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奇闻异事 > 正文内容

未解之谜:300吨重的九龙壁是如何运到故宫的

奇闻异事5年前 (2020-02-22)700

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更具代表性的建筑,如此庞大的建筑结构体系不禁使人感慨先人的智慧与建筑技巧。11月4日,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李疆、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陈皓生及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教授霍华德·斯通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古代兴建故宫时,曾制造人造冰道,并以水为润滑剂,拖运了重达300吨的巨石,再次以现代科学 *** 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

未解之谜:300吨重的九龙壁是如何运到故宫的

*** 配图

古老的故宫兴建于明成祖朱棣永乐四年(公元1406年),至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落成,曾于1557年至1561年、1597年至1627年由于大火进行两次大规模重建。据称最初的建设投入工匠23万人,民工士兵上百万,是几代人劳动的结晶。故宫巧妙的修建技术也吸引着后来无数中外研究者为其倾尽心血。故宫里使用的巨石多达数万块,其中更大的一块是摆放在保和殿后面的雕有九条游龙的大石雕,重约300吨。《两宫鼎建记》曾简要记载,长石雕是隆冬时节在人工冰道上被拖运来的。

尽管长石雕的拖运过程始终没有详尽的记载和科学论证,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李疆却通过翻看500年前的记载,发现一个相似的情况:在1557年,有一队劳工通过类似的方式拖运一块重约123吨的巨石,经过70多公里的行程将其运到故宫。由此可以对机械工程史上“由于在公元前1500年时中国的车轮已经充分发展,因此中国古代没有出现以人力在冰上拖运巨石的案例”这一观点进行补充和修正。

去年夏天,李疆与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陈皓生带着之一次到访中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教授霍华德·斯通参观故宫,讨论起大石雕运输中的润滑问题。事后他们查阅文献,却未发现从现代工程科学角度进行相关分析的研究,因此他们决定一探究竟。

据李疆介绍,明代的人们在巨石运输中就已经认识到,在低速重载情况下,滑动摩擦方式比滚动摩擦方式更为安全可靠。而且,故宫巨石运输采用了冰面润滑的方式,并且通过在冰面泼水形成水膜作为润滑剂,来实现减轻阻力的目的。通过比较发现,这种运输方式比用传统的木撬、滚子及普通的冰面润滑更加省力,且更适合北京当时的环境状况。为此,研究者通过滚动与滑动的摩擦系数的对比,说明了该 *** 是合理的。

未解之谜:300吨重的九龙壁是如何运到故宫的

*** 配图

从理论上来说,由于冰面比木质表面更加坚固和平滑,故宫兴建者采用制造人工冰道,使作为巨石垫板的木板与冰面接触(而非古埃及以木板铺路,实现木板与木板的接触),大大减小了摩擦力。李疆等人根据古籍记载和合理推算,从现代实验的角度,估测以同样的方式运输123吨的巨石大致需要工匠数为300人以下,因此可以推测运输300吨的巨石的人数不可能超出太多。然后,他们推算了以木板为轨道拖运123吨巨石所需的人数为354人,虽接近预期人数,但明显在运输300吨以上的九龙壁时很可能失败。进而可以推论,当时最为可行的 *** 是铺设冰道,在冰道上拖动巨石。这种便利 *** 与北京的气候环境有关,与长期处于热带的埃及相比,北京拥有使用冰的天然优势——寒冷的冬天。古籍记载,运送巨石的时间是在冬至前后,在15、16世纪时北京1月的平均气温是在零下3.7摄氏度(上下0.5度),虽然没有天然的河流为运输提供冰道,但人们在运输过程中每半公里就会凿坑取水以保证冰道的用水。

根据巨石运到故宫的距离和时间,专家们估算拖动一个123吨的巨石所需的平均速度是每秒8厘米。如此低的速度,加上极小的摩擦力是不会使冰面自动融化成水进而在冰道与木板之间形成润滑剂的。因此李疆等人研究了除摩擦生热外的能使水膜产生和保持的其他 *** ,即在拉动时直接在前面泼水,这一点在古埃及也有类似的记载。通过现代物理研究可知,冰上低速运动物体的摩擦力比高速运动时大得多,但是在接近零度时以水膜为润滑的摩擦力非常小,因而在泼水作为润滑剂的情况下,纵使每秒8厘米的低速滑动只会有极小的摩擦力。由于在明代北京日间零下3.7摄氏度的情况下,水在2分钟内不可能完全冻结,因此水膜是可以维持并保证运输的。当然,古人也可能使用热水来延缓结冻。所以,研究者可以得出在故宫九龙壁拖运时,不仅采用制造冰道的方式减缓摩擦,还在长途运输时向冰道泼水作为润滑剂。

