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已测量腋温 古人没温度计如何测量温度?
测量温度,在现代是很简单的事情。但在西方人发明的温度计尚未传入中国的古代,中国人是如何测知温度高低的?从史料来看,中国人很早就确立了寒、冷、温、热的“温度”概念,先秦时期观察“瓶中之冰”、南朝已使用“腋下温度”,还通过“火候”、“物候”来测定超高温、预测未来气温趋势等。像“春暖花开”、“天寒地冻”、“炉火纯青”……最早都是古人推测气温的用语。冰瓶,中国最原始的温度计
*** 配图
——《吕氏春秋》:“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世界上最早的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于公元1593年发明的。顺治年间,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首次将西方温度计概念带入中国。因此,不少人认为中国古代没有测量温度的仪器。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已出现了一种可以观察温度变化的“瓶子”:瓶子中装上水,如果水结冰了,气温即低于零下,进入寒冬了;如果冰融化,则气温回升。这种瓶子称“冰瓶”,也叫“水瓶”,可谓是中国最原始的一种温度计,被视为现代温度计的雏形。
冰瓶到底是什么形状的测量工具?现代考古中尚未发现实物,但从文献上可知,先秦时中国人已在使用。吕不韦《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中有这样的说法:“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也。”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看到瓶子里的水结冰,就知道天气已经寒冷,鱼鳖已经潜藏了。这是古人利用水在不同温度下的“水—冰—水”的形态变化,来推测温度下降和升高的技术。
类似的说法,在汉刘安《淮南子·说山》中也有记载:“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对于《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中所说的“瓶子”,到底是不是一种“温度计”,文中没有具体交代。可能正因为如此,“冰瓶”这种原始温度计未被现代学术界重视和认同,被误认为是一种普通的生活器皿。
笔者认为,如果是普通的器皿,那为何不说“碗中之冰、“缸中之冰”、“池中之冰”?结合西方早期的温度计也是一种细长的瓶子,可以想象先秦时的冰瓶并非普通之物。如果进一步联系《淮南子·说山》中的上一句话
——“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更可以侧证冰瓶是一种原始的温度计。
“悬羽与炭”,这是古人利用木炭吸收水分的原理、首先发明的测量空气湿度的一种 *** 。试想,先秦人已发明和使用比测量温度难度更大的“湿度计”,发明和使用“温度计”是不是更为可能?虽然冰瓶测量温度在精度上有点粗,可能没有刻度,不能显示温度值 ,但其所透露出来的智慧是相当不一般的。伽利略发明的之一支温度计,便是用水作为界质,此后才有灌注酒精和水银的温度计出现,而中国人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以前已开始用水作为“温度计”介质了。冰瓶是将水结冰作为温度的固定点,即现代的摄氏0℃,通过水结冰和融化情况来判断气温,而西方在17世纪才由荷兰科学家惠更斯提出此概念。
*** 配图
“腋温”,至晚在南北朝时已测试
——北魏《齐民要术》:“大率常欲令温如人腋下为佳”
显然,冰瓶是古人测量低温的一种简单工具,属于“测冷仪”。那么,古人又是如何测量人体体温这类常温的?
