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是怎么回事 香居谏齐宣王发生了什么
齐宣王问大臣们,听说周文王有一个占地面积七十里的狩猎场,真的有这么一回事情吗?
孟子回答,史书上倒是有着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问,真的有这么大吗,会不会记错了。
孟子说,但是老百姓还嫌这个狩猎场太小呢!
齐宣王说,对啊,我想问的就是这个,我的捕猎场才方圆四十里,规模还没有周文王的一半大,但是我的百姓却觉得这太大,我不理解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孟子说,周文王的捕猎场虽然有方圆七十里,但是在里面砍柴的百姓可以去,想要打猎的人也可以去,这是周王和百姓共享的场所,百姓嫌他小不是很正常嘛。
我刚到齐国的时候,问清楚齐国有哪些禁令后才敢进入,深怕触犯大王您定的规矩,。我还听说大王您在齐国的郊外划了一块方圆四十里的打猎场,但是在这里似乎只有您才能来打猎,要是城中百姓杀了那里面的动物,是和杀了人一样要判刑的。
所以说,这四十里大的捕猎场对于百姓来说,不就是在国内设置的一个天然大陷阱吗!百姓当然觉得太大,这也是合情合理的把。
如果君主的快乐和百姓的快乐密切联系,那么君主享乐的地再大百姓也会觉得小,相反如果把百姓区别对待,甚至用法律条文来禁止,那么君主享乐的地方再小,百姓也会觉得大了吧。
如果能与百姓一同分享,再大也不会觉得过分,但是如果只是一个人享乐,那么就算很小算过分了。
香居谏齐宣王发生了什么
齐宣王在造大宫殿,大的足以覆盖数百亩地,改好后的宫殿可以容纳下三百多间屋子,在当甚至是历史上都是比较罕见的大工程。
也只有齐国这样的大国才有实力完成这宏大的工作量,凭借齐国的大国地位和雄厚的国力,工程有条不紊的进行,就这样持续了三年。
三年来,负责建造的百姓是几乎没有歇息,负责监管的官员也寸步不离,因为这可是齐宣王下令修筑的啊,但是由于工程量过去强大,三年过去了,还没有建造完成,当时齐国虽说是大国,但还是为各种问题困扰,如何继续发展壮大自己,如何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如何将老大的地位进行到底,都是齐国应该考虑的。
但是在宫宫殿建造的过程中,居然没有一位大臣向齐王提出意见,如今的齐国已经是满负荷预转了,还要忙着再建筑宫殿的话必然引起不满。
香居就向齐宣王谏言,荆王放弃了礼乐制度,他贪图享乐,荒诞淫欲,我斗胆请问齐王,您认为当时的荆国是有君主的吗?
齐宣王说没有皇帝,他们的君主不问国事,怎么叫做还有皇帝呢!那我再问齐王您认为荆国内有好的臣子么,齐王说也没有,作为一位忠心的臣子,在帝王犯错之前就应该提出来,这不是合格的臣子。
香居又说,现在君王在建造宫殿,但是三年了还没有修成,但是您的大臣中没有人敢进谏,你认为自己的臣子合格吗。
齐宣王说,是不合格,我也没有好的臣子。香居说既然大王您这样认为,那我也只能告退了,说着快步走出。
齐宣王突然反应过来,忙说先生留步,我哪里是没有好的臣子,是我没有意识到,先生为什么这么晚才来点化我。
他找来尚书,快帮我记下来,某年某日我没有遵从先王的教诲,兴修工程,劳民伤财,是香居先生提醒我了,让我停止这种做法。
王斗见齐宣王是怎么回事
先生王斗拜见齐宣王,齐宣王让人把王斗接进来,王斗说让我去拜见大王是爱慕权势的表现;而大王出门迎接我则是礼贤下士,手下传话给齐宣王,齐宣王出门迎接,和王斗一起进门。
齐宣王说,我和先王一样想要通过虚心纳谏来治理国家,听说您能直言批评,而且句句是关键,没有什么畏惧的。王斗说,您听错了,我生在乱世,侍奉的是乱君,又怎么敢妄自进行批评呢!齐宣王听了以后不是很开心。
过了一会,王斗说,齐桓公有五种爱好,他纠合各路诸侯,匡正天下的臣民,他是由天子授位,通过自己的力量成就霸主。现在大王您有四种爱好,齐宣王说,我专心治理国家,日夜担心会不会亲手毁了国家,哪里敢有什么爱好。
先王喜欢马,大王您也喜欢马;先王喜欢狗,大王您也喜欢狗;先王喜欢酒,你也喜欢酒;先王有点好色,大王您也如此;只是先王懂得礼贤下士,而大王您却不懂。
齐宣王说,现在世上没有好的士人,让我如何办?王斗说,世上没有骐騄那样的骏马,但是大王您已经车马齐备;世上没有跑的飞快的狗,但是大王您已经有擅长奔跑的猎狗;世上没有西施那样的美女,但是大王您已经后宫佳丽繁多。
您只是不去礼贤下士,为什么担心世界上没有好的士人呢!您要做帽子为什么不找自己宠爱的人做,而要找工匠去完成,是因为他们会做。而现在大王治理国家却只用那些不会处理朝中大事的亲信去做。
齐宣王说,您说得对,我应该选拔贤能的人。
齐宣王纳谏是怎么回事
齐宣王算不上一位明君,但是在他执政时期,齐国得到快速发展,这和他善于承认错误,知错能改,虚心纳谏的表现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对后世百家争鸣的文化大盛世局面奠定基础的稷下学宫的建立,让思想家纷纷传播自己的学说,对社会发展也起到进步作用。
齐宣王率先到秦国招募贤士,得到了有贤德的人后,齐宣王逐渐开始发展国内的一些文化事业,齐宣王喜欢到处游说的士人,他认为这是君王统治时不可或缺的力量,这位重视文化,虚心纳谏的帝王,不惜耗费巨额资金召集天下的文人。
齐宣王欢迎文人墨客到自己开办的稷下学宫来,其中儒学大师孟轲的到来对齐宣王文化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稷下学宫中百家争鸣,各派学说的代表纷纷著书立说,开战学术研究,创造了中国史上灿烂的“先秦文化”。
前面提到齐宣王治国的时候常常犯错误,但是他虚心认错,再加上手下还是有善于纳谏的臣子,孟子曾经借生活中的小故事,提醒齐宣王要好好管管自己的君王作风,说是大王身边的臣子让自己的朋友帮忙照看妻儿,自己出远门回来后发现朋友没有做到,让齐宣王判断,再上升到中级干部,最后到君王。齐宣王嘴上不说,心里接受孟子的纳谏。
齐宣王想要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狩猎场不比周王的大,但是百姓却不满意,孟子告诉他要与民同乐,和民分享,这样才是造福百姓的表现。
在齐宣王到社山打猎的时候闾丘想齐宣王建议招纳贤士,完善法律;打开国库,救济百姓;颁布法令,尊老爱幼。齐宣王听了很是感慨还想要让闾丘作自己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