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章惇文武双全的奸臣苏轼说他掌权千百人人头落地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5-02)170

章惇,字子厚,福建仙游人。北宋末年重要政治人物,拥护王安石变法派的中坚力量。

章惇和苏轼是青年好友。有一次两人一同出游,到了一条深涧旁。深涧两侧绝壁万仞,道路断绝,下边湍流翻滚,只有一条横木为桥。章惇看到此地景致甚好,建议与苏轼共同去悬崖上题词。苏轼看到横木下方既是万丈深渊,不禁两腿发软,不敢过去;章惇却若无其事地大步迈过横木,从容在石壁上写下:“章惇苏轼来游”,写完又走了回来。苏轼拍章惇的肩膀说:“子厚(章惇)必能杀人!”章惇问为什么?苏轼说:“连自家性命都不在乎的人,会在乎别人的性命吗?你若当权,千百人头落地!”

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为宰相开始改革,史称熙宁新政或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很赏识章惇,提拔重用,协助推行新法,章惇成为变法派的中坚力量;神宗驾崩后宋哲宗即位,宣仁太后临朝听政,守旧派的司马光主政,尽罢新法,王安石一派的政客全部降职,作为变法派的章惇也被贬往外地。

章惇文武双全的奸臣苏轼说他掌权千百人人头落地

宋哲宗亲政之后,复行新法,起用章惇为相。章惇仇恨之心如此之重,对司马光主政时期反对新法的守旧派大臣大肆开展报复,恨不得将元祐大臣全部消灭。活着的大肆流放,其中就包括青年时的好友苏轼。章惇为相后将苏轼贬其到岭南。岭南彼时为蛮荒之地,瘴气盛行,语言殊异,尚无人给贬到这么远,此时苏轼已经57岁。苏轼在惠州,曾做诗“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这首诗传到首都,章惇一看,这苏轼活得挺舒服啊,十分不悦,再贬苏轼到海南。

另外死了的也难逃报复,追贬夺谥并祸及后人。章惇的报复先从司马光开始,司马光此时已死,被剥夺爵位和荣衔,朝廷差人把司马光的牌坊拆了,皇太后赐的碑文也磨平了。章惇还想要皇帝下诏掘墓鞭尸,但皇帝听从其他官员的意见,没同意。此外章惇甚至企图追废支持守旧派的宣仁太后,因宋哲宗感悟其非而止。

哲宗驾崩后宋徽宗承继大统,迁章惇特进,封申国公。然以章惇尝反对其嗣立,遂生嫌隙,改用韩忠彦、曾布为相,调和新旧两党。章惇则以罪贬逐于外,崇宁四年去世,享年七十岁。政和三年(1113年),赠太师,追封魏国公。著有《章子厚内制集》等。

章惇虽然报复心重,但是为人多谋善断,对政治特别敏锐,知人善任;同时具备较高的军事才能,军事上征服西夏,攻灭唃厮啰;外交上招降吐蕃诸部,拒绝辽朝请和。可是说文武兼备。随着政局的动荡,章惇一生几起几落。后来蒙古人编写《宋史》时,却把他列入“奸臣传”。给他定的主要“罪状”是,尽复熙丰旧法,黜逐元祐朝臣;肆开边隙,诋诬宣仁后。

另外多说一句,哲宗驾崩之后,作为宰相的章惇极力反对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继位,并且说出了“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这样的狠话。事实上章惇看人还是十分准确的,如果当初能够采纳他的建议,就不会有后来治国无方的文人皇帝宋徽宗,说不定北宋也不会遭受靖康之耻而亡国了…章惇,字子厚,福建仙游人。北宋末年重要政治人物,拥护王安石变法派的中坚力量。

章惇文武双全的奸臣苏轼说他掌权千百人人头落地

章惇和苏轼是青年好友。有一次两人一同出游,到了一条深涧旁。深涧两侧绝壁万仞,道路断绝,下边湍流翻滚,只有一条横木为桥。章惇看到此地景致甚好,建议与苏轼共同去悬崖上题词。苏轼看到横木下方既是万丈深渊,不禁两腿发软,不敢过去;章惇却若无其事地大步迈过横木,从容在石壁上写下:“章惇苏轼来游”,写完又走了回来。苏轼拍章惇的肩膀说:“子厚(章惇)必能杀人!”章惇问为什么?苏轼说:“连自家性命都不在乎的人,会在乎别人的性命吗?你若当权,千百人头落地!”