未解之谜:300吨重的九龙壁是如何运到故宫的

*** 配图

着名的中国科技史研究者李约瑟曾指出,古代的中国并没有建立起西方以数学为基础的科学体系,中国古代的先进技术是一种经验体系,难以称之为科学。然而,当我们伫立凝望故宫,当学者们用现代科技手段重新审视故宫的兴建技术时,不禁为我们先人的智慧所折服。李疆也评价说:“明代的巨石运输方式说明,当时人们对低速重载的润滑研究达到了很高水平。紫禁城的兴建与郑和七下西洋都发生在15世纪前期,巨石运输的例子说明当时的陆地运输技术并不比航海技术逊色。”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2/300944.html

“未解之谜:300吨重的九龙壁是如何运到故宫的” 的相关文章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他真的和外星人接触过吗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他真的和外星人接触过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曾经见过外星人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对于说地球上曾经来过外星人来过UFO,可能大家对此都有认知,而且在科学界,人们似乎对这些也进行过研究。不仅在现代就是在古代中一些记载里,他们描述的情景也像是外星人造访地球。尤其是我们古代神话小说拾遗记尤为独特。在书中...

拉美西斯一世的儿子 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塞提一世简介

拉美西斯一世的儿子 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塞提一世简介

塞提一世(Seti I),古埃及第十九王朝法老(公元前1318年—公元前1304年在位;一说公元前1337年—公元前1317年)。他是拉美西斯一世的儿子、拉美西斯二世的父亲。塞提一世于即位后重振埃及军队,以图收复阿蒙霍特普四世时期埃及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丧失的领土。曾攻陷推罗城,与赫梯人交战,后订立和...

世界上最不好做的职位,被害率超过30%,却抢着做

世界上最不好做的职位,被害率超过30%,却抢着做

有这样一个岗位,死亡率非常非常高。我做了大致的统计,被杀害率为31%,活不到40岁的高达50%,寿命超过60岁的只有15%。这样的岗位还有人应聘吗?有呢,多少英雄豪杰不顾命地去争抢呢。这是一个什么岗位呢?就是中国的皇位。中国历史上从秦始皇以来在岗的不到200个皇帝中一共有61个被杀。而且大多数直系皇...

周瑜墓在哪里?三国历史名将周瑜陵墓未解之谜

周瑜墓在哪?说起三国时期的吴国名将周瑜,人们很自然地会想起当年那场赫赫有名的赤壁大战。建安十三年(公元208 年),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和鲁肃坚决主战,并亲率吴军大破曹兵于蒲圻的乌林赤壁,创造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又一范例。此役一举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历史局面,使吴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得以...

揭秘:红楼梦中的尤物秦可卿身世的未解之谜?

导读:《红楼梦》有五个书名,其一为《金陵十二钗》。秦可卿是《红楼梦》中的正十二钗之一,由此可知她在书中的地位多么重要。我们曾经论述过:作者曾将《红楼梦》写完过,共有一百一十回。然而现存仅有八十回,但是带有脂砚斋批语。那么,后三十回到哪里去了呢?——是作者自己亲手砍去的。见《带脂批的八十回〈石头记〉即...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未解之谜:身世是否牵扯吕不韦

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未解之谜:身世是否牵扯吕不韦

秦始皇给后世留下了四个谜团:第一个是他的长相之谜,史学界围绕他身形是猥琐还是高大英武展开了激烈的争论;第二个是性格之谜,秦始皇是凶狠残暴还是雄才大略,在史学界也有不同的声音;第三个是求仙之谜;第四个是私生子之谜。然而,在所有的谜团之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秦始皇私生子之谜。那么,秦始皇究竟是不是私生子...

姜太公钓鱼被周文王重用:世界上最早的职位自荐

姜太公钓鱼被周文王重用:世界上最早的职位自荐

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为我们解读《三字经》时,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当历史进入商纣王时代的时候,一樵夫看见渭水之滨的磻溪有一老翁在垂钓,感到非常奇怪。其实,垂钓者比比皆是,不过就是一老者背一斗笠伸一钓竿,盯着水面,静等鱼儿上钩,这有什么奇怪?呵呵,这老翁还真与普通的钓者极为不同,他的钓钩离水面至少三尺...

解析埃及艳后为何被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

解析埃及艳后为何被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

埃及艳后出生于公元前69年,是当时统治埃及的马其顿王国的后裔。她是古埃及克罗狄斯·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而对于这位女法老是怎么死的,一直成为了一个谜,埃及艳后之谜究竟是怎样的呢?埃及艳后石像在历史上,埃及艳后的死是被毒蛇咬死的,这是大家普遍性认为的,尽管这个故事让人感伤,但是在感伤的同时我们也...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