中国人很早就发现,健康人的体温是恒定的。于是将正常体温作为标准温度,即现代的摄氏37℃,以此推测体表温度是高还是低,即中医所谓“发热”与“发寒”。中国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里已记载了测体温诊病的情况:“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
所谓“尺热”、“尺不热”,是发烧与不发烧,“尺”为腕端脉穴之一,与“寸”、“关”相连,统称“寸关尺”,是中医看病时必测摸部位。中医所谓望、闻、问、切四法之“切”法,就是测脉相和体温,切在尺部。为了校验准确性,医生切后往往还会触摸病人的额头、身体皮肤,与自己的体温作一综合对照,故又有“切肤”一说。
望、闻、问、切四法为古代名医扁鹊所创,据《史记·扁鹊传》记载,扁鹊为战国时名医。由此可见,如何测量体温并据此判断病症,先秦时期的中医已有一套系统的 *** 。
将人的体温作为测量温度的标准值,在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便有多处记载。如卷六“养羊篇”里介绍“卧酪”时,密闭的容器内要保持合适的温度才能使奶正常发酵。如何知道里面的温度是合适的?就是通过与人的体温比照作出判断的,“温温小暖于人体为合宜适。”
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医学测量体温时常用的“腋下温度”,最晚在南北朝时已普遍使用。《齐民要术》卷八“作鼓法”中,有这样的说法, *** 豆豉,要布置暖和、太阳晒不着的屋子,温度保持人体腋下温度为更佳,即所谓“大率常欲令温如人腋下为佳”。
在 *** 豆豉的过程中,每天还要进屋里去观察两次,用手 *** 豆子堆中,看是否需要翻动,“候:看如人腋下暖,便翻之。”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最晚在南北朝时中国人已测腋温,知道腋下温度更稳定和准确。
“火候”,推测超高温度时的 ***
——先秦《考工记》:“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相对来说,低温和常温比较方便测量,测量高温特别是超高温的难度则比较大。古代中国人早在商周时期,就找到很实用的 *** ,并运用于青铜器的冶炼,这便是观察“火候”。火候,古人又称之为“火齐”,是借燃烧时火焰的变化,来推测温度高低的技术。这其实是一种“目测法”,《荀子·强国》中提到了这种 *** ,强调要铸造出精美宝剑,得掌握恰到好处的温度,即所谓“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如何通过火候推测出温度的高低?有一个成语叫“炉火纯青”,就是古人观察火候的标准之一,在火焰没有杂色,是青色火焰时,温度更高。中国之一部手工艺专著、先秦时成书的《考工记·栗氏》是这样说的:“凡铸金之状,金与锡,黑浊之气竭,黄白次之;黄白之气竭,青白次之;青白之气竭,青气次之,然后可铸也。”
*** 配图
这段文字,说的就是观察火候的具体 *** 和过程,不同火焰和颜色的变化代表不同的温度。经过现代科学验证,“火候”法相当准确,因为不同物质的气化点不同,金属加热时由于蒸发、分解、化合等作用,会生成不同焰色的气体。如青铜冶炼时出现白色烟雾,相当于摄氏907℃,锌开始挥发;炉火纯青,表明温度已达到1200℃,锌完全挥发,全是铜的青焰,此时就可以浇铸了。
这种通过观察火候推测温度的 *** ,在古代许多领域都有运用,如古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也是观察火候,推测丹药是否能炼成。唐医学家孙思邈《四言诗》即称:“洪炉烈火,烘焰翕赫。烟未及黔,焰不假碧。”
观测火候,在现代冶炼、制瓷等多种行业中仍在运用。如陶瓷烧制,光看温度计烧不出优质陶瓷,因为测温仪上的显示并不能准确反映物体内部温度,得依据“火候”来操作。
“物候”,预测未来气温走势
——古代谚语:“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中国古人不仅很早就已掌握了不同温度的推测 *** ,还发现了温度变化的规律,道家古籍《尹关子》即称:“寒暑温凉之变,如瓦石之类,置之火即热,置之水即寒,呵之即温,吸之即凉。”但比较遗憾的是,古人未能像圆周率、经纬度那样,给温度提出一个“中国数值”。
事实上,古代中国人推测温度的 *** 很多。温度计只是实时温度的反映,古人还通过时序轮换和自然气象的变化,判断和预测当天气温和未来气温的走势,这种 *** 可以视为“物候”测温法。
由于中国古代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常说的“春暖花开”、“天寒地冻”,都是古人推测气温变化的语言。像推测眼下的高温天气,古人便有一套很成熟的 *** ,并以谚语的形式在民间推广、流传:“早上朵朵云,下午晒死人”、“天上花花云,地上晒死人”、“秋天大雾扑人面,当日太阳火炎炎”、“迷雾毒日头”、“早起雾露,晌午晒破葫芦”……这些都是古人通过气象变化预测当日气温的一种 *** 。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因记载时序、方便安排农业生产而来,也是古人预测气温的需要。通过对节气当天气象的观测,古人可以对未来气温趋势,进行比较准确的中长期预测。如本周7月7日刚过的“小暑”,此节气一到,古人就知道下面将进入高温“烧烤模式”,所以谚语说,“小暑过,一日热三分。”为迎接高温,古人就会多吃消暑食品,以减轻高温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在下面将到的“大暑”,如果当天比较热,秋冬气温就偏高,谚语所谓“大暑热得慌,四个月无霜”,就是这个意思。
对于夏季是否有高温天气,古人还从夏至日气象来判断,有“夏至无云三伏烧”、“夏至无雨三伏热”一说。而“冬至暖,烤火到小满”、“霜前冷,雪后寒”则是古人预测低温的说法。类的还有“冬至不冷,夏至不热”、“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