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历史揭秘:五十年代为曹操翻案的由来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5-08)121

曹操“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处世哲学,注定了他要在历史的舞台扮演白脸之奸相、乱世之奸雄的角色。事实也确是如此。尽管晋人陈寿在《三国志》中,把曹操描绘成“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但在明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奸诈嘴脸,却在后来更是深入了人心。这也是千百年来民间舆论对曹操的评价。记得一位高级领导人在“文革”蒙难时,曾经说过:“好在历史是人民写成的。”此话虽不十分准确,但却表述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力量,那就是民众舆论的力量,那就是“众口烁金”的力量。后来的事实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

曹雪芹借《红楼梦》中贾雨村之口,说出了很有意思的,也很著名的正邪两赋论:“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则世治,劫生则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朱、张,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扰乱天下。清明秀灵,天地之正气,仁者所乘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所乘也。”且不论这个“正邪两赋论”正确与否,曹雪芹能把自己的同宗先人划归至大恶者一类,足以证明千百年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了。

历史揭秘:五十年代为曹操翻案的由来

但是,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文化领域便掀起一股为曹操翻案之风,而风源则来自当时中国的更高领导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这位领导人就明确提出要为曹操翻案,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曹操是个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这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

“大跃进”时期,这位领导人对曹操的公开赞扬则更多了。1958年11月之一次郑州会议,他在会上讲话中专门说道:“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人是完全错误的。”这位领导人除了自己读《三国志》外,还反反复复地向高级干部们推荐《三国志》中的曹操。

更高领导人要为曹操翻案的意图,得到了中国高级文人的积极回应。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及顶着众多高级头衔的郭沫若,在1959年发表的历史剧《蔡文姬》和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替曹操翻案》的长篇文章中,都对曹操作了系统的辩护和翻案。

在《蔡文姬》的剧本中,曹操被塑造成了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公无私的人民领袖形象,全然不见了“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狡诈多疑的乱世奸贼的嘴脸,而国家也在他的治理下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景况。

这位科学院长借剧中人之口反复颂扬道:“曹丞相爱兵如命。”“曹丞相为人是蛮好的,别人都说他很厉害,其实他非常平易近人。”此时正值1959年大办“人民公社”,颂扬“三面红旗”的 *** 中,《蔡文姬》一剧也将曹操当年接受了羽林监枣祗的屯田建议,建置屯田的行为比附称赞。(“羽林监枣祗请建置屯田,曹操从之,以祗为屯田都尉,以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见《资治通鉴。汉纪五十四》)

历史揭秘:五十年代为曹操翻案的由来

最初,在当时的《羊城晚报》上发表的《蔡文姬》剧本中,还有男女农民齐唱《屯田歌》:“屯田好,屯田好,家人父子团圆了!团圆了!兵也耕,民也耕,兵民本是一家人。天下英雄谁更好,为民造福丞相曹!丞相曹!”殊不知,此时正是鼓吹“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的“大跃进”时期,也正是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大跃进”,随后带来了饿死人的三年“大饥荒”。

历史剧从来都有鲜明的现实政治意义。郭沫若上世纪四十年代所写的《屈原》,是反专制之作,而五十年代所写的《蔡文姬》,则是为“曹操”歌功颂德之作,并为自己曾有过的“个人主义”向“曹操”忏悔。他在《蔡文姬》剧本的序中说:“我写《蔡文姬》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替曹操翻案。”这位科学院院长后来为了迎合更高领导人个人对历史人物的好恶,而多次改变自己曾经的观点。他为被否定的历史人物翻案的例子还有很多,譬如,为秦始皇翻案等等。

由于郭沫若在中国文化领域的影响力,当年的中国文化领域便刮起了一股翻案风。正是这种混淆是非曲直的翻案,给后来的社会道德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也正因为如此,为曹操翻案的复杂而深刻的历史背景,才很值得人们去深入分析与探讨的。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5/314211.html

“历史揭秘:五十年代为曹操翻案的由来” 的相关文章

辛评:东汉末年官员,审配为何杀害他全家?

辛评:东汉末年官员,审配为何杀害他全家?

辛评(?-204年),字仲治,颍川阳翟人,东汉末年人物。曹魏卫尉辛毗之兄。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原是韩馥部下,韩馥逃亡后转而辅佐袁绍。袁绍死后,辛评、郭图欲立袁谭为主,与审配等不和。后来曹操破邺,其弟辛毗在城下劝降。审配怒遣手下将辛评全家杀害。人物生平效力袁...

王昶: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太傅司马懿掌权后,深得器重

王昶: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太傅司马懿掌权后,深得器重

王昶(2世纪-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出身太原王氏,少有名气,进入曹丕幕府,授太子文学。曹丕即位后,拜散骑侍郎,迁兖州刺史,撰写《治论》、《兵书》,作为朝廷提供施政参考。魏明帝曹叡即位...

王琼:北魏时期镇东将军,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王琼:北魏时期镇东将军,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王琼,字世珍,北魏时期镇东将军,王宝兴子,太原晋阳人。名字为北魏孝文帝(北魏高祖)元宏所赐。出身太原王氏。北魏孝昌三年(527年),出任镇东将军、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令。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人物生平王琼,字世珍,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北魏太和九年,任典寺...

赤壁之战大败后,曹操是如何重振旗鼓的?

赤壁之战大败后,曹操是如何重振旗鼓的?

曹操历来是一个很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操有句名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从赤壁大败到曹操去世,在他人生最后的十二年里,他这个“老骥”都做了些什么?赤壁之战是指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于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

历史上赵云的一生有多少儿子?分别是谁

历史上赵云的一生有多少儿子?分别是谁

赵云,字子龙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这是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赵云是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为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立下卓越功勋,被追谥为顺平侯,在《三国志》中,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共列一传,可见其地位不低。赵云一生忠勇,身经百战,毫发无损,最终病死,善终了。赵云有两个儿子...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杨洪: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平生忠清款亮,忧公如家

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人,三国时期蜀汉官员。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璋时,杨洪历任诸郡吏。刘备定蜀,任杨洪为功曹。诸葛亮向杨洪征询意见,他认为汉中为益州咽喉,无汉中则无蜀,甚合亮意,擢为蜀郡太守,又转益州治中从事。刘备征吴失利,汉嘉太守黄元举兵反...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他为什么降魏?

黄权(?-240年),字公衡。巴西郡阆中县人,三国时期蜀汉、曹魏将领。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黄权年轻时为郡吏,后被益州牧刘璋召为主簿。曾劝谏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因而被外放为广汉县长。刘璋败,才降刘备,被拜为偏将军。建计取汉中,拜护军。刘备为汉中王,仍领益州牧,以黄...

刘邦能够善待诸多功臣 刘邦为什么还要弄死韩信

刘邦能够善待诸多功臣 刘邦为什么还要弄死韩信

刘邦称帝后,厚待了那么多功臣,为何偏偏要处死大功臣韩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刘邦为何要诛杀功臣韩信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兔死狗烹”这个词,意思是兔子死了,抓住兔子的猎狗便被煮来吃了,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那些为统治阶级效力的人,最后反被原先主公所杀...

评论列表

陈丹
陈丹
40秒前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断,不应仅仅局限于表面的评价或者单一的角度,曹操的翻案现象背后反映了民众舆论的力量以及时代背景的变迁对历史人物形象塑造的影响深远而复杂。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让一人辜负我,这是历史的真实写照吗?或许我们更应从多角度去审视和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背后的深层含义和影响吧!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