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揭开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关于皇位争夺的那些事儿

中国历史5年前 (2020-05-17)300

我国自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清朝灭亡2000多年间,一直以来都是实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掌握国家更高的权力,四海之内皆要听命于皇帝,因此每个朝代都上演一幕幕争夺皇位的大戏。笔者为大家逐一简述各朝代大致情况:

揭开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关于皇位争夺的那些事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其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于是自称皇帝,象征权力的更高集中者,嬴政在位其间,四海降服,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

时间走到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返咸阳途中暴毙,宦官赵高伙同丞相李斯篡改诏书,废扶苏改传昏庸的胡亥。秦始皇的死讯被封锁,赵高命人在秦始皇的马车上放大量的鲍鱼以去除尸体腐臭味。同时下令快马加鞭发文给正戍守边疆公子扶苏和蒙恬,派人抓他们入狱。

可是有时候历史真的会开玩笑,手握重兵,深得民心的扶苏在听闻嬴政死讯后便自刎,蒙恬也被捕入狱。秦朝历史从此改写,二世昏庸无道,横征暴敛,不久就被灭亡了秦朝。

汉武帝末年,社会矛盾尖锐,各地爆发农民起义,刘彻实行沉命法,即:官员对辖区的起义不及时镇压,处死,官员十分惧怕。同时当时社会上流传着一种不好的风气,百姓信奉纬学,就是迷信巫师诅咒及用人偶埋于地下,可以害人,汉武帝晚年多病多疑,总是觉得有人要害他。

后来太子刘据被人诬告藏大量人偶于府中,刘据俱而起兵,后来兵败自杀。后来汉武帝立刘弗陵为太子(汉昭帝),因为刘弗陵还年幼,怕钩弋夫人效仿吕氏专权,武帝遂杀钩弋夫人,任命霍光等人辅政。这样才有了后面的昭宣中兴。

揭开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关于皇位争夺的那些事儿

西晋

说到司马家族,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西晋是一个短命的王朝,从晋武帝司马炎265年登基到西晋灭亡316年,一共才51年。说秦朝灭亡之快是由于暴政,但是西晋并无暴政,为何堕落之快?

这和司马炎的一些措施和决定有关。司马炎是靠士族大家扶持帮助才可以登基,因此在建国后便广封诸王,以王王室。可能是爱屋及乌吧,因为喜欢皇后,便把皇位给了一个智商有点欠缺的儿子司马衷。

司马衷这个皇帝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为数不多的几个智商缺失比较严重的皇帝,有次闹荒,百姓没有食物吃,很多百姓饿死,司马衷说了句何不是肉糜,从此足以看出其是个无能皇帝。

即位后,贾皇后(相传是一个恶毒,丑陋的人)把持朝政,杀死了辅政外戚杨骏,引起了诸王不满,于是各路诸王纷纷发动战争,各个诸王互相厮杀,战争不段,同时北方胡人兴起,胡人对 *** 大肆杀戮。就这样317年西晋被匈奴人灭亡。

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李建成为太子。但是在唐朝统一过程中,秦王李世民立下巨大军功,公元626年李世民,尉迟敬德,长孙无忌,事先埋伏重兵于玄武门,当李建成,李元吉路过玄武门上朝时被射杀,同时李世民逼李渊退位,是为太上皇。

由此李世民开启了贞观之治,在其在位期间,他听纳建议,政治清廉,注重吏治,大力发展经济,社会繁荣,使唐朝步入盛世。同时对少数民族,李世民采取羁縻府州的政策,在被征服的地区,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官,让其治理当地,同时对一些人还赐汉姓。其治理少数民族的 *** 和手段可以说是比较成功,因此少数民族的人称其为天可汗。

如果我可以穿越回古代,我一定要回到宋朝。宋朝是我国古代最自由的一个朝代,不像明清文字狱,我可以大胆创作文学作品。不像元朝那样横征暴敛,宋朝社会市井文化兴起,民间活动兴盛,商品经济繁荣。但是其中也不乏皇位争夺。

宋太祖赵匡胤于960年建立宋朝,其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中央集权,按理来说其位应该传给其儿子,可最终落到了自己弟弟手里。作为烛影斧声这部疑案的主角,赵光义之登位,充满疑点。

公元976年,太祖病召太宗(赵光义)入宫商量,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并大声说:“好为之。不久,太祖驾崩。太祖的儿子德方芳和太祖的兄弟被迫害致死,赵光义成为唯一合法继承人,便登位。

对于这件事情说法很多,这是其中一个版本,希望读者自我可以甄别一下。

揭开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关于皇位争夺的那些事儿

明朝最出名的是靖难之役和争国本。这次我说的是争国本,明万历皇帝的皇后无子,按理应由王贵妃的儿子朱常洛担任太子,但是万历喜欢郑贵妃,欲立朱常洵为太子,可是遭到群臣的反对,认为不符合法统礼仪,最终万历皇帝暂时立常洛为太子,该事才暂告一段路。

