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世界历史 > 正文内容

解密:古代中原王朝的百姓是怎么称呼古印度的?

世界历史5年前 (2020-05-24)600

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二,开首有一节,对印度作了整体的介绍。后来的标点本或是校注本,把这一节总称为“印度总述”,其中最开始的一段文字是:

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云身毒,或曰贤豆。今从正音,宜云印度。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

讲一个国家,首先要讲到的就是名称,玄奘也不例外。玄奘讲印度“旧云身毒”,是因为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今天阿富汗境内的一个国家,当时称作“大夏”,张骞在那里听说,在大夏的东南,还有一个国家,称作“身毒”,这个国家,离中国的西南边境还不远。历史上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记载在司马迁《史记》的《大宛列传》以及《西南夷列传》中。因为这个原因,当年的汉武帝,还一度试图通过从西南方向打通到印度的通道。“身毒”因此成为中国人最早称呼印度的名称。

不过,“身毒”一名,仅仅是中国人知道印度的开始。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到中国,从西域包括印度来到中国的人——其中主要是僧人——多了起来,中国方面知道印度的情况也就越来越多。对于印度,除了“身毒”,又出现另外的一些称呼。玄奘在这里提到了“天竺”,又提到“贤豆”。其中“天竺”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的《西域传》,在唐代以前使用得最多,直到今天,也还偶尔使用。相似于“天竺”和“贤豆”,而玄奘没有提到的还有一些,例如“天笃”“天督”以及“呬度”。

但是,玄奘从印度回来,有新的看法。在玄奘看来,过去的这些名字,用来称呼印度,都不合适,因为他们不是“正音”,正确的名称应该是“印度”。对于“印度”一名,玄奘还有解释:

解密:古代中原王朝的百姓是怎么称呼古印度的?

印度者,唐言月。月有多名,斯其一称。

玄奘说,印度这个名字,意思是月亮,月亮有很多名字,这是其中之一。如果以此作为根据,玄奘讲的印度一名,还原为梵文,就是Indu。在梵文里,Indu一词的意思,确实是月亮。梵文里对于月亮,也确实有很多称呼,随便举几个例子,就有candra,sasin,sasadhara,sasabhrt,sasānka,soma,vidhu,nisākara等等词语。

但这里玄奘说的“印度”一词,意思真的是月亮吗?说起来有些遗憾,这中间其实有一点误会,玄奘的解释不完全对。玄奘说的“印度”,虽然原文确实是Indu,但这个Indu,与指月亮的梵文词Indu,不是一回事,因为二者的词源不一样。

玄奘讲到的“印度”,如果要讲词源,是从梵文Sindhu变化而来的Indu,而不是指月亮的Indu。梵文Sindhu一词,最初的意思是河流,后来又专用来指今天的印度河。印度西边的居民,是讲伊朗语的波斯人。波斯人进入印度,首先遇到的大河是印度河,于是便以Sindhu作为这一片地方的名称,进而以此称呼整个南亚次大陆。梵语和古代伊朗语都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支,读音中s与h可以互换,古伊朗语中又没有dh一类的送气浊辅音,于是梵语的Sindhu在伊朗语中就变成为Hindu。Hindu一词中,h进一步被弱化,就成为Indu。

中国人最早知道印度,从张骞开始。张骞知道“身毒”这个名字的地方,是在“大夏”,也就是今天阿富汗的北部。“身毒”一名,显然翻译自中亚的一种语言。具体是什么语言,学者们做过讨论,可能是古代的“大夏语”,只是这样的推断一时还没有成为定论。至于“贤豆”“天竺”“天笃”“天督”“呬度”等等译名,大致也都同样是在中亚语言影响下出现的词语。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提出的新的译名“印度”,虽然有玄奘的解释,但追本溯源,仍然还是来自Sindhu一词。

古代的希腊人,最初是跟波斯人打交道。通过波斯人,希腊人知道了印度。希腊语中没有h音,希腊人就称印度河为Indus,印度人为Indoi。今天英语中的India,德语和法语中的Indien,以及其他印欧语言中“印度”一词,都由此变化而来。

