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唐太宗李世民不得善终的太子们:玄武门的后遗症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6-20)180

公元626年,唐太宗李世民即位,立自己的长子李承乾为太子,但由于李世民长期以来忙于政事,忽略了对太子的教导,最终导致自己的儿子也成了“废太子”。

李承乾,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生于承乾殿,因此得名。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李承乾被封为恆山王,武德七年(公元624年)被封于中山。唐太宗即位以后,李承乾被封为皇太子,当时只有八岁,史称其“性聪敏”,唐太宗很喜爱他,曾经试着让他处理政务,看来还处理得不错,后来唐太宗每次出巡,就令太子监国。李承乾长大以后,开始喜欢声色,慢游无度,害怕被唐太宗发现,不敢暴露自己的行迹,每次临朝的时候,必定要大谈孝道,回到自己的宫里以后,便于群小亵狎一处。每次有大臣想要对太子进谏,太子必定已经猜到要说什么,于是便临危正坐,引咎自责,洋洋洒洒,侃侃而谈,大臣们来不及应答,都以为太子很是贤良。李承乾患有足疾,行走艰难,当时唐太宗逐渐宠爱魏王李泰,李承乾害怕有废立之事,李泰也自负其才,因此两个同父同母的亲兄弟遂各树朋党,开始了一场夺嫡大战。

当时李承乾宠幸一个十余岁的歌童,李世民得知以后大怒,把这个歌童杀死。李承乾在痛心之余,开始了一系列荒唐的表现。为这个歌童举办葬礼,让大家祭拜,太子亲为流涕,托有足疾数月不上朝,还让数百东宫侍从穿起胡人的衣服,跳起胡人的舞蹈,鼓角之声,东宫之外都听得到。

当时左庶子于志宁、右庶子孔颖达等大臣对太子苦苦劝谏,太子并不采纳半句。李承乾甚至派壮士左卫副率封师进及刺客张师政、纥干承基等人去刺杀李泰,没有成功。后来李承乾与与汉王李元昌(唐高祖李渊子)、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等人谋反,企图起兵杀入西宫。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李世民第五子齐王李祐在齐州造反,李承乾得知此事后对纥干承基说:“我这里距离皇宫也就二十几步远,想造反比齐王还容易。”正好当时纥干承基也与齐王有牵连,按律当斩,于是供出了李承乾准备谋反的事情。唐太宗把李承乾关起来,召集司徒长孙无忌、司空房玄龄、特进萧瑀、兵部尚书李勣、大理卿孙伏伽、中书侍郎岑文本、御史大夫马周、谏议大夫褚遂良等人商议,最后决定把李承乾废为庶人,迁到黔州,那些叛党大多被杀,东宫的官员则量才录用,总算是宽宏大量。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承乾死于寓所,唐太宗为之废朝,以国公之礼安葬。

唐太宗李世民不得善终的太子们:玄武门的后遗症

这一段公案,我看倒是与孙权、孙和、孙霸父子三人的历史有几分相似的地方,即兄弟相争,责任在于皇帝父亲,既然立了太子,就不要再宠爱另一个儿子。唐太宗李世民有14个儿子,其中长孙皇后生三子:长子李承乾,第四子李泰和第九子李治。如果立嫡不立庶,那么太子就应该只在这三个皇子之间产生。李治岁数最小,而且性格软弱,本来是没有机会立为太子的。李承乾早早被封为太子,那么李世民就不要去宠爱李泰,让他产生非分之想。史称贞观十五年,因李泰撰写《括地志》有功,李世民给李泰的赏赐,规格已经超过了太子,还差点让李泰住进武德殿,幸亏一些正直的大臣如褚遂良、魏徵等人及时上奏,避免了李世民的一些昏庸举措,但还是致使李泰潜有夺嫡之意,勾结大臣,与太子各树朋党。李承乾事发以后,李泰的一些阴谋也暴露在李世民面前,李世民认为如果改立李泰为太子,那么太子这个位置就是可以通过阴谋诡计而得到的了,因此把李泰也关起来,立李治为太子,这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承乾在事败之后,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我身为太子,还有什么可图的事情?我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为了应付李泰,谋求自安。”可见李承乾的作法,实际上是李泰所逼,再深层次地探讨,应该是李世民害了他。李世民后来也很后悔,史称其欲拔刀自刺,被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等人制止,最后是立了李治为太子。

