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长城拦不住大军为什么从秦到明都在努力修长城?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5-02)160

大家都知道长城是中国最伟大的建筑之一,在抵御外敌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

而说起长城,之一个感觉就是军事要塞,主要是军事作用,不让敌人攻过来。但是,稍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长城这么长,很多地方的城墙并不像一些重点路段修得那么高大,我找个偏远的地方,很容易就突破了啊。

其实,不但是我们有这个感觉,就是古代的人也有这样的感觉。这个人就是乾隆。乾隆他就瞧不上长城,他当皇帝的时候,长城已经破烂得不成样子了,下面的人多次打报告请求修一下,乾隆就是不修,乾隆认为,长城从先秦修到了明朝,都没有解决边患。明朝修长城挺认真的,我们大清不也是一路杀了过来?国之险在民不在地,修长城不过害苦了老百姓,不用修!

那么,是乾隆这个人智商高,比唐宗宋祖、秦皇汉武都牛逼,他们没看到的事情,乾隆看到了?当然不是!

我们先说一下,为什么修长城,而不是组建军队对付边患。

长城拦不住大军为什么从秦到明都在努力修长城?

话说,秦朝时派了蒙恬进攻匈奴,把匈奴的河套地给抢了。可把匈奴人打跑后,蒙恬没有趁势进攻,而是坐地修起了长城,把各国长城连接起来,形成了一道统一的防御线。

蒙恬为什么不追呢?

一是追不上,秦军是步兵为主,要跑赢四条腿的匈奴人实在是有心无力。

二来匈奴人机动性强,尤其是思想上,他们是游击战的祖师爷,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

三是追击成本太高。打败一个对手很容易,可要歼灭对手就非常困难。汉武帝时候,用三代积蓄,倾全国之力,也没有真的全部消失匈奴。人家跑到欧洲还是东山再起了。

以后的朝代,中原不乏再次压倒性的胜利,但都没办法一劳永逸消灭对方。比如唐朝打败了突厥,但突厥完了后,别的草原民族又兴起了。

所以,蒙恬就地开始修起了长城,这个也得到了秦始皇的大力支持。因为这是最经济的手段。

后面,明朝最喜欢打仗的明武宗曾经算过一个帐,如果要派八万兵马出去打鞑靼,一年需要费用一千万两,还不保证一定赢。而如果修葺一下长城,只需要五万劳工,两个月,费用不过百万两。

这里面还有很多细帐,比如调用民工,民工干完活了回去还是农民,还能种田。而调用大军,大军就要长期吃军粮,不干活。另外,修好了长城,可以开辟大量的新耕地。这也是一笔不可小视的收入。

此外,不用军队还有一个比较隐秘的原因。用军队,就会产生握有重兵的大将,怎么防范大将是一个麻烦事,还是用农民工比较好,毕竟工头比较好对付。刘邦刘工头除外。

这就是为什么不用军队而用长城的原因。

长城拦不住大军为什么从秦到明都在努力修长城?

当然,这个因果要两面看,用军队费用高。用长城,军队就得不到建设,也缺少实战经验。长期来看,过于防守的国防政策必定会削弱其军事力量。这也是美国明明没有人敢惹它,它还到处找事的原因,就是要保持军事上的领先地位。

我们再说一下,长城其实不能防大军,为什么还要修。

一是长城虽然不能完全保证拦住大军,但在一些重要关口上还是能起到一些防御作用的。那些很容易突破的地方,往往不是经济或者政治的要点,对方突破了,战略意义也不大。

最后一点,长城不但是防军队的,还有一个重要作用,防走私,搞经控。

中原跟塞外的交往,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贸易。甚至这个贸易最后还影响到了国家的安全。而有时候,中原也会利用贸易来对塞外实施惩罚或者奖励。

明朝时,就实行比较严历的关防政策,有时候禁止跟外面的人做生意。这有点像现在的经济制裁。没有生意就没有和平,你不让人家穿绸子,人家的贵族肯定不干啊,不干要么就服软,要么就开战。

那么,怎么落实这个经济制裁呢,这就要靠长城了。长城有的地方防不了军队,但防个商队或者走私者还是很轻松的。这就是经济封锁。

此外,有了长城,中原就可以在固定的地方开办集市,然后通过这个边关集进行抽税,这又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

长城拦不住大军为什么从秦到明都在努力修长城?

