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商朝祸国红颜妲己的家族成员资料介绍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4-13)110

妲己的父亲

据著作《封神演义》记载,商朝末年,商纣王帝辛为人残暴,民不聊生。看到大商民心大散而纣王仍只顾享乐,被派至冀州封为冀州候的大将苏护愤起讨伐,留书永不朝商,结果讨伐失败,有苏氏部落难敌商军,苏护无奈之下不得不将女儿妲己献出。

商朝祸国红颜妲己的家族成员资料介绍

后周武王在西岐建周,与纣王为敌,两厢敌对,纣王令苏护出兵西岐攻打周武王,铲除异己,然苏护心已向周,不仅不出兵相对还一心投靠,终寻得良机与周兵汇合,投靠归顺。其中,他顺利劝降郑伦,记一大功。

受命十一年,商纣王出兵讨伐东南夷,长期征战国家内耗加剧,暴乱四起,周武王当下决断掌握时机联合各部族发兵讨纣。在潼关战役中,苏护被暗算死于余家二子余兆枪下,结束了一生。周武王灭商后,姜子牙将其与金奎、姬叔明、赵丙一道封为东斗星官星,手拿日月神镜跨坐凤凰。

苏护最为知名的,是他的女儿,一代妖女苏妲己。然而据《封神演义》记载,苏护早早便与女儿苏妲己决裂。

苏护为人耿直,始保初心,一心为民爱民,虽手上大权在握却不居功自傲,不愚忠,明辨是非,冀州候苏护不是神秘莫测的高人,他有的就是一副铮铮铁骨,身为将领,面对残暴的纣王他能毅然说出:君乱臣纲,败坏五常,冀州苏护,永不朝商。由此看出,苏护确有有一身正直的傲然之气。

妲己的妹妹

众所周知,苏妲己在经典历史小说封神演义中由于被九尾狐附身因此由一个善良美丽的姑娘转变成一个蛇蝎王后,而在电视剧《封神榜》中因为她有一个妹妹苏凝香,在看到她的狐狸尾巴后发现了姐姐的真实身份,那么苏凝香是否真的存在?

商朝祸国红颜妲己的家族成员资料介绍

在温碧霞版本的封神榜中,苏妲己有一位同胞妹妹,两人同时被纣王召到宫中,起初苏妲己因为算出是害国祸水被打入冷宫,可惜最后纣王还是被引诱了。最终在妲己被姜子牙灭了以后,苏凝香赶到刑场去看苏妲己,结果这才发现了姐姐是狐狸变的。然而纵观历史或者是原著小说,都可以发现苏妲己是家中最小的女儿,他有哥哥,但是没有妹妹。

不过苏妲己虽然没有妹妹,但是附身在她身上的九尾狐狸精倒是有两个妹妹,一个是名叫胡喜媚的九头雏鸡精,还有一个是名叫玉贵人的玉石琵琶精。这三个妖怪并称为轩辕坟三妖,在封神演义中,当时商纣王由于在一次祭祀典礼中垂涎女娲的美貌,因此写下一首无礼的亵渎之诗,惹怒了女娲娘娘,她算出商朝气数已尽,于是命令这三个妖怪前去协助周武王讨伐商纣。

由于轩辕坟被毁后,九头雏鸡精幻化为妲己的义妹从而进宫,而玉石琵琶精排行老三,喜爱吸食宫人,每次进宫看望妲己都会吸取几人的精血,被姜子牙烧出原型后后来又被妲己放在摘星楼复活进宫,最终这两名妖怪被杨戬所擒斩首。

妲己怎么死的

妲己的人物形象是由于封神榜的广为传播而被世人所熟知的,她有着倾城的美貌,将贪恋女色的纣王迷得七荤八素、言听是从,而纣王更是为了讨其欢心,不断根据她的主意设立种种残暴的酷刑,两人日夜享乐,纣王丝毫不理朝政,最终加剧社会矛盾,引发起义。

商朝祸国红颜妲己的家族成员资料介绍

纣王为了哄妲己开心,增加征税,尽收天下奇珍异宝藏于露台供妲己欣赏玩乐,两人饮酒作乐,荒淫嬉戏。据悉,寒冬腊月时节,妲己看见有人赤脚走在冰上,觉得他的生理构造一定与常人有异,于是下令将他的双脚砍下以研究生理构造。还有一次,妲己看到一位孕妇,心生好奇,便活生生剖开其肚子,葬送两条生命。她更声称心绞痛,命纣王挖出忠臣比干的心以治心痛,结果什么也没发现。

然而以上的种种记载,加上炮烙之刑、酒池肉林等等,都在众人心中根深蒂固。由于当时商纣盛行占卜迷信,起初妲己在一进宫以后就被算出会引来亡国之祸,于是被商纣王打入冷宫,谁知后来在她的引诱下,好色的纣王难以抵抗,还是将她捧在手上,倍加宠爱。

在封神榜中妲己的结局是纣王灭商的时候,刽子手被妲己惊人的美貌所折服,因此下不去手,最后还是姜子牙蒙面斩之。

而历史上还有一种记载称纣王自焚以后,妲己与另一名妃子一共自缢而死,纣王在找到他们的尸首以后,在上面射了三箭,以金鞭抽之,再用黑斧斩首,把人头挂在小白旗上,用以示众,一带妖后以此收场。

