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历史 > 正文内容

宋楚泓水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泓水之战为什么会是仁义之战?

中国历史4年前 (2020-07-16)190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楚泓水之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宋楚泓水之战,发生在周襄王14年(公元前638年)。

自周釐王4年(公元前678年)至周襄王9年(公元前643 年),为齐桓公领导诸侯称霸中原之年。齐桓公死后,中原诸侯失去一匡天下的领导人,无听适从,立刻形成一片散沙。当时的几个大诸侯国,齐国因齐桓公的五个儿子争夺君位而国内大乱,晋秦两国相互混战,暂时无力过问中原,于是有资格争夺霸权的,只剩下南面的楚国了。

宋楚泓水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泓水之战为什么会是仁义之战?

楚国侵凌中原的企图,受齐桓公的遏制已达三十余年。齐桓公既死,出现了其北进中原的良机。然而就在这时候,有个叫宋襄公的不自量力,也想尝尝当霸主的滋味。

宋襄公图霸的野心很大。宋国是周初分封殷代贵族微子启建立的国家,为周室的宾国,国力虽然不强,其国君的爵号是上公,地位在所有诸侯之上。宋襄公见周室衰微,中原诸侯自齐桓公死后已没有发号施令之人,因此不仅想继承齐桓公的霸业,而且欲乘中原空虚之际恢复殷商的故业。特别是在他受齐桓公生前的委托,带领几个小国的军队,护送齐桓公的太子回齐即位后, 更是狂妄不可一世,自认为足以代替齐桓公的霸业了。

但是,霸主的地位是不能自封的,必须取得诸侯的拥护才行。于是,宋襄公仿效齐桓公的做法,召集一些诸侯举行会议,借以抬高自己的声望。他恐怕大国诸侯不听他的号令,就约请几个小国诸侯来开会。

不料,就连那些小国诸侯也没有按时到齐, 滕国诸候迟到,鄯国诸侯千脆不到,曹国诸侯会还没开完就偷跑回国了,宋襄公一怒之下,把滕侯关押起来,把鄯侯杀了祭睢水神,又出兵压服了曹国。接着,他便同楚国打起交道,企图让楚国也参加由他领导的盟会。

宋襄公欲霸中原,重兴殷商,这与楚成主进取中原形成尖锐的利害冲突。楚成王正想借机打击宋国,便应允与宋襄公在鹿上 (今安徽省太和县西)见面。宋国的公子目夷(宋襄公的庶兄) 劝宋襄公说t “宋国是一个小国。

小国争当盟主,是要招致灾祸的。”宋襄公听后无动于衷。在鹿上之会上,他兴高采烈,并要求楚成王约请他的盟国出席下一次在盂(今河南省睢县西北)举行的诸侯大会。老谋深算的楚成王,早把宋襄公玩于股上,又很痛快地答应了。

这年秋天,宋、楚、郑、陈、蔡、曹、许等国诸侯 *** 于盂。公子目夷劝宋襄公多带些兵车,以防不测。宋襄公自诩素以仁义待人,不能失信于诸侯,便轻车简从前往。公子目夷叹道: “宋国的祸事到了!国君的欲望太高了!如果楚国不守信义,我们宋国怎么对付得了呀!”

宋襄公原以为,这次会议既然是由他倡议召开的,当然得由他担任盟主。不料刚刚到会,他就被楚成王手下的军队活捉了去。楚军乘势攻宋。宋国的军队和民众进行了硕强的抵抗,楚军才没有攻下宋国。后来,由于鲁僖公代 宋国向楚国说情,楚成王也觉得在宋襄公身上已经榨不出什么油水,于那年冬天释放了宋襄公。

宋襄公回国后,十分痛恨楚成王的不讲信义,并气愤众诸侯不肯靠拢他,决心先讨伐郑国,显示一下自己的威风。大司马公孙固和公子目夷,认为攻打郑国可能引起楚国出兵千涉,劝宋襄公忍耐一下。宋襄公却说:“如果上天不嫌弃我,殷商故业是可以得到复兴的! ”

公子目夷叹道:“复兴上天早已抛弃了的殷商,定难成功。”宋襄公历来瞧不起郑圉,正想借攻打楚国的这个盟国出口窝襄气,执意伐郑口这时,郑文公适偕其夫人芊氏(楚成王之妹)朝楚返国,听说宋国来攻,告急于楚。楚成王立即兴兵伐宋救郑。宋襄公得到这个消息,才知道事态果然严重,急忙从郑国撤军。

周襄王14年(公元前638年)10月底,宋军返抵宋境,楚军犹在陈国境内向宋国挺进途中。宋襄公为阻击敌人于边境,屯军泓氷(今河南街商丘县与柘城县之间)以北,等待楚军到来。11月1日,楚军进至泓水南岸,并开始渡河,宋大司马公孙固见宋军与楚军寡众悬殊,建议宋鹿公乘楚军渡到河中间时予以掩击。

宋楚泓水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泓水之战为什么会是仁义之战?