当然,长城除了这些,还有预警的作用,你一进攻,我挡不住你,但我点个火,抽根烟,报个信还是可以的吧。

另外,还有防小股偷袭的作用。要突破长城,大的军队可以,但那种大部队也不是说搞就搞的,两三年能搞一次就不错了,搞多了很伤身体的,夜郎国为什么早早灭亡了?

而小股的骚扰倒是容易组织,但有了长城,小股的军队甚至一些野路子的打劫者就不行了。这样,长城内的居民就可以安心的种一片地。

最后,这些长城还可以方便中原的主动出击,长城就是中原的驻兵员,补给站,传送门……

所以,长城还是很厉害的,也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原文来自脑洞历史观的头条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5/313055.html

“长城拦不住大军为什么从秦到明都在努力修长城?” 的相关文章

丙吉是什么样的人?他与刘询之间有何故事

丙吉是什么样的人?他与刘询之间有何故事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好人有好报。这是告诉我们,良心好的人一定会有好报。西汉的丙吉就是这样的人。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鲁国人 。早年间丙吉就研究学习法律,从刚开始起步的鲁国狱史一路做到了廷尉右监,之后因为被牵连免职。征和二年爆发巫蛊之祸,公孙敬声被人告发以巫蛊之术诅咒汉武帝,并且与阳石...

乾隆六十年皇帝后就禅让给嘉庆 乾隆就不怕大权旁落吗

乾隆六十年皇帝后就禅让给嘉庆 乾隆就不怕大权旁落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做了60年皇帝,乾隆为何会选择生前传位给嘉庆?他不怕大权旁落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乾隆绝对是全世界,有人类以来,最潇洒快活的一个人,没有之一。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哥们从25岁登基开始,做了60年皇帝,还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始终手握实权。这段时期...

张辽身为吕布麾下的八健将之首,与高顺的地位相比如何?

张辽身为吕布麾下的八健将之首,与高顺的地位相比如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吕布作为汉末割据诸侯之一,也曾割据一方,手下有八健将,张辽是八健将之首,排名第一,那么,吕布的另一位大将高顺,为何不在八健将之列?高顺的地位和张辽相比,究竟谁高?张辽是吕布八健之一,这不用细说,张辽最开始是跟着丁原,后来,跟随何进,...

司马德文:东晋末代皇帝,他有哪些悲惨经历?

司马德文:东晋末代皇帝,他有哪些悲惨经历?

我国是个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随着朝代更迭,产生了数百位皇帝,一般来说王朝的末代皇帝,命运都很悲惨,东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恭帝司马德文也不例外。司马德文是晋孝武帝司马曜次子,晋安帝司马德宗同母弟。晋孝武帝驾崩后,太子司马德宗继位。司马德宗天生在智力上有缺陷,不擅长说话,甚至分不清冬夏,这样的...

秦始皇留下六十字誓言 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秦始皇留下六十字誓言 这件事情是真的还是假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秦始皇临终之前留下一个60字的誓言,这是真的吗?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首先这个60字的誓言是:“ 朕以始皇帝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之基。朕亡,亦将身化龙魂,佑我华夏永世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仙魔鬼神共听之! ”首先乍一看这句话,...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李世民在处理李承乾的时候 李世民为什么要选择上策而不是其他选择

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承乾方为上策?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作为唐高祖李渊的次子。虽然其因为并非长子而无缘太子之位,但由于其在唐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手下人才济济。所以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用武力夺取了本应是兄长...

施绩:东吴中后期名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

施绩:东吴中后期名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

施绩(?—270年),字公绪,丹阳故鄣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原名朱绩。左大司马、当阳侯朱然之子,吴少帝孙亮登基后恢复本姓“施”。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施绩有将领之才,转战四处,是孙吴中后期的大将,主要负责荆州重地的军事,官至上大将军、左大司马(当时东吴最高武职)。人物生...

司马亮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亮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司马亮,西晋宗室大臣,“八王之乱”的参与者。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元康元年(291年),晋惠帝叔公汝南王司马亮遭人杀害,西晋八王之乱中八王的第一个王就此落幕。司马亮是八王之中辈分最高,年龄最大的王,按理来说应该受到诸王的尊敬,那为何他会被自己的侄孙楚王司马玮杀掉呢一,出仕曹魏...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