼我兮为室家,将我行兮向天涯。”(《胡笳十八拍》)前面一个“没”字,后面一个“逼”字,已然揭示了蔡文姬的战俘及女奴的身份,敌营十二年,其实没那么浪漫。

文姬归汉的原因,历来是后人争议的焦点。因为阿瞒这人有点好色,而蔡文姬据说才貌俱佳,所以生发出各种联想。尽管史书给出了理由,“曹操素与邕善,痛其无嗣,乃遣使者以金璧赎之,而重嫁于祀。”然而后人还是不依不饶的。

实际上,曹蔡有过三次晤面,解读一下,或能拨开云雾。

之一次,蔡文姬回归后与曹操有一番对话。

解密:枭雄曹操为何不纳蔡文姬为妾?

*** 配图

“操因问曰:‘闻夫人家先多坟籍,犹能忆识之不?’文姬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余篇耳。’操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文姬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于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

这时候,蔡文姬多大?据郭沫若先生考证说,约莫31岁。《中国文学史》一书推翻了郭的说法,貌似还要再大一些,35岁比较靠谱。我支持后者的意见,毕竟两汉魏晋士风尚古,女子出嫁要稍晚一些。

从曹操的语气来看,“犹能忆识之不”,很温柔;“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很体贴。一个握有生杀予夺之权的男人,一个给文姬以重生大恩的男人,如此口吻,也难怪让后人生疑。但若了解曹操渴望得到的“坟籍”到底是哪些书,他的“温柔体贴”的用意,也就昭然若揭了。

文姬的父亲蔡邕,首先是个历史学家,其次才是文坛领袖。他生前曾与友人合撰《后汉记》,在流放时上书灵帝“奏其所著十意”,这个所谓 “十意”即是“十志”,是“修补《汉书》十志之下尽王莽而止,光武以来唯记纪传,无续志者”(《后汉书 蔡邕列传》)。无疑,文姬所默写的400篇,肯定是《后汉记》的章节。也就是说,通过对话,曹操透露了两个意思:一,我跟你父亲有交情;二,相信你能继续你父亲的遗志,把史书修下去修得更好。

这是一个政治家的责任,也是一个权谋家的伎俩----起码蔡文姬修史,不会瞎掰曹操怎么怎么着吧。

第二次,是文姬的夫君董祀获罪之后。

解密:枭雄曹操为何不纳蔡文姬为妾?

*** 配图

董祀也是名门之后,道德文章都不错,二十郎当岁的小伙子,只是个屯田都尉,没杀人,没谋反,最多是个愤青而已,发发牢骚,又能犯啥死罪?然而曹操就是要杀他,这又让后人生疑----莫非他们是情敌?

蔡文姬去丞相府为夫君求情,有几个情节可以推翻“情敌”说。

首先,曹操似乎早就等着蔡文姬来,当时公卿、名士以及远方的使者宾客坐满了一屋子,他还对宾客们说:“蔡伯喈的女儿在外头,今天让各位见见她”。文姬“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

其次,拒绝的理由不堪一击。曹操说:“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去,为之奈何?”这个“奈何”很小儿科吧,他为何不说“法律无情”?摆明了是给文姬进一步说话的机会。当蔡文姬恳求道:“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曹操马上就同意了,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宥其罪。

我比较认为这是曹操设下的一个善意圈套。董祀这小子婚后可能对蔡文姬不够好,小伙子被逼娶了老姐姐做正妻,还是个二锅头,心里不乐意,大概也说得过去。曹操通过惩治董祀,再次送给蔡文姬一个天大的面子,也让董祀从此感恩蔡文姬,善待蔡文姬。可谓一举两得。

曹操的目的达到了,后来董祀果然对妻子很好。

第三次,是蔡文姬避世隐居期间的偶遇。

说是偶遇,不如说是曹操于百忙中的一次拜访或探望。“琰(即文姬)闻操至,忙出迎接。操至堂,琰起居毕,侍立于侧。操偶见壁间悬一碑文图轴。起身观之,问于蔡琰。琰答曰:‘此乃曹娥之碑也。’操读八字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操问琰曰:‘汝解此意否?’琰曰:‘虽先人遗笔,妾实不解其意。’”

翻译成白话,很有意思。文姬听到曹操到了,出去迎接,曹操无意之间看到悬挂在墙壁上的碑文图轴,起身看了看,问文姬。文姬说:“这是曹娥碑。”曹操见上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虀臼”,问:“你知道什么意思吗?”文姬回答:“这虽然是先父留下的,但我也不清楚是什么意思”。

解密:枭雄曹操为何不纳蔡文姬为妾?