妲己被封神了吗

据《封神演义》记载,苏妲己,为一代将领冀州候苏护之女,早年被苏护婚配给仙人,后被商纣王召入宫中,被九尾狐妖附身后与纣王做出种种恶行,祸国殃民,最后被周武王诛杀。

商朝祸国红颜妲己的家族成员资料介绍

而《史记》中说,妲己,姓己字妲,容貌倾国倾城,长袖善舞妖媚动人。被苏部首领献给商纣王,她发明了“炮烙之刑”,牧野之战后,商朝灭亡,纣王兵败自尽,妲己被周兵所杀。

《封神演义》中,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大周后,姜子牙给诸人封神,怜商纣王才兼文武,因听信谗言,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才落得如此下场,便在封神时封他一个“天喜星”,专司襄办民间嫁娶的大喜事。而妲己并未封神。

妲己附身的狐狸精实为轩辕坟三妖之一的九尾狐狸精。纣王暴虐,残害忠良,万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商纣王贪恋美色,在女娲庙中对女娲娘娘言语不敬,举止不端,同时凤鸣岐山,新王出现大商气数已尽,女娲派遣三妖(分别是九尾狐狸精、玉石琵琶精、九头雉鸡精)下界惑乱君心,助周伐纣。然而三妖贪恋红尘俗世,沉迷酒池肉林,贪图富贵荣华助纣为虐,肆意滥杀祸国殃民,犯下大错,女娲娘娘将轩辕坟三妖收回赐死,投入轮回之中。妲己为九尾妖狐所附身,之后死于周武王的剑下,也就是说真正的妲己已死,而轩辕坟三妖因祸害万民而被女娲赐死,封神也就不可能了。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4/309817.html

“商朝祸国红颜妲己的家族成员资料介绍” 的相关文章

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起兵谋反 刘邦最后为何没有对他下手

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起兵谋反 刘邦最后为何没有对他下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信的谋士蒯通,多次唆使韩信起兵谋反,为何刘邦最后却没杀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邦杀人讲技术含量,并不是龙颜一怒,随便让人头落地。也就是说,这个人怎么杀得有个说法,不是切土豆那般帝王气侧露。就如嬴政一口气杀27个劝解他的人那样的事情,刘邦断然不会...

刘备要是统一三国的话 刘备会不会除掉诸葛亮

刘备要是统一三国的话 刘备会不会除掉诸葛亮

对如果刘备一统三国,他会除掉诸葛亮吗?五虎上将中哪些人会倒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天命玄鸟,降而生商”早在商王朝,枭已然作为王朝的图腾出现了。枭雄则是形容烈鸟一样的人物性格,逐步演变成为形容胸怀大志、内附机心、杀伐决断、不囿古今的人物。用通俗话来说,这类人往往有...

孝庄太后都已经死了37年之久 康熙为何迟迟没有下葬

孝庄太后都已经死了37年之久 康熙为何迟迟没有下葬

你真的了解孝庄太后停灵37年,康熙为何迟迟不将祖母下葬吗?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在清朝历史上曾经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典故。在满清入关之后,多尔衮曾上深山向一位神秘道人咨询大清国运。老道答曰:“得之于摄政王,失之于摄政王;得之于孤儿寡母,失之于孤儿寡母。”皇太极听得是一头雾水,自然听不懂老道...

苏坦妹为何会被朱元璋杀掉?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苏坦妹为何会被朱元璋杀掉?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提起来在我国古代,能力出众的人,肯定是少不了朱元璋的。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无论是多硬的汉子,在战场上多么嗜血,在遇到貌美的女子时,都难免会心动而柔情起来。现如今,我们常说长得“安全”,这就是说自己长得不好看,所以就不会被坏人盯上,不过...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出手救人

关羽败走麦城时路过马超封地 马超为何没出手救人

还不知道:关羽败走麦城,曾路过马超封地,为何马超却不出手相救呢?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的名将里,关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可惜他虽然威风了半辈子,最后的结局却不大好,晚年败走麦城,最后在临沮这个地方被杀了。可能有的朋友就会问,临沮不是马超的底盘吗?他怎么不救救关...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同治皇帝年少登基为帝 同治皇帝为何不到十九岁就驾崩了

对同治皇帝年少继位,登基之后没过几年便因病去世,驾崩时只有19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当中最高权力的掌握者,正是因为皇帝能够享有非常庞大的权利,所以很多人对于皇位都趋之若鹜。我国古代历史上一共出现了400多位皇帝,绝大多数皇帝因为在位期间碌碌无为,...

都说刘邦是一个小人 刘邦是怎么夺得天下的

都说刘邦是一个小人 刘邦是怎么夺得天下的

对刘邦这个真“小人”为何最终能夺得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汉高祖刘邦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饱受争议,他赢得了大汉天下,打败了霸王项羽,又是开国太祖,应该是名满天下,流芳千古。但在史书,戏剧,诗歌,甚至是民间话本中,都是混混,无赖,小人得志的负面形象。刘邦到底是被世...

李从珂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李从珂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晚年生活如何?

后唐是五代十国时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阳。让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李从珂是后唐最后一位皇帝,也是一个性格十分矛盾的人。他年少时仅率数十骑兵就敢混入数万人的梁军,斩杀梁军将领;可他当了皇帝后却胆怯怕战,畏惧辽军,不敢率军救援张敬达,导致最后身死国灭。那为何李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