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怒斥南迁论的太监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7-02)140

土木堡是位于中国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境内的一个城堡。土木堡坐落于居庸关至大同长城一线的内侧,是长城防御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正统十四年六月,(1449年)是改写明朝历史的惊魂之年。瓦剌首领也先大举进兵明境,明英宗朱祁镇在宦官王振的怂恿下,明英宗不顾群臣反对,七月明英宗令皇弟朱祁钰留守,亲率数十万大军匆忙出征瓦剌,屡遭败绩。由于组织不当,一切军政事务皆由王振专断,不允许文武大臣参预军政事务军内自相惊乱。19日出居庸关,过怀来,至宣府。8月1日,明军进到大同。未交锋,镇守太监郭敬报告也先为诱明军深入,主动北撤,王振看到瓦剌军北撤,仍坚持北进。后闻前方惨败,则惊慌撤退决定回师。本欲使英宗于退兵时经过其家乡蔚州“驾幸其第”,显 *** 风;又怕大军损坏他的田园庄稼,故行军路线屡变,导致士兵疲惫不堪。兵部尚书邝埜一再要求驰入居庸关,以保证安全,但王振不准。后勤不续退至土木堡时王振下令移营就水,饥渴难忍的军士一哄而起,奔向河边人马失序,瓦剌军趁机发动攻势。明军只得仓促应战,军队死伤惨重,王振被杀,英宗被也先俘去,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等66名大臣战死,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怒斥南迁论的太监

八月十五日,明英宗被抓成了俘虏,随行的一百余名大臣遇难。

八月十七日土木之变后,明英宗沦为瓦剌军队的阶下囚,噩耗传来,京师 *** ,举国震惊,人心惶惶。负责“居守”的郕王朱祁钰不知所措,于是派太监金英、兴安召众臣前来商议下一步怎么办。二线部队出身的于谦同文武官、内外臣拥立朱祁钰称帝,重新建立明朝政治核心。这时,平日喜欢天文地理的侍讲徐珵大放厥词,“验之星象,稽之历数,天命已去,惟南迁可以纾难”,认为只有迁都南京,才能顺应天命,化险为夷。

徐珵的话,立刻引起众人议论。礼部尚书胡潆说,“文皇定陵于此,示子孙不拔之计”,认为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并在此长眠,就是希望后世子孙在此扎根。胡潆的意思,有些模棱两可。这时,兵部左侍郎于谦厉声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于谦这番话斩钉截铁,不仅阐述了为何不能南迁,还表明了斩杀南迁提议者的鲜明态度。

后来,郕王决定不迁都,并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治军抗战。一句“言南迁者,可斩也”,让之前并不怎么显眼的于谦大放光彩,展露锋芒,其咬定京师不动摇的决心,誓死保卫京师的勇气,以及对逃跑主义者的不屑和愤恨,名垂千古。其实,在于谦说这话的同时,还有一个人说了几乎相同的话,对于谦坚守北京、抗击瓦剌的爱国主张予以声援,这个人就是兴安,也是一个太监。

兴安生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早年入宫,明英宗即位后得到青睐,正统九年(1444年)晋升为司礼秉笔太监。当时,在他之上,还有王振和金英。“土木堡之变”时,王振死于乱军,兴安成了地位仅次于金英的太监。郕王召众臣商议国事时,兴安和金英也在场。据《明史·宦官列传》载,徐珵提出迁都时,“安叱之,令扶珵出,大言曰:敢言迁者斩!”这五个字,简短明了,落地有坑,声震房瓦,其口气不次于于谦,甚至比于谦的话更有震撼力。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怒斥南迁论的太监

关于怒斥徐珵,《明史》中对于谦的表现言之凿凿,但对兴安的表现记载模糊。《明史·徐有贞传》称,徐珵提出南迁时,“太监金英叱之”。《明史·宦官列传》称,徐珵提出南迁时,“安叱之”;又称“或曰叱珵者,英也”。

怒斥徐珵的太监到底是金英,还是兴安?笔者认为是兴安。首先,金英此人贪恋权势,心胸狭窄,且在次年便因犯赃罪“下狱论死”,在国家危难时刻,说他当廷怒斥徐珵,从其一贯表现来看让人生疑;其次,《明史·徐有贞传》中所载金英“叱之”的事迹只是金英的别传,不足为信,而《明史·宦官列传》也就是所谓正传中,只有“或曰叱珵者,英也”的存疑记载和模糊说法,而对兴安怒斥徐珵之事却记载得非常生动、鲜活、翔实。所以,怒斥徐珵的太监是兴安。

兴安和于谦的怒斥,严重打击了徐珵,此后,徐珵夹起尾巴,藏匿行迹,改名徐有贞。能跟于谦说出几乎同样的话,且慷慨激昂,铿锵有力,笔者从心底敬佩兴安这个了不起的太监。于谦爱国护民,克己奉公,担任兵部尚书八年,“家无余资”;兴安也是个“有廉操”的正直之人。在这方面,二人可谓惺惺相惜。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怒斥南迁论的太监