在“印度”的意思是月亮这个问题上,玄奘虽然说得不完全准确,但他却很正确地指出了一点,那就是“印度之人,随地称国”,意思是对于印度人而言,不称印度为印度。古代的印度,由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国家组成,每个国家有自己的名字,印度人在什么地方,更多的只是称呼自己所在的国家的名字。只有印度以外的人,往往把印度看做是一个整体,才把印度称为印度。玄奘说的“殊方异俗,遥举总名,语其所美,谓之印度”,即为此意。

南亚次大陆上的这么大的一个地区,印度人自己称作什么呢?最早的时候,印度人,例如在古代阿育王的石刻铭文中,曾经用“赡部洲”一名来指印度。但“赡部洲”的意思,或者代表了整个世界,或者作为“四大部洲”之一,至少代表了世界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只是那时的印度人似乎也认为,印度的土地也基本上就代表了普天之下的土地。稍晚一些时候,印度人对印度的范围有了更准确的了解,有了一个新的名称,称印度为“婆罗多国”,梵文的原文是Bharatavarsa。“婆罗多”是印度古老传说中的一位国王的名字,“婆罗多国”意思就是这位“婆罗多王”统治的国家。到了今天,在印度的语言里,印度人提到印度,仍然是用这个名称。

印度在中国的西边,对于中国人,尤其是信仰佛教的中国人,印度也可以称作“西方”或者“西天”。“西方”或者“西天”这两个名字,由于佛教信仰的渲染和《西游记》一类的故事的流传,也成为中国人熟知的印度的代名词。但不管是旧的译名,还是常用的代名词,一个事实是,从玄奘开始,中国人就称印度为“印度”,这个称呼一直使用到今天。

解密:古代中原王朝的百姓是怎么称呼古印度的?

从“印度”的意思是“月亮”这一点出发,玄奘还有更多的解释,这些解释也很有趣:

言诸群生,轮回不息,无明长夜,莫有司晨。其犹白日既隐,宵烛斯继。虽有星光之照,岂如朗月之明?苟缘斯致,因而譬月。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

这一段话,虽然只是玄奘的发挥,但是把印度大大地称赞了一通,从玄奘信仰佛教、热爱印度的角度讲,可以理解。

对于玄奘的说法,就是在唐代,也不是没有不同的意见。在玄奘赴印求法四十年之后,唐高宗时代的义净法师也到了印度。义净也写过一部很有名的书,书名是《南海寄归内法传》。义净在书中讲:“或有传云,印度译之为月。虽有斯理,未是通称。且如西国名大周为支那者,直是其名,更无别义。”“支那”就是中国。这里的“大周”,就是“大唐”,因为义净写书的时候,是武则天做皇帝。义净也在印度学习和生活了多年,他的说法,显然是正确的。

不过,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的其他说法则没有什么问题。玄奘继续讲:

印度种姓族类群分,而婆罗门特为清贵。从其雅称,传以成俗。无云经界之别,总谓婆罗门国焉。

印度也可以称作“婆罗门国”。这个名称,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里也提到了。义净讲的话跟玄奘几乎完全一样:“五天之地,皆曰婆罗门国。”“婆罗门国”一名的梵文原文,是Brāhmanarāstra。

印度的古代社会,曾经有过种姓制度,所有的人,被区分为四大种姓。这四大种姓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其中更高的是婆罗门种姓。外国人到了印度,看到印度人分为各种种姓,都有很深刻的印象。婆罗门代表印度古代思想中更高的理念“梵”,把印度称作“婆罗门国”,也隐含有这样的意思。

接下来玄奘还讲了印度的地理大势:

若其封疆之域,可得而言。五印度之境周九万馀里,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画野区分,七十馀国。时特暑热,地多泉湿。北乃山阜隐轸,丘陵舄卤。东则川野沃润,畴垄膏腴。南方草木荣茂,西方土地硗确。斯大概也,可略言焉。

如果用今天的印度地形图或气象分布图做对照,我们可以看到,印度所在的南亚次大陆,确实是“三垂大海,北背雪山,北广南狭,形如半月”;印度的北边,是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山峦延伸,丘陵起伏;东边地势平整,农业发达;南边有山,森林茂密。西边土地干燥,有大的沙漠。玄奘的这些描述,再准确不过了。对南亚次大陆这么大的一个地区,对它的地理大势,在一千三百多年前,能有这样清楚的认识,其实很不容易。显然,这一方面是因为玄奘广博的学识,一方面也是因为他有过遍游五印度的经历。