宋襄公皱起眉头想了想,说:“好是好。可是我们的军队是讲仁义的,怎么能乘人之危而图侥幸呢? ”楚军于是从容地全部渡过泓水。楚军正在布阵,公子目夷又劝宋襄公乘楚列阵未毕发动攻击。宋襄公仍不同意,说:“不行,讲仁义的人不能攻击不成阵势的队伍。”当楚军已布好阵势,宋襄公才击鼓向楚军进攻,而且身先士卒,亲自领兵前进。

然而,正当宋军向楚军中央突进时,楚军两翼忽向宋军实施左右包围,宋军大败。大司马公孙固掩护腿受重伤的宋襄公突出重围,仓皇逃回宋国。泓水之战遂告结朿。

战后,许多大臣埋怨宋襄公实在糊涂。宋襄公仍然振振有词地说: “我们做君子的要讲仁义道德,不能在敌人有危险的时候去袭击他们,不能捕捉头发花白的老兵为俘虏,不能在敌人没有整顿好队伍前就击鼓作战。”公子目夷实往忍不住了,反驳他意“国君不懂得战争。

强大的敌人处于不利地形,这是老天爷在帮助我们,乘此发起进攻,不是最恰当的吗?即侦这样,还怕不能取得胜利呢!对方头发花白的老兵也是敌人,怎么能不俘虏呢? 让敌人摆好阵势再和他们打,简直是自寻失败! ”宋璲公还是执迷不悟。而且,他认为楚国在打仗时太不讲道,越想越气,加上受了箭伤,第二年夏天便死去了。

宋襄公图霸失败,一方面是由于他既无雄厚的国力,又缺乏能战的强兵,另一方面是由于他意在恢复早已灭亡的殷商,开历史的倒车,必然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宋襄公的战术见解亦十分谬误。古人说: “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战争当以求胜为之一。宋襄公自矜仁义,甚至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也来这一手,可谓愚腐至极。其结果,只能是骗人害己,贻笑四方。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追风历史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lishi.okwc.net/202007/326079.html

“宋楚泓水之战的起因是什么?泓水之战为什么会是仁义之战?” 的相关文章

官渡之战袁绍实力比曹操还要大 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官渡之战袁绍实力比曹操还要大 曹操是怎么打败袁绍的

还不知道:官渡之战,曹操如何打败袁绍?的读者,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导语:《三国演义》虽然七分虚、三分实,但罗贯中通过自己的方式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战乱纷飞、鼓角争鸣的乱世。在三国时期,除了各位枭雄的雄才大略、各位战将的气吞山河,更少不了背后那些运筹帷幄的谋士。谋士,在《三国...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有哪些与羊琇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羊琇(236年-282年),字稚舒,泰山南城人。西晋时期外戚大臣,曹魏太常羊耽与才女辛宪英之子,景献皇后羊徽瑜的从父弟,西晋名将羊祜堂弟。接下来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出身泰山羊氏,研究学问而有智谋。年轻时,与司马炎同门。司马炎任抚军将军后,以为参军,迁左卫将军,封甘露...

步骘:三国时期重臣,驻守西陵二十年,深得人心

步骘:三国时期重臣,驻守西陵二十年,深得人心

步骘(zhì)(?-247年),字子山,临淮郡淮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早年避难,进入江东,担任讨虏将军(孙权)主记。历任海盐县长、车骑东曹掾、徐州治中、鄱阳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出任使持节、征南中郎将、交州刺史。平定交州有功,加位平戎将军...

长坂坡之战,许褚面对张飞的叫阵是什么表现?

长坂坡之战,许褚面对张飞的叫阵是什么表现?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不知道没关系,历史网小编告诉你。三国中的长坂坡之战非常出名,当时,刘备败走,曹操率军在当阳的长坂坡追上刘备,刘备先跑了,让张飞带二十骑断后,张飞横矛立马在当阳桥头叫阵,曹操手下诸将,无人敢出战。当时,曹操手下大将几乎都在,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渊、乐进、张辽、张郃、许褚都在,但是...

崇祯要是没有诛杀魏忠贤 崇祯能利用魏忠贤挽救大明吗

崇祯要是没有诛杀魏忠贤 崇祯能利用魏忠贤挽救大明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如果崇祯没有诛杀魏忠贤,并用魏忠贤制衡东林党,能否挽救大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魏忠贤多重人格,这位被国人骂了三百多年大太监有其隐形一面应该予以肯定。明熹宗这位木匠皇帝在临死前曾专门叮嘱他的弟弟朱由检(后来的崇祯皇帝),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

李永芳是什么人?他投降清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李永芳是什么人?他投降清朝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李永芳,辽东铁岭人。明末将领。下面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明万历四十六年(公元1618年),明朝镇守抚顺的游击将军李永芳开城向后金投降。李永芳因此成为明朝首个向后金投降的边军将领,抚顺也是后金努尔哈赤起兵反明以来,攻陷的首座明朝城市。《清史稿·李永芳传》中记载:太...

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造箭 要求造弓难道不行吗

周瑜为什么让诸葛亮造箭 要求造弓难道不行吗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草船借箭中,周瑜为何不要求诸葛亮打造十万支弓,而是十万支箭?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如果当年你给周瑜当军师的话,周瑜可能会夸你一句:“你小子还真是个狗头军师,咋和我想的一样一样的呢?”如果在《三国演义》之中,诸葛亮回答在水上作战需要的是弓箭,而周瑜这...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后世是如何评价王珣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王珣(349年-400年6月24日),字元琳 ,小字法护,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下面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王珣出身琅琊王氏,初任大司马(桓温)主簿,深得桓温敬重,累迁琅邪王友、中军(桓冲)长史、给事黄门侍郎。太傅谢安当政,授秘书监。以...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