可是朱常洛皇帝也当的并不好,可以说 *** 没做热,就撒手人寰了。即位之一年,他就患痢疾,于是郑贵妃派人红丸给他吃,不久暴毙身亡。这皇帝也不是很好做,真是个高危职业。

道光皇帝有2个比较好的儿子,一个是鬼子六奕訢,一个是奕詝。

有次道光叫他们2个去狩猎,论武艺奕詝肯定比不过鬼子六,当鬼子六狩猎了很多动物时候,可是奕詝说所动,道光问其为何不打猎,奕詝说这些都是小动物,都是有生命的,我们不应该残杀他们。道光帝听后觉得其具有仁慈怜悯之心,是个皇帝好苗子。

还有一次,道光帝要他们2个分析议论国事,论口才实干,奕詝比不过鬼子六,鬼子六滔滔不绝,大放阙词。可当奕詝时,他说,父皇永寿无疆,长命百岁,是不会死的。道光听了太高兴了,这儿子太孝顺。最后咸丰当上皇帝,可是有能力的鬼子六只当上恭亲王。

这和现实社会一样,有能力的人有些时候会被埋没才能,而一些善于分析他人心理,可以混的很好。

纵观古代皇位之争,有些是有能力的人,也有昏庸之君当上皇帝。可一切都是过往云烟,希望通过历史事件可以为现实生活做一个好指引。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5/315778.html

“揭开中国历史两千多年关于皇位争夺的那些事儿” 的相关文章

都是建立政权,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失败了?

都是建立政权,为何朱元璋成功了,李自成失败了?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建立大顺政权,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很特别的朝代,他是唯一的一个由农民起义军骨干为核心建立的王朝,并最终由农民起义军推翻。也就是兴于农民起义,成于农民起义,且亡于农民起义,是历史上各朝代中的唯一。在明朝前后的王朝,很多是因农...

吴班:蜀汉后期将领,他有哪些出色表现?

吴班:蜀汉后期将领,他有哪些出色表现?

三国时期的蜀汉,人才济济,文臣武将都颇有才干。说到蜀汉的武将,关羽、张飞、黄忠、赵云、马超这五人必定榜上有名,除去五虎上将外,蜀汉还有不少能征善战的将领,吴班就是其中之一。吴班是蜀汉后期的将领,数次立功,但正史上对于他的记载少之又少。吴班是衮州陈留郡人,他的父亲吴匡是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属下官员,蜀汉后...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 谁的结局更惨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的宠妃 谁的结局更惨

还不知道: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同是汉武帝宠爱的妃子,哪个结局比较惨?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公元前88年,汉武帝已经年近七十,有一天,钩弋夫人摘下自己的发簪耳环,跪下磕头如捣蒜,求汉武帝宽恕自己的罪过,汉武帝却说:“带下去,送入掖庭监狱!”钩弋夫人立刻被几个人架着就要...

高阳公主是什么来历?她与和尚辩机之间都有哪些故事?

高阳公主是什么来历?她与和尚辩机之间都有哪些故事?

大唐是个开放的时候,不像后世男女隔绝。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阳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爱女,李世民的半壁江山都是手下的一帮文臣武将打下来的,所以李世民一方面为了手下臣子的尊荣,另一方面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遂将女儿嫁给大臣的儿子。高阳公主深得太宗钟心,出嫁中书令房玄龄之子房遗爱。但高阳公...

刘昉是什么出身?杨坚能建立隋朝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刘昉是什么出身?杨坚能建立隋朝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公元581年,杨坚以“受禅”为名,废北周静帝而自立,改年号为“开皇”,建立了“隋朝”。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开皇六年(586年),隋文帝以谋反罪诛杀大臣刘昉。刘昉曾在六年前力助隋文帝掌控北周,为他以后篡周建隋立了大功。那为何隋文帝会逐渐疏远刘昉,还诛杀这个有功之臣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马岱: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参与了哪些战役?

马岱:三国时期蜀汉名将,他参与了哪些战役?

马岱,生卒年不详,扶风茂陵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马超的从弟。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早年追随马超大战曹操,反攻陇上,围攻成都,汉中之战等。后在诸葛亮病逝后受杨仪派遣斩杀了蜀将魏延。曾率领军队出师北伐,被魏将牛金击败而退还。官至平北将军、陈仓侯。人物生平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

三国时期关羽对马超是什么看法?

三国时期关羽对马超是什么看法?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关羽和马超同为汉末三国时期名将,在刘备手下效力,关羽是嫡系,马超是后来的降将,马超来投降刘备时,关羽就曾公开看不起马超,轻视马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马超为什么没有回应?关羽轻视马超,或者是看不起马超,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马超来投降时,关羽就写信...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缪贤:战国时期赵国宦者令,为什么说他是一位好宦官?

在春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被记录在册的宦者令。很多人对此了解甚少,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吧。这位宦者令可不简单,他推荐了后来是赵国上卿的蔺相如。因为推荐了蔺相如这个大才,导致了这位后世的名声十分的高。当然了,他做过的事情还有很多,因此,在历史上他的评价并不低,评价他是一个好宦官。那个时代的宦...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