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扎马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双方有着哪些准备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7-09)210

到公元前6世纪中叶以前,迦太基已成为西地中海的主要大国。在这以后的数世纪期间,迦太基进行了频繁的征战,并把它的商业帝国扩展到了北非、西班牙、西西里岛和撒丁岛。但是,到公元前3世纪中叶,它和与之保持了几乎300年同盟关系的罗马发生了冲突。那时,罗马主宰着整个意大利半岛,它对迦太基人距自己如此之近深感不安,而且,它对西西里岛早已垂涎三尺。所以,公元前264年,罗马发动了之一次布匿战争。这场战争一直持续到公元前241年。在战争过程中,由于在陆地和海上(这场战争主要是海战)作战的迦太基将领们没有得到国内政治家的有力支持,结果,他们的舰队被歼灭,西西里岛和撒丁岛落入敌手。在后来的许多年里,哈米尔卡·巴卡在西班牙大力增强迦太基人的实力。公元前218年罗马人发动第二次布匿战争后,哈米尔卡·巴卡的儿子汉尼拔就是从西班牙向罗马发起陆路进攻的。

汉尼拔在意大利转战16载,取得了(特别是在初期)巨大的战果,赢得了诸如特雷比亚、特拉西梅诺湖、坎尼等会战的胜利。然而,他在征战中并没有得到迦太基的大力支持。公元前207年,他的弟弟哈斯德鲁巴率军增援,结果却在意大利北部的梅陶罗河畔战败而死。事实上汉尼拔在被召回迦太基之前已在意大利南部陷入困境。

扎马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双方有着哪些准备

与此同时,迦太基人还在其他战场作战,其中最重要的战场是西班牙。战争爆发后不久,罗马派西庇阿两兄弟(巴布利阿斯与尼阿斯,他们分别是阿非利加努斯的父亲和叔叔)前往西班牙摧毁迦太基的实力,并切断汉尼拔的补给线。起初,他们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当哈斯德鲁巴和他的弟弟马戈以及另一个哈斯德鲁巴(吉斯戈的儿子)统帅的3个迦太基军团增援伊比利亚半岛后,西庇阿两兄弟随即遭到失败,并在战斗中阵亡。这场灾难后不久,罗马元老院作出了一个大胆而理智的决定,即派遣24岁的普布利乌斯·科尔内利乌斯·西庇阿到西班牙指挥那里的军队。西庇阿随后在那里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战绩。

西庇阿曾跟随其父在意大利北部与汉尼拔作战,后来又在坎尼与汉尼拔交锋。然而,当他去西班牙走马上任时,他的军事才能还鲜为人知。不久,他就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将军之一。他对各种作战原则,特别是对坚持既定目标、保持机动以及节约兵力等原则都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是一个勇敢的统帅,一个天生的领导者。他总是尽可能地做好充分准备后才进行战斗。汉尼拔是他在扎马之战中的杰出对手,但论才能,汉尼拔比他要略逊一筹。尽管他的战略有时遭到非议,但从他在意大利的大多数作战表现来看,这些诋毁之词并没有多少证据。扎马之战时,西庇阿已成为之一流的军人,因而他能够发号施令。

扎马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双方有着哪些准备

到公元前205年,经过贝库、伊利巴和埃布罗河会战的胜利之后,西庇阿已把迦太基人赶出了西班牙,并已能够返回罗马。但他深知,只有在迦太基,而不是在意大利,才能彻底打败汉尼拔。在取得最后胜利之前,他不得不攻入迦太基本土。当他还在西班牙时,他采取了一个极端冒险而又颇有勇气的行动,即到北非访问,目的是争取很有力量的努米底亚国王西法克斯的支持,结果,他如愿以偿。另一个努米底亚的王公马西尼萨,以前曾在西班牙为迦太基而战,这时也和罗马达成了协议。从军事角度来看,进军非洲的通路已经扫清,但在政治上,西庇阿却有许多对手。不过,公元前205年他被选为执政官,并被委派兼管西西里省。众所周知,那里将是进攻非洲的跳板。

在西西里岛时,西庇阿为了清除政治上的障碍,会见了努米底亚的使节。他从这位使节那里得知:西法克斯已经和哈斯德鲁巴·吉斯戈的女儿索福尼斯芭结婚,并已废止与罗马签订的和约;在今后任何战斗中,西法克斯都将站在迦太基人一边。鉴于这种情况,西庇阿立刻采取了行动。公元前204年的春天,他率领约2.8万人(其中有2000骑兵)的部队扬帆起航,在非洲的法雷纳海角登陆。迦太基城位于突尼斯湾内,大约在两个海角,即法雷纳角和邦角的中间。即将发生的战斗是在现在的突尼斯,即埃尔卡夫-苏塞一线以北的地方展开的。这个地方虽然夏季用水是一个问题。但气候还比较宜人。