但这一段公案还没有完,吴王李恪也有希望被立为太子。李恪是李世民第三子,因第二子楚王李宽早死,如果按照年齿排序,李承乾之后就该轮到李恪。李恪本人也是文武全才,李世民常说他像自己。在已立李治为太子后,李世民又想改立李恪为太子,被长孙无忌“密争之”。因为李治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而李恪的母亲是杨妃,是隋炀帝杨广之女,因此长孙无忌为了保住李治的皇位,也为了自己的地位,先是与李世民固争,后来在唐高宗时期借房遗爱谋反之事牵连到李恪,把他杀死。不料再后来武则天的心腹许敬宗诬陷长孙无忌谋反,长孙无忌最后被许敬宗、李义府等人流放岭南,并逼迫自尽,虽说死得冤枉,可谁叫你先冤杀别人来着?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zflsw.com/202006/321533.html

“唐太宗李世民不得善终的太子们:玄武门的后遗症” 的相关文章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去见李渊时,做了什么样的动作?

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去见李渊时,做了什么样的动作?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626年—649年在位。“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资治通鉴》曾记载了“玄武门政变”发生后,李渊和李世民初次相见的情形。“上乃召世民,抚之曰:‘近日以来,几有投杼之惑。’世民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今天我们在读这则文字的时候,总觉得非常滑...

孙礼: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为人刚毅而有勇略

孙礼: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为人刚毅而有勇略

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一起看看吧。孙礼早年被曹操征为司空军谋掾。历任河间郡丞、荥阳都尉及山阳、平原、平昌、琅琊、阳平各地太守,后入朝任尚书。他为人刚毅而有勇略,曾为保护魏明帝曹叡而欲独身搏虎。魏明帝驾崩后,孙礼...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蜀汉和东吴联盟利大于弊 孙权为什么还要袭取荆州杀关羽

对联蜀抗曹是好政策,为什么孙权要袭取荆州,擒杀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水淹七军,大败曹军。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要知道,东吴和蜀汉在很长时间里一直是结盟的状...

朱棣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到底是为什么?

朱棣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到底是为什么?

方孝孺,是建文的大忠臣,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朱棣打进南京城以后,让方孝孺写登基诏书。方孝孺坚决不写,而且还骂朱棣是“篡位”。朱棣说,这是我们一家人的事情,你说那么多干什么?方孝孺说,国家是天下人的国家,你“篡位”那就应该受到天下人的指责,怎么会是你一家人的事?朱棣说,你要再胡说八道...

隐藩是什么人?郝普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隐藩是什么人?郝普的死跟他有何关系?

隐蕃隐蕃,青州人,原本是魏国的一个官吏。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前一段时间《风起陇西》热播,网友们褒贬不一,我是连看都没看,只知道是关于间谍的。马伯庸是一个好作家,但有时候脑洞开得太大。今天我们来聊聊三国历史真实的超级间谍隐藩,成功忽悠了孙权却坑死郝普!曹叡不爽,隐藩出发蕃有口才,魏明帝使诈叛如吴,令...

历史上朱元璋大量屠杀功臣却没有一人造反,是因为什么?

历史上朱元璋大量屠杀功臣却没有一人造反,是因为什么?

朱元璋,俗称洪武帝,中国明朝开国皇帝。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刘邦自从把韩信抓住,押回长安软禁起来以后,诸侯们知道刘邦准备诛杀功臣的时候,就开始造反了。陈豨造反,臧荼造反,彭越造反,英布造反。可以说,那些面临被清洗的功臣们,无一没有反心,无一不造反。以至于最终刘邦杀红了眼,连和自己最亲近...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是什么表现?没有阻拦是因为什么?

刘备伐吴时诸葛亮是什么表现?没有阻拦是因为什么?

一说到“神机妙算”相信很多朋友的脑海中立马会浮现诸葛亮这个军事家的名字,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夷陵之战,是刘备人生最后一战,也是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一场战役。此战过后,魏蜀吴三国进入了一个较为平稳的对峙时期。历来人们对于刘备伐吴,多是批评的,认为刘备不该以怒兴师,招致惨败,把蜀汉精锐丧失殆尽。其实在刘...

支持李治为继任者,长孙无忌这么选择的原因是是什么

支持李治为继任者,长孙无忌这么选择的原因是是什么

长孙无忌,唐朝初期宰相,凌烟阁功臣第一位。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翻开中国古代史你会发现,历朝历代皇位之争都是一件大事,胡亥为了皇位和赵高等人密谋,杀死了公子扶苏;曹丕为了巩固皇位,逼弟弟曹植七步成诗;隋炀帝杨广为了皇位杀父弑兄;李世民则策划了玄武门之变。皇...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