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刘备的损失有多损失?四个军师只剩一个?
夷陵之战刘备的损失有多损失?四个军师只剩一个?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在三国时期有三场举世瞩目的战役,一是曹操与袁绍的官渡之战,二是吴国与曹魏的赤壁之战,三是蜀国与吴国的夷陵之战,这三场战役每一次都决定了三国时期的走势。
官渡之战使曹操一统北方,并拥有了扫平天下的资本;赤壁之战则是蜀、吴联手一起对抗曹操,最终使曹操在赤壁折戟沉沙,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而夷陵之战则是蜀国的转折点,此战之后蜀国元气大伤,彻底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实力,此战堪称是蜀国的灭国之战。
刘备剧照
为何要说夷陵之战会是蜀国的灭国之战呢?曹操也曾在赤壁大败,最终不也恢复过来了吗!怎么蜀国在夷陵失败一次,就是灭国之战了呢?其实这么说是因为夷陵兵败带给蜀国的损失实在是太大了,不说普通士兵的死亡,就连刘备带去的四位军师都只回到蜀国一位,剩下的三位不是战死,就是投降。
夷陵之战前,刘备也是做了很多的准备,他先是命诸葛亮守卫两川,然后又让马超和魏延守卫汉中,同时让猛将赵云殿后,兼管粮草,蜀军讨伐东吴的的先锋则是由黄忠担任。至于谋臣,刘备共带了四位,他们分别是黄权、程畿、马良和陈震。
黄权剧照
黄权是这四位军师里唯一没有列入“蜀汉十二文臣”的人。原因非常简单,在夷陵之战蜀军遭遇大败后,黄权率领部下投降了魏国。其实最早黄权并不是刘备的臣子,黄权本是刘璋的部下,曾经他还劝刘璋不要迎接刘备入蜀,这样做就是引狼入室,但刘璋一意孤行根本不听黄权的建议。
后来刘备带兵攻打益州,刘璋抵挡不住只好投降投降,但黄权却不肯归降刘备,他认为刘备不过是个盗贼而已。直到刘备亲自去礼请他,并对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黄权才愿意归顺刘备。
刘备剧照
在夷陵之战中,刘备大败后逃走,黄权带领的军队也想跟随刘备一起撤退,但没想到却被吴军给阻断了回蜀的道路,无奈之下,黄权就带着人投降了魏国。魏王曹丕询问黄权为何降魏不降吴,黄权回答:“归蜀无路,降吴不可,故来投陛下。”其实黄权也算是忠诚,虽然他没有以死为刘备尽忠,但蝼蚁尚且有偷生之念,又何况黄权了,他没有投吴而选择投魏,已经是对刘备更大的忠诚了。
不过,虽然黄权降了魏国,但刘备却并没有因此为难黄权的家人,他还说是自己辜负了黄权,不是黄权负了自己。黄权在魏国听闻刘备杀死自己家人的谣言,也不肯相信,可见黄权与刘备君臣二人还是互相了解的。
刘备剧照
刘备带的第二名军师就是程畿。程畿在三国的历史上不是很有名,同样《三国演义》中也没有对此人进行描写,但此人却是刘备十分器重的一位谋臣,他凭借出色的能力还入围“蜀汉十二文臣”之列,其能力可见一般。
他和黄权一样,原本是刘璋手下的谋士,刘璋投降刘备以后,他自然也就成了刘备帐下的幕僚,为蜀国的建设也出过很多力。夷陵兵败以后,他被敌军团团包围,敌人劝他投降,但他大骂敌军,宁死不降,最终死于乱军之中。程畿真的是一位忠臣,为守大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投降,他无愧刘备对他的器重。
马良剧照
刘备带的第三个谋臣就是马良。马良是马谡的哥哥,马家兄弟五人都很有才华,但马良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刘备当年担任荆州牧的时候,就把马良召到自己身边来做事。在《三国演义》中,马良还是关云长刮骨疗毒时与他一起下棋的人。
原本在刘备攻打东吴之前,孙权畏惧蜀军的声势,曾派人将张飞的人头和杀害张飞的两个叛军送给刘备,想要求和。马良也劝谏过刘备接受东吴的求和,重新与孙吴结盟,一同对付曹魏,但刘备被仇恨蒙蔽了双眼,并没有没有采纳马良的建议,一意孤行出兵东吴,最终导致夷陵大败。夷陵战败以后,马良也遇害身亡,马良的死实在是蜀国的损失。
刘备剧照
刘备带的第四位军师就是陈震。陈震原本是袁绍的谋士,后来袁绍官渡之战失败身死之后,陈震就投奔了刘备,同样他的才华也得到了刘备的认可,所以对他委以重任,后还带他征讨东吴。
陈震在夷陵之战中侥幸地活了下来,在刘备去世以后,他奉命同诸葛亮等人一起辅佐少主刘禅。公元229年,孙权称帝,蜀汉以陈震为卫尉,前往祝贺,并与孙权开坛歃盟,交分天下。回到蜀国后,刘禅将他封为城阳亭侯。公元235年,陈震在蜀国去世,无疾而终,相比于其他三位谋士来讲,陈震的结局算是比较好的了。
其实任何一场战役死一些士兵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因为士兵随时可以补充,但要是死一些重要的大将或者谋臣那可就真的伤筋动骨了,夷陵之战刘备直接损失三位谋臣,这就是蜀国为何在夷陵之战失败后逐渐走向灭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