扎马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双方有着哪些准备

西庇阿很快得到了马西尼萨率领的200名努米底亚骑兵的援助。在乌提卡西南方向约3英里的一次战斗中,这些骑兵将汉诺将军率领下的一支迦太基军队诱入西庇阿设下的埋伏圈,使西庇阿彻底击败了这支前来对付他的军队。此后,西庇阿曾试图攻陷乌提卡,但由于那里的防御十分坚固,他采用了多种围攻 *** 也未能攻下。鉴于哈斯德鲁巴·吉斯戈率领的大批迦太基军队(可能有3.5万名士兵)正在逼进,同时,西法克斯正威胁着他的后方,因此,西庇阿决定在该城东部约2英里处扎寨过冬。

然而,公元前203年春,西庇阿取得了两项重大胜利。他派自己的舰队和2000人的兵力封锁乌提卡,自己则率兵南进,在马西尼萨的巨大帮助下,采取某种欺骗手段首先突袭了西法克斯的营地,继而又袭击了哈斯德鲁巴的营地。西庇阿用火攻摧毁了这两个营地,数以千计的敌人从大火中逃出时被砍杀。虽然哈斯德鲁巴和西法克斯在这场杀戮中死里逃生,但1个月后,他们又在一个叫做大平原的地方惨遭失败。该地位于巴格拉达斯谷地,在迦太基西南方向约8英里的地方。这两个迦太基统帅又一次安全脱逃。但西庇阿在突尼斯一带攻城略地的同时,又派出副将莱利乌斯和马西尼萨前去追击西法克斯。经过激烈战斗,他们终于擒获了西法克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zflsw.com/202007/324830.html

“扎马之战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战前双方有着哪些准备” 的相关文章

襄樊之战中关羽为何会败给徐晃?

襄樊之战中关羽为何会败给徐晃?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之战爆发,这一战是蜀汉国运的转折点,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封建王朝,北方游牧民族的彪悍与豪迈,与他们生活的地域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古代,北方少数蛮夷,都很觊觎中原肥沃的土地。由于与游牧民族有着广大的接壤地带,很...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李斯在被腰斩的时候 朝中上下为何无人求情

还不知道:李斯被腰斩,满朝文武大臣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为他求情?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记·李斯列传》。秦始皇能够顺利...

历史上的孙尚香是什么样的人 孙尚香在刘备死后自杀了吗

历史上的孙尚香是什么样的人 孙尚香在刘备死后自杀了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孙尚香为什么没和刘备生下子嗣?她真的在刘备死后投江自杀了吗?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随着近年来关于三国的影视剧和游戏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孙尚香”这个人物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玩过《王者荣耀》的朋友们都知道,游戏里的孙尚香是一个爆发极高的射...

赵姬作为秦始皇的生母 秦始皇为什么要囚禁她

赵姬作为秦始皇的生母 秦始皇为什么要囚禁她

对秦始皇为什么囚禁母亲赵姬?她对嬴政伤害有多大?背后有何隐情?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始皇囚禁自己的生母赵姬,是因为赵姬做出了让秦始皇感到又气又恨又耻辱的事,甚至威胁到他的生命。接下来,小编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当时的具体情况。首先,我们看下赵姬的身份。秦始皇的生母赵姬,...

刘禅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愿意交权

刘禅并不是一个昏庸的皇帝 诸葛亮为什么还是不愿意交权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并非昏庸帝王,诸葛亮为何就是不交权?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扶不起的阿斗”,千百年间这句话让蜀汉后主刘禅成为了最大笑话。然而,这不是真实的历史,刘禅从223年登基,到263年投降曹魏,在位长达41年,是三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众所周知,三国鼎足中蜀国势衰微,刘禅能在执政...

刘封封地就在关羽附近 关羽被杀前刘封为何按兵不动

刘封封地就在关羽附近 关羽被杀前刘封为何按兵不动

对刘封的上庸就在襄樊近旁,为何他却始终按兵不动,不去援助关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封作为刘备的义子,在战场上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夺取汉中后,刘备派他与孟达一起夺取上庸,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可就是这样一个与刘备如此亲近的人,在关羽覆亡的过程中袖手旁观,最终被刘...

康熙时期的死鹰事件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康熙时期的死鹰事件是什么 这件事情是怎么回事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康熙时期的毙鹰事件是怎么回事?为何历史上的毙鹰事件扑朔迷离?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八阿哥胤禩给康熙进献了一只海东青,结果康熙看到的却是一只死鹰,于是康熙勃然大怒,认为这是胤禩对自己的诅咒,并当众说出了要与胤禩断绝父子关系...

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胤禔和胤礽的?

历史上雍正登基之后,是如何对待胤禔和胤礽的?

雍正皇帝是清盛世承前启后的大政治家,今天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康熙去世前,在传位给雍正的时候,曾对雍正交代说,让他要善待皇长子胤禔和废太子胤礽。不过,雍正当了皇帝以后,却只是对胤礽稍微好一点,对胤禔却没有任何“善待”的举动,这是怎么回事呢?雍正“善待”废太子胤礽,主要表现在,他上台后,立刻...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