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为宰相开始改革,史称熙宁新政或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很赏识章惇,提拔重用,协助推行新法,章惇成为变法派的中坚力量;神宗驾崩后宋哲宗即位,宣仁太后临朝听政,守旧派的司马光主政,尽罢新法,王安石一派的政客全部降职,作为变法派的章惇也被贬往外地。

宋哲宗亲政之后,复行新法,起用章惇为相。章惇仇恨之心如此之重,对司马光主政时期反对新法的守旧派大臣大肆开展报复,恨不得将元祐大臣全部消灭。活着的大肆流放,其中就包括青年时的好友苏轼。章惇为相后将苏轼贬其到岭南。岭南彼时为蛮荒之地,瘴气盛行,语言殊异,尚无人给贬到这么远,此时苏轼已经57岁。苏轼在惠州,曾做诗“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这首诗传到首都,章惇一看,这苏轼活得挺舒服啊,十分不悦,再贬苏轼到海南。

另外死了的也难逃报复,追贬夺谥并祸及后人。章惇的报复先从司马光开始,司马光此时已死,被剥夺爵位和荣衔,朝廷差人把司马光的牌坊拆了,皇太后赐的碑文也磨平了。章惇还想要皇帝下诏掘墓鞭尸,但皇帝听从其他官员的意见,没同意。此外章惇甚至企图追废支持守旧派的宣仁太后,因宋哲宗感悟其非而止。

哲宗驾崩后宋徽宗承继大统,迁章惇特进,封申国公。然以章惇尝反对其嗣立,遂生嫌隙,改用韩忠彦、曾布为相,调和新旧两党。章惇则以罪贬逐于外,崇宁四年去世,享年七十岁。政和三年(1113年),赠太师,追封魏国公。著有《章子厚内制集》等。

章惇虽然报复心重,但是为人多谋善断,对政治特别敏锐,知人善任;同时具备较高的军事才能,军事上征服西夏,攻灭唃厮啰;外交上招降吐蕃诸部,拒绝辽朝请和。可是说文武兼备。随着政局的动荡,章惇一生几起几落。后来蒙古人编写《宋史》时,却把他列入“奸臣传”。给他定的主要“罪状”是,尽复熙丰旧法,黜逐元祐朝臣;肆开边隙,诋诬宣仁后。

章惇文武双全的奸臣苏轼说他掌权千百人人头落地

另外多说一句,哲宗驾崩之后,作为宰相的章惇极力反对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继位,并且说出了“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这样的狠话。事实上章惇看人还是十分准确的,如果当初能够采纳他的建议,就不会有后来治国无方的文人皇帝宋徽宗,说不定北宋也不会遭受靖康之耻而亡国了…章惇,字子厚,福建仙游人。北宋末年重要政治人物,拥护王安石变法派的中坚力量。

章惇和苏轼是青年好友。有一次两人一同出游,到了一条深涧旁。深涧两侧绝壁万仞,道路断绝,下边湍流翻滚,只有一条横木为桥。章惇看到此地景致甚好,建议与苏轼共同去悬崖上题词。苏轼看到横木下方既是万丈深渊,不禁两腿发软,不敢过去;章惇却若无其事地大步迈过横木,从容在石壁上写下:“章惇苏轼来游”,写完又走了回来。苏轼拍章惇的肩膀说:“子厚(章惇)必能杀人!”章惇问为什么?苏轼说:“连自家性命都不在乎的人,会在乎别人的性命吗?你若当权,千百人头落地!”

宋神宗时任用王安石为宰相开始改革,史称熙宁新政或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很赏识章惇,提拔重用,协助推行新法,章惇成为变法派的中坚力量;神宗驾崩后宋哲宗即位,宣仁太后临朝听政,守旧派的司马光主政,尽罢新法,王安石一派的政客全部降职,作为变法派的章惇也被贬往外地。

宋哲宗亲政之后,复行新法,起用章惇为相。章惇仇恨之心如此之重,对司马光主政时期反对新法的守旧派大臣大肆开展报复,恨不得将元祐大臣全部消灭。活着的大肆流放,其中就包括青年时的好友苏轼。章惇为相后将苏轼贬其到岭南。岭南彼时为蛮荒之地,瘴气盛行,语言殊异,尚无人给贬到这么远,此时苏轼已经57岁。苏轼在惠州,曾做诗“为报诗人春睡足,道人轻打五更钟”。这首诗传到首都,章惇一看,这苏轼活得挺舒服啊,十分不悦,再贬苏轼到海南。

另外死了的也难逃报复,追贬夺谥并祸及后人。章惇的报复先从司马光开始,司马光此时已死,被剥夺爵位和荣衔,朝廷差人把司马光的牌坊拆了,皇太后赐的碑文也磨平了。章惇还想要皇帝下诏掘墓鞭尸,但皇帝听从其他官员的意见,没同意。此外章惇甚至企图追废支持守旧派的宣仁太后,因宋哲宗感悟其非而止。