*** 配图

曹操难道不知道曹娥碑?难道真的不知道“黄绢幼妇,外孙虀臼”是什么意思?此时杨修早死了,杨修活着的时候,他们两个就去看过曹娥碑,也研究出了“黄绢幼妇,外孙虀臼”的含义----绝妙好辞。蹊跷的是,蔡文姬居然也装着不知道,他们玩什么哑谜?

我以为是二人故意而为之的,或者说,是曹操故意而为之,向董祀夫妻表明一种姿态,朋友的姿态,知交的姿态----也只有知交之间,才会有这种默契和情趣吧!

曹操三晤蔡文姬,留给后人的,是文化胸怀,是政治格调,更是一种人性之大爱,是一个真汉子对一代才女的真诚怜惜。他若霸占了蔡文姬为妾,他就不叫曹操了,而叫“左贤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1/296553.html

“解密:枭雄曹操为何不纳蔡文姬为妾?” 的相关文章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虞翻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虞翻(164年~233年),字仲翔,会稽余姚人。三国时期吴国学者,日南太守虞歆的儿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勤奋好学,早年担任王朗的功曹。后来,投奔孙策,入仕于东吴,历任富春县长。举茂才,拒绝东汉朝廷征辟,迁骑都尉,参与夺取荆州的战役。得罪孙权,流放于交州。嘉禾二年(23...

韩信被杀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还有什么原因存在

韩信被杀是因为功高震主吗 还有什么原因存在

还不知道:韩信被杀,除了功高盖主,后世还流传了五大原因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韩信史称“兵仙”,他的一生打了很多经典的战役,带兵以“多多益善”闻名,战场上屡次出奇制胜,是我国历史上神将的代名词,智慧和狡黠的化身。但是韩信也是另一个成语的代名词,这个成语叫做“狡兔死、...

冯唐是什么人?他为何不得皇帝重用?

冯唐是什么人?他为何不得皇帝重用?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出自于唐朝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李广是汉武帝时期非常有名的将军,被称为“飞将军”,一生战功赫赫,威震敌胆,可到死都没能封侯。连李广的儿子李敢,并不怎么出名,也没什么大功绩,都被封为关内侯,而李广却没能获封。汉武帝不给李广封侯,他不从自己身上...

夏侯惇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 夏侯惇就不怕死吗

夏侯惇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 夏侯惇就不怕死吗

对夏侯惇为何敢主动单挑吕布和关羽呢,他难道不怕死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整部三国演义里,唯一不怕死的除了张飞外,恐怕再难找出第二个,那么为何夏侯惇敢于迎战演义里排名最靠前的吕布与关羽呢?我们从夏侯惇与吕布和关羽的交战记录来看。先说夏侯惇对吕布1。演义第六回荥阳之战...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刘备在赤壁之战后获得了多大的利益?为何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谥号昭烈皇帝,史家又称为先主。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最著名的战役之一,一般来说,普遍认为这一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势力格局,造就了三国时代的到来。但实际上,我认为赤壁之战只能算是加大和奠定了南北对峙的格局,并没有奠定天下三分,...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裴寂是什么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

裴寂唐朝开国功臣、也是唐朝第一位宰相。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裴寂是唐高祖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杀掉兄弟李建成、李元吉,并逼迫李渊退位以后,他是怎么对待李渊这位最宠幸的老部下的呢?先来说说裴寂为什么是李渊最宠幸的大臣。李渊在起兵以前,裴寂就是他最好的朋友,...

有哪些与甘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有哪些与甘宁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

甘宁(? - 215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甘宁少年时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崇尚奢华,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建安十三年(208...

李莲英作为一个宦官  慈禧太后为何如此宠信他

李莲英作为一个宦官 慈禧太后为何如此宠信他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莲英是宦官,为何会被慈禧宠信一生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导言有一次,洋人问李莲英“你一个太监,为何慈禧离不开你”,李莲英还没回答,慈禧就对李莲英说道“小李子,哀家需要牙签”。李莲英慌忙从衣兜里掏出来一根牙签,接着慈禧又需要掏耳勺,修指甲的剪刀,还有...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