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做内线奇袭皇宫:农民起义居然也玩宫廷路线
斩首汉灵帝:张角的原计划是要来个中央突破、四面开花。
众所周知,黄巾起义的爆发,其实是因为一次突发事件,张角派去联络洛阳城中内应,结果泄露身份被捕,以至于全盘计划破产,不得不来个星夜举兵。
那么,大贤良师的原计划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这便不得不提到一个宦官,此人姓封名谞,据说是汉桓帝宫廷中主管保洁工作的一位内务高管。此人虽然在史书上事迹不多,却在演义里扮演了不轻的角色。首先,他是著名的汉末内务高管界十大英杰之一,在演义里叫做“十常侍”,哪十个呢?张让、赵忠、封谞、段珪、曹节、侯览、蹇硕、程旷、夏恽、郭胜。
瞧见没,张让、赵忠之后就是他。要知道张让可是皇帝口中的“阿父”,赵忠则是“阿母”,呵呵,如此看来,封谞的地位绝不能算差。
可这是演义里的说法,在历史记载中,“十常侍”其实是十二个人: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珪、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瞧见没,压根就没封谞这号角色。
然而不论是否史实,在演义中,这位大内界的高管封谞居然就信奉了张角的太平道。大概在他想来,皇帝真是没用的(这大概是他所见的事实),汉朝也真是没救了(差不多也有点依据),既然如此,说不定真要改朝换代了,没准下一届天子就是这张角呢?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身在皇宫内院的内应,太平道便形成了中央突破、四面开花的起义计划。
所谓中央突破,就是封谞在皇城内发动宫变,而太平道的洛阳分舵(大方)负责人马元义则发动徒众在皇城外起义,来个内外夹击。
而在洛阳发生事变的同时,张角在黄河北岸,他的兄弟张梁、张宝则在河南岸,联合发动其余三十五方的大起义,总人数据说高达四五十万人之多。
在制订下这个方案之后,张角便派自己的得意弟子唐周,到洛阳去联络封谞、马元义。然而令张角大失所望的是,万万没想到的情况就在此时出现,问题就出在了这个唐周身上。
唐周为什么会叛变呢?既然张角视他为自己最亲信也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那就该是个意志坚定的太平道信徒。可事实上却不是如此,正因为距离张角比较近,他发现这个老头根本就不是什么传说中的“神仙弟子”,也不是能救世人于苦难的“大贤良师”,而是一个普通人,略懂点草药医术的半巫半医而已,现如今,更是一个野心勃勃的造反家。
若是张角真有一举推翻汉室自己做皇帝的能力,那唐周也许就跟着他混了。可事实却是,张角自己的身体便有些问题(后来起义发生不久便病发去世),而他的那些渠帅将军们,显然没有足以推翻汉室的强大能力。
所以,唐周觉得造反有点悬!他不能把自己的性命押在这个上头。
这么想,他便有了自己的打算,那就是进京去,但不是联络京中的同党封谞、马元义等人,而是直奔省中,向当局告发这惊天的密谋。
在唐周想来,这件功劳不小。
大汉帝国的执政当局,与后来的三省六部制不同,他实际上采取的是一种三公九卿制,可在具体执行中,又有一套与之相异的办法。譬如说,从名义上看,太尉、司徒、司空这三公,就该是朝廷的更高长官,可实际上,三公压根就管不了什么实际事务,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国政出现重大失误或是天象出现重大异象时出来担责任。
那么,实际管事的是谁呢?大将军。
大将军又是谁来做呢?外戚。
外戚又是谁呢?从字面而言其实就是外面的亲戚,也就是皇太后或是皇后的家族成员。此时汉灵帝的皇后姓何,所以大将军的人选,就是何皇后的哥哥何进。
也就是说,何进此时便成为东汉帝国的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之一步,就是在唐周的指引之下,逮捕马元义和封谞一干相关人等。
第二步,便是颁布紧急逮捕令,宣布太平道为非法组织,派出特使,前往冀州逮捕张角等人。
应该说,之一步何进是做到了,而第二步,只能做到一半,因为张角等人一旦联系不上京中的马元义,便立即明白事情已经败落,于是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立即起义。
“今汉运将终,大圣人出。汝等皆宜顺天从正,以乐太平!”
公元184年,一场席卷东汉十三州中八个州的起义,就此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