哲宗驾崩后宋徽宗承继大统,迁章惇特进,封申国公。然以章惇尝反对其嗣立,遂生嫌隙,改用韩忠彦、曾布为相,调和新旧两党。章惇则以罪贬逐于外,崇宁四年去世,享年七十岁。政和三年(1113年),赠太师,追封魏国公。著有《章子厚内制集》等。

章惇文武双全的奸臣苏轼说他掌权千百人人头落地

章惇虽然报复心重,但是为人多谋善断,对政治特别敏锐,知人善任;同时具备较高的军事才能,军事上征服西夏,攻灭唃厮啰;外交上招降吐蕃诸部,拒绝辽朝请和。可是说文武兼备。随着政局的动荡,章惇一生几起几落。后来蒙古人编写《宋史》时,却把他列入“奸臣传”。给他定的主要“罪状”是,尽复熙丰旧法,黜逐元祐朝臣;肆开边隙,诋诬宣仁后。

另外多说一句,哲宗驾崩之后,作为宰相的章惇极力反对端王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继位,并且说出了“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这样的狠话。事实上章惇看人还是十分准确的,如果当初能够采纳他的建议,就不会有后来治国无方的文人皇帝宋徽宗,说不定北宋也不会遭受靖康之耻而亡国了…(原文来自涵真文化的头条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5/313059.html

“章惇文武双全的奸臣苏轼说他掌权千百人人头落地” 的相关文章

三国时期徐晃投降曹操的过程如何?

三国时期徐晃投降曹操的过程如何?

徐晃,字公明,三国时期曹魏名将。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徐晃是曹操五子良将之一,在投奔曹操之前,徐晃曾为杨奉部将,曹操将汉朝皇帝掌握在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徐晃曾跟随杨奉讨伐曹操,曹操看到徐晃,很喜欢他,于是,让许褚出战,两个人最终大战五十合战平,后来,满宠偷...

商鞅和张仪都是秦国的功臣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商鞅和张仪都是秦国的功臣 两人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还不知道:都是秦国功臣,为何商鞅被车裂,张仪却善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秦国作为战国七雄之一,最终吞并六国,统一中原,其发展进程可谓波澜壮阔。当然,它的发展历程中,历代秦王君主和大臣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和艰辛。在历任秦国宰相中,有两个从魏国来的大臣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欧阳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才华如何?

欧阳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存在?他的才华如何?

欧阳修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唐宋八大家之一。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四岁时父亲病逝后,欧阳修与母亲寄居在随州叔叔家。叔叔家经济窘迫,童年的成长环境十分艰苦。欧阳修自幼好学,家中没有什么藏书,就到别人家借书来抄,常常书还没抄完,已经基本能背诵了。叔叔安...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文程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范文程,清朝开国重臣,帮助清朝统一了全国。历史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作为范仲淹的十七世孙,范文程是最早投奔满清的汉人之一。他为了帮助满清打败明朝,一生鞠躬尽瘁。有人认为他为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人则认为他是汉奸。那么,范文程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算不算汉奸呢?范...

历史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废的?

历史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是如何被废的?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嫡长子,母为文德皇后长孙氏。 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李世民对于嫡长子可谓寄予无限厚望。公元618年,李承乾生于承乾殿,取名“承乾”,寓意承继皇业,总领乾坤之意。李世民即位之后,立封李承乾为皇太子。看似波澜不惊的立储,却也隐藏着些许危机。翻看历史我们知...

刘有诸葛亮曹有郭嘉 孙权身边的谋士是谁

刘有诸葛亮曹有郭嘉 孙权身边的谋士是谁

刘皇叔有谋士孔明,曹孟德有谋士郭嘉,那么孙权的谋士会是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三国那个特殊的时代,杰出的文臣武将们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若谈及大家对武将的喜欢,不外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七许八黄九姜维”,但要将那个时候的文臣...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商鞅作为秦国最大的功臣 商鞅最后为何落到被车裂的下场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商鞅最后受车裂之刑?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众所周知,秦国的崛起归功于“商鞅变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将自己的法家思想贯彻到了治国之道上,让秦国在短时间内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由此可见,商鞅是秦国的大功臣,但为什么最终他却落得车裂的下场呢?首先...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除掉张郃?真相是什么?

诸葛亮为何一定要除掉张郃?真相是什么?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很会打仗,刘备对张郃头疼,诸葛亮也对张郃头疼。张郃的三点做法,让诸葛亮觉得此人非常可怕,必须要除掉他,因此,动了必杀之心,到底是哪三点呢?一下依据正史《三国志》。先看第一件事,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曹操...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