一个看似很简单的名称,仔细地考察起来,可以说隐含了不少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们不仅可以知道古代的中国人怎么称呼印度,更多的还可以看到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交流,曾经有过怎样有趣的一些细节和过程。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5/316867.html

“解密:古代中原王朝的百姓是怎么称呼古印度的?” 的相关文章

假如没有秦始皇大一统的话 中国会不会像现在欧洲一样

假如没有秦始皇大一统的话 中国会不会像现在欧洲一样

今天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始皇的大一统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秦始皇统一的时间并不长,即使没有秦始皇,我感觉也不会出现像欧洲那样的分裂。但是该分裂还是分裂,比如奥匈。秦始皇那么早,几千年后的统一跟他没什么关系。满清只要晚几年灭亡,就被列强分了,因为太落后,太病弱。秦始皇确实统一了天下,不仅仅...

王玄策是什么人?单骑平印度,盛唐帝国的荣耀

王玄策是什么人?单骑平印度,盛唐帝国的荣耀

王玄策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在中国历史上,五千年来名将如云,智将如雨。但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名声不显的人却创造了后世网友最津津乐道的神话!唐时,中国的西南部也就是印度河流域的国家被称为天竺。公元647年,李世民派出使者王玄策前往天竺进行友好访问。而这个在唐史上默默无闻的人,连生卒年...

著名的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真的只洗过七次澡吗?

著名的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真的只洗过七次澡吗?

路易十四有著「太阳王」的名号,在位期间长达72年,是法国史上执政时期最长的君主,因此对于法国的各项发展都有著极大的贡献。不过,路易十四除了有这些名声远播的精采事迹以外,还有一些让人出乎意料的逸闻趣事,其中就有传闻说他在世的77年中竟只洗过7次澡。但事实上,当时大部分的法国人都不怎么爱洗澡,对于平民来...

高仙芝与阿拉伯帝国交战,结果是怎么输的?

高仙芝与阿拉伯帝国交战,结果是怎么输的?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仙芝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最鼎盛的朝代,而唐朝之所以鼎盛,与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无关系;在唐朝时期,频繁的发动对外战争,不仅攻灭了东突厥、薛延陀、高句丽、百济等国,而且还借羁縻制度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

英国人赫德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能掌管清朝海关45年?

英国人赫德是个怎么样的人?为什么能掌管清朝海关45年?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英国人赫德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海关。是一个国家的主权象征之一,被被称为国家大门,但由于满清政府的腐败和腐败,一个叫罗伯特·赫德英国爱尔兰统治满清海关长达45年,赫德他在位时间从1863年到1908年,时间长度达到45年。在他离职的时候,被封赠太...

清朝一无名小官麟桂,法国人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条马路

清朝一无名小官麟桂,法国人以他的名字命名一条马路

大家好,这里是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麟桂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麟桂这个名字,熟悉的人不多。他是清朝晚期的一个小官,曾经担任道台一职。道台在清朝算是正四品,这个官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算小,手里是有些实权的。史书上对麟桂没有过多的记载,因为他并没有做出过什么利国利民,足以令他千古流芳的大好事。但对于法...

李鸿章访问欧洲都看到了什么 竟然能让他感叹清朝的弱小

李鸿章访问欧洲都看到了什么 竟然能让他感叹清朝的弱小

还不知道:李鸿章访问欧洲都看到了什么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李鸿章访问欧洲第一站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早就派遣大臣在此地恭候李鸿章。李鸿章到达俄国之后受到了高规格的接待仪式,沙皇尼古拉二世甚至派遣皇室的御用马车接送李鸿章。李鸿章本来就带着联俄拒日的目的访问俄国,因此在...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23岁竟然想纳她为妃?

鸦片战争后,道光得知英国维多利亚女王23岁竟然想纳她为妃?

道光想娶英国女王的故事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清朝之所以会走向衰败,除了社会经济跟不上西方发展的脚步外,还和清朝皇帝的傲慢有很大的关系。当西方世界在忙于工业革命时,清朝的皇帝却在实行闭关锁国那一套。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揭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哪怕在鸦片战争后...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