当年九月初六日,郕王即位,是为明代宗,年号景泰。鉴于兴安的正直和大义,明代宗把兴安视为心腹,“独任安”。景泰朝八年,于谦因为过于正直,得罪了不少人,谗言不断,兴安“知于谦贤,力护之”,在明代宗跟前处处维护于谦。兴安给于谦说过不少好话,如“彼日夜分国忧,不问家产,即彼去,令朝廷何处更得此人?”又如“为国分忧如于公者,宁有二人!”兴安认为,像于谦这样奉公忧国之人,天下找不出第二个来。于谦能够在兵部从容地抛洒心血为国效力,身在内廷的兴安功不可没。

明英宗归国时,兴安“敕书不及迎上皇”,表示由衷欢迎;明英宗被软禁南宫后,兴安也悄悄地给予了一些生活上的帮助。明英宗复辟后,疯狂清算报复,特别是对明代宗身边之人恨之入骨,先杀于谦,后“磔景帝所用太监王诚、舒良、张永、王勤等,……中官坐诛者甚众,安仅获免”。天顺三年(1459年),兴安去世,享年七十一岁。兴安信佛,临终时“遗命舂骨为灰,以供浮屠”。兴安的尸骨虽然化为灰烬,但他那怒斥徐珵的五个字“敢言迁者斩!”却永载史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7/323724.html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后怒斥南迁论的太监” 的相关文章

尉迟炽繁: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

尉迟炽繁:北周宣帝宇文赟皇后,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

尉迟炽繁(北史为尉迟繁炽)(566年-595年),京兆郡长安县人,周宣帝宇文赟皇后,蜀国公尉迟迥孙女。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嫁给西阳郡公宇文温。得到周宣帝宇文赟垂青,召为长贵妃。大象二年,册立为天左大皇后。北周宣帝逝世后,出家为尼,法号华首。隋朝开皇十五年,逝世,时年...

废掉胡皇后之后,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后悔

废掉胡皇后之后,明宣宗朱瞻基为何会后悔

胡皇后在朱瞻基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后来因无子被废后。 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明朝明宣宗朱瞻基的第一位皇后胡善祥,她被明宣宗朱瞻基废黜后,就受到了张太后的同情。此后宫中但凡要举行宴会活动,张太后就会把胡善祥引到孙皇后的上首去坐。这也是对明宣宗无声的抗议。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上...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魏延为何没能改变街亭之战的结果?

街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场战事,发生于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争期间,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派马谡为先锋,驻扎街亭,马谡不听诸葛亮的安排,对兵法生搬硬套,被张郃切断水源,遭到惨败。危急时刻,魏延和王平赶来救援,迎战张郃,但是,为何未能改变整个街亭惨败的战局?魏延...

董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董袭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接下来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操与孙权爆发濡须口之战。江东十二虎臣之一的董袭负责守卫濡须口,阻挡曹军来犯。结果吴军在夜晚遇到风暴,战船有倾覆的危险,董袭明知乘船会沉没,但拒绝逃跑,结果落入长江淹死。为何董袭宁愿翻船被淹死,也不弃船逃命呢一,追随孙策...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最后的结局如何?

甘罗出场的时候,是秦王嬴政三年,当时的丞相是吕不韦,以上问题历史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甘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甘罗12岁当宰相(上卿)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成为年少有为最经典的典故。也成为很多家长用来教育自己孩子,激励自己孩子要努力学习,出名要趁早,少年有为的一个鲜活的教材。不过,可能很...

彭城之战刘邦被打得落花流水 韩信当时在做什么

彭城之战刘邦被打得落花流水 韩信当时在做什么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邦在彭城被打得丢盔弃甲,连儿女都要放弃,韩信在干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具体在干什么史书中并无明确记载。大概会有三种可能:1、在兵围雍王章邯并一举攻破废丘。2、在随军出征不过却没有军队指挥权。3、并未随军出征,因为忧虑所以给汉王写过信。刘邦彭...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吕据:三国时期东吴将领,屡立战功最后为何自杀?

吕据(?-256年),字世议,汝南细阳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大司马吕范次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因父亲功勋,授任郎官。吕范卧病时,任副军校尉,辅助掌管军事。黄武七年(228年),吕范去世,吕据袭封南昌侯爵位,拜安军中郎将。多次征讨山越,每次皆能取胜。随潘濬讨伐五谿,...

朱高炽为何会被称为明君?跟什么有关?

朱高炽为何会被称为明君?跟什么有关?

明仁宗朱高炽,明成祖朱棣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说起有明一朝的那些帝王,估计你第一时间会想起明太祖朱元璋,或者是明成祖朱棣,再就是那个自缢皇帝崇祯,认为剩下的十几位帝王都没有什么存在感。也许是先入为主吧,洪武大帝还有永乐大帝,